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2009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坚持“两个聚焦”,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引领发展;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扎实推进教学流程环节“洗嚼扶解省”五字教研的实践,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关注学科德育,提高教学有效性,落实减负增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工作目标
围绕课堂抓实践,围绕质量抓教研
三、重点工作
(一)不断学习,以科研促教研,提高工作水平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聚焦课堂,聚焦人才”为工作主旋律,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开展“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改革,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以教科研为抓手,注重内涵促发展。通过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落实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学校品牌建设,加速校本课程建设,聚焦课堂,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
(1)教科研研究内容
*围绕区教育局主持的《新课程实施的区域推进策略改进研究》这一总课题,本学期将围绕四个子课题:
①“以‘咬尾巴’教学研究,促教研组建设”(数学学科)
②“在中高年级学生中开展‘辩论技能训练’的实践与研究”
③“通过儿童诗创作,拓展低年级学生观察视角的研究”
④“‘趣味纸牌’课程设计的研究”
*区级重点课题《小学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以课题为抓手,锻炼队伍,提升科研能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并按计划实施并完成校本课程的编写工作,成熟一门推出一门。
(2)教科研实施方案
①建立各课题组成员,各课题进入全面启动阶段。
②聘请专家就研究课题从理论与实践层面给予全方位的指导。
③各课题组老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地尝试,深入研究,适时调整研究策略,保证各课题得以顺利推进。
④各课题组定期汇报研究进程,做好各阶段的资料汇总、整理工作。
3、利用区本教材《教学规范从这里开始》一书,学他人的有效经验,指导自己开展教学工作。
4、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把握教材重难点,努力进行命题研究,切实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核心作用;做好师徒带教的工作,帮助青年教师岗位成才。
(二)规范教学流程管理,做好各环节的检查工作,以检查促提高
1、教导处有针对性地进行随堂听课,了解课堂教学的动态,及时向执教教师反馈听课情况,使听课成为双方互相学习的过程,帮助教师面向每一个学生,切实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2、分管教导深入教研组,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了解掌握教学工作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3、做好一学期两次的作业、备课检查,规范作业批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实效。
备课检查:第一次:学科大组长检查教师的备课,在此基础上教导处随机抽查
第二次:教导处检查备课
作业检查:第一次:教导处检查,优秀作业大组展示
第二次:备课组长检查组内教师所教班级学生的作业本,教导处随机抽查
4、严格执行减负增效的精神,按照市教委的要求,布置学生作业,力求做到减负增效。
5、继续推行语、数、英学科课后练习设计的统一工作。练习的设计要着眼基础,重综合,重融合。备课组长掌握好练习数量及命题质量,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6、携手学科大组长共同研究学科质量命题工作,加强对五年级的校级质量监控,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制订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三) 积极开展校本培训,通过有效的教研,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教导处、学科大组长组织安排好每一次大组教研活动,就教学工作开展研究与讨论,重视教法研究、学术讨论,通过教研解决教学中的共性问题。
2、备课组长精心安排每次的备课组活动,做到事前有准备,活动有目的,有收获。活动以分析教材、研究教法为主要内容,提倡在讨论研究的基础上集体备课,把握知识传授的正确性,力求使授课正确、准确。
3、组织各学科教师学习区本教材《教学规范从这里开始》一书,重温教学设计的基本规范和基本方法。
4、继续推行“周周有随堂课,月月有研讨课”活动,提高课的研究性和目的性,做到带着研究目的上课,带着问题听课,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每位教师要积极参加,交流听课感受,每学期听课教师不少于10节,备课组长不少于15节。
5、结合区“三奖”评选,进行校青年教师教学评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兼科目的教学评比活动,为广大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达到“以赛促训”的目的。
(四)抓两头带中间,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业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1、继续尝试作业形式的改革,在统一课后练习、补充作业的同时,推行弹性作业,给学生选做的空间,尽量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需要。提倡推行中、长期作业,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乐趣。
2、每位教师要对任教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一部分学生进行学科知识补缺,将“抓两头,带中间”落到实处。
3、完善学科竞赛工作,建立学科竞赛平台,努力将学科竞赛与日常的教学有机融合,培养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使教学成为竞赛的基础,竞赛又促进日常教学,力求使各年级之间学科竞赛形成知识的链接。
(五)技艺类学科充分发挥教研组团队的智慧,进一步提高教研质量,达到“榜样引领、彰显特色、形成合力”的目的
体育学科:
1、充分发挥“区体育示范教研组”的优势,潜心钻研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进一步形成特色,并向各学科辐射。
2、针对学校目前在建状况,科学制定教学活动,合理分配场地,保证学生有充分的体育锻炼时间
自然学科:
1、继续贯彻二期课改精神,加强自然课堂教学,提高效率。进一步做好课前备课和实验器材准备工作,并根据区备课要求进行二次备课。
2、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积极承办第二届“东二杯”小学生自然学科动手实验能力比赛,推进区域重点学科建设的进程。
3、以“航模活动”为抓手,培养和提高学生科技竞赛水平,争取在本学期各类竞赛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美术、音乐学科:
1、研究教学,力求创新,形成各自教学风格。
2、创设丰富的活动和竞赛,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绘画、欣赏水平。
(六)其他工作
1、关注学科德育,各学科要在课堂教学中将德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
2、以基础性课程和拓展型课程为载体,做好“一校一品”建设。
3、各基础学科,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根据学科特点,积极准备,做好对学生的训练工作,要有针对性。通过参加市、区各类比赛活动,并争取取得好成绩,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落实好“三课两操两活动“的课程要求,在场地有限的情况下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落实好游泳和信息技术课区本教材,眼保健进一年级课堂试点。
5、进一步完善学校学籍管理工作,做到规范、科学、制度化
(1)严格按区招办要求,做好各年级学生转入转出工作;完成一年级新生基本信息汇总、学籍登记。
(2)细致做好新一轮在册学生医疗保险统计、核对等事项(9月下旬启动)。
四、每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进行期初摸底练习,制定补缺计划
2、制定教导处计划及语文、数学、英语教研大组计划
3、各备课组学习《教学规范从这里起步》一书
4、制定“教学评比课”活动表
5、随堂听课
6、备课检查
7、五年级校级监控、质量分析
8、师德师能建设、学生作业情况问卷及反馈
9、专用教室使用情况调查
10、完成《学生成长手册》封面填写、盖章
十月份:
1、作业检查与展出
2、随堂听课
3、五年级校级监控、质量分析
4、学科竞赛
5、教学评比课活动
6、家长开放日活动
7、区五年级学业能力诊断
8、填写、发放《学生成长手册》
9、准备“逸夫杯”比赛
十一月份:
1、阶段性练习及质量分析
2、教学评比课活动
3、随堂听课
4、检查语、数、英课后练习设计的情况及反馈
5、填写、发放《学生成长手册》
6、启动第二届“东二杯”小学生实验能力邀请赛
7、组队参加上海市第八届小学生桥牌比赛
十二月份 :
1、随堂听课
2、教学评比课活动与总结
3、作业检查与反馈
4、学科竞赛
5、学校体育节
一月份:
1、备课检查
2、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3、期末考试,做好班级、年级、校级质量分析
4、教研组、备课组工作小结
5、备课组工作交流与评优
6、做好学期各项结束工作
7、收集本学期教学公开课教案、课件
8、征集优秀教案和最佳随笔
9、填写、发放《学生成长手册》
教导处
200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