桥牌校本课程设置方案
3101040410-201002-2008-002
一、指导思想
以二期课改精神为指导,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在中高年级开展桥牌运动,普及桥牌知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意识。进而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
二、开发背景
本校从2001年开始与宇振青少年桥牌活动中心合作开展桥牌活动至今已有7年历史。结合“二期课改”对数学学科提出的新要求,学校尝试在校内开设桥牌课程和桥牌兴趣课。作为数学学科的拓展型学科,主要训练学生的统筹安排、逻辑思维和推理分析能力,也能加强学生心算能力,鼓励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桥牌是一项既能培养学生综合思考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合作、信任、宽容等非智力品质的团队智力运动,是一种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上海市教委在《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方案》中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课程结构,即“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或研究性课程”,要求在研究或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学力。桥牌课程通过比较系统地学习桥牌叫牌知识和打牌技能,帮助学生把数学中的一些统筹安排、逻辑思维和推理分析能力运用到实际中去。学生在玩桥牌的过程中使这些能力得到了培养,帮助学生们提高精密计算能力和记忆力,让他们养成井井有条的生活习惯。
三、主要目标
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普及桥牌知识,培养对桥牌的兴趣,了解桥牌的一些基本玩法,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掌握桥牌的基本技术,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实施方案
1、建立领导小组
学校自07年起为使桥牌这一特色课程更具规范化,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挂帅,教导分管,专职教师授课的教学管理体系。通过定期听课,专家辅导,反思交流等形式,保证课程的实施。
2、加强目标管理
三至五年级开设的桥牌课程,根据学生年龄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在目标的制定上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目标要求,并采用及时跟踪调整的办法,使课程目标不断完善、有效落实。
3、营造桥牌氛围
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小组学习、大组交流、实战分析等),使学生之间形成钻研桥牌的氛围。同时,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兴趣小组更为广泛地开展活动,为学生提供活动空间,提高对桥牌的热情。
4、加强师资培训
为了更好地在学生中普及桥牌运动,对全校教师进行了桥牌知识讲座及专项培训。使师生共同得益,也有利地推进了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展。
5、激发学习欲望
学校为学生搭建了“东二杯”小学生桥牌比赛这一平台,不仅使学生学到的桥牌知识有用武之地,还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桥牌、钻研桥牌的欲望。
6、建立校本课程
在不断地研究和摸索桥牌教学的过程中,调整思路,总结经验完善校本课程,使其更具操作性。
五、实施规划
1、各年级分目标:
一年级:认识纸牌,知道牌张的大小,会用纸牌玩一些游戏,
二年级:会洗牌、发牌、理牌。了解桥牌的打牌方式,培养打牌兴趣。
三年级:了解桥牌的基础知识,知道简单的叫牌和坐庄方法。
四年级:巩固已有的桥牌知识,体验桥牌乐趣。
五年级:进一步了解叫牌和坐庄。
2、课时安排:
l 一至五年级每周一次桥牌活动课20分钟。(全学年30周)
l 二年级兴趣活动课
l 三年级每周开设桥牌课35分钟
3、各年级活动项目:
一年级:1、认识纸牌
2、接龙游戏
3、牌张的大小
4、比比谁的牌张大
二年级:1、洗牌、发牌、理牌。
2、计算牌的实力
3、谁赢的多
三年级:学打桥牌。
四年级:会打桥牌。
五年级:1、阅读桥牌资料。
2、打好桥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