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枫林学区第二轮发展规划方案 传承光启精神 崇尚科学创新 ——徐家汇-枫林学区学区化第二轮发展规划 徐家汇街道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故里,崇尚科学创新已成为文化基因,枫林街道集中了一批生命医学大院大所,也是以科技创新为主要产业。为了明确“徐家汇—枫林学区”学区化办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推进学区化办学实践的顺利开展,形成有效的管理和运营机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徐汇区推进学区化办学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法规的精神,按照市教委、区教育局的相关要求,为切实做好本学区第二轮学区化办学的实践工作,特制定本办学方案。 一、指导思想 “徐家汇—枫林学区”学区化办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艺术修养、人文涵养、文化教养的徐汇人。通过徐家汇—枫林学区学区化办学达到六个目标:一是探索以生命科学和工程科学为主的科学创新特色项目建设为抓手,建设中小学生“创客”基地;二是探索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师资联动项目,促进学区内每个师生的心理健康;三是探索以古诗词吟诵项目,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四是探索艺术体育特色的扬长互动项目,来弘扬美育特色和体育精神;五是探索学科高地建设;六是探索商学特色,助力徐家汇商圈功能。让学区的每一所学校通过多种优势资源共享,共赢共建,让10所学校都得到一定的健康优质发展,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水平,努力打造“徐家汇—枫林”教育高地。 二、组织机构 “徐家汇—枫林学区”学区化办学的运作和组织协调机构是“徐家汇—枫林学区”学区化办学工作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全面负责学区的各项工作。工作委员会的委员由本学区中学代表,小学代表,教育局代表,教师进修学院代表,社区学校代表,街道代表,学区内高校代表,社会代表,家长代表组成。工作委员会下设学区化办学工作小组,小组成员为各单位具体分管学区化办学工作的负责人。学区化办学工作小组负责开展学区化建设的日常工作。 徐家汇—枫林学区的成员学校有:徐汇中学、市四中学、零陵中学、宛平中学,汇师小学、交大附小、虹桥路小学、光启小学、东二小学、东三小学等10所。 第一届“徐家汇—枫林学区”学区化办学工作委员会的成员名单: 主任:曾宪一 副主任:宓莹 委员:于东航、刘道恒、刘艺、倪志刚、杜育敏、柯蓉、曾天玮、曹庆明、蒋群、王宛陵、毛冉、陆慧瑾、许嘉雯、任建农、丁奎岭、张雪洪 秘书长:陶琦 三、办学原则 徐家汇—枫林学区要打造的是一个区域性的义务教育发展平台,通过学区化办学,打破传统禁锢和封闭模式,实现各校之间学习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共同成长。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自愿自主。学区将在各校自愿自主的原则下发挥各个参与学校和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做到收放自如,在确保重点项目开展的前提下,学区内各学校可以借助学区资源为各校自己的特色发展营造更加自主空间。 (二)协商统整。走出单纯自顾自学校的办学模式,达到学区共建、学校共进、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目标。做到多方参与,各尽所能,相互协调。在各校特色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各类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从而优化适合各校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之路。 (三)多方位合作。各所学校都各有特色、各有所长,学区化办学会包容不同学校的文化,体现海派文化发源地之一的真正特色——多元并包,兼收并蓄,力争呈现出多元共融的良好局面。徐家汇—枫林学区的学区化办学虽然有共同项目但不是为了趋同,而是继续打造各校多元化的学校特色并在学区内加以推广和分享。尤其是品牌学科的合作,成立学区名师工作室。 (四)互动搞活。学区的办学将实现开放互动搞活。10所学校之间的开放互动搞活;学区内学校与社区和区域内相关单位之间的开放互动搞活;学区内各学校与学区以外的学校和单位之间的开放互动搞活。开放是为了互动,互动是为了搞活。搞一些联动的师生活动,增强凝聚力。 (五)共同进步。学区即学习区域,通过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多做一些对整个学区都有意义都有好处的事项,让各所学校及学区相关单位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学习共进,从而形成整个学区的进一步发展。 四、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根据徐家汇—枫林学区中各校所具备的办学基础和特长优势,学区的建设将以如下五个项目为载体,通过在这五个项目上的全面合作,实现各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学区化办学参与单位在交流中共享,在互动中共赢,在互助中共进。 项目一 科技创新创客课程的建设 项目负责人:曹庆明、蒋群、曾宪一 “科技创客中心”项目目标 依托“徐家汇—枫林”学区工作平台,以 “中小学校际联盟”建设为核心,发挥学区内现有中小学科技教育的优势,共享各校创新实验室资源,用创客的理念和方式来影响日常的科技教育教学,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用这种创新教育模式,来弥补传统教育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不足的缺失。力争在未来三年新一轮学区化工作中进行创客式的教育,促进学区内各校科技教育的提升,树立学区教育教学品牌,进一步深化学区化“创客共同体”。 学区“科技创客中心”愿景 “徐家汇—枫林”学区“科技创客中心”鼓励学区内的孩子进入“创客”式学习的新体验。学生尝试以“创客”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跨领域的融合,并不断地在设计中创造,在“做”中学习。同时鼓励学区内的学生以兴趣为起始点,主动对一个内容感兴趣,让他在网上阅读、转发文章,继而再通过博客、论坛等,接近这个行业领域和人物。收集一切资源,然后进行整理、对海量信息做出预判。鼓励学生在他的学习伙伴里建立网络上的“小圈子”,互相学习,乐于帮助别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变革学习的方式。 学区及校园创客创建 一、组建校园创客联盟。学区内的学校利用现有资源,组织科技教师和有兴趣、有特长的相关教师、优秀学生及部分校外人员组建创客基地。将创客教育落在实处,探求徐汇区学区化创客教育平台。以技术支撑和导师支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创意,培养师生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立创客实验室。作为创客,我们首先要有自己的创客空间。创客空间是一个具有加工车间、工作室功能的开放的实验室,创客们可以在创客空间里共享资源和知识,来实现他们的想法。建立创客空间的将会有效地满足有创新想法并且爱好动手的学生的需求,便于引导学生从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把学区内的中小学实验室、自然、劳技、美术、音乐、体育活动室的资源利用最大化,提供宽广的创客空间,成为学生创客活动的场地。 三、尝试强化创客培养。根据当前对创客的认识,通过体验式的培养和素质式培养。先通过开发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拼装实验,将青少年慢慢带入动手实践的环节。边做边学、遇到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让知识的学习与问题的解决同步,虽然不一定就能百分之百成为一个完整创意,但可以作为起点,以个人和小组为单位,或请创客联盟帮助,将个人创意变成人工制品,完成一个实物的创意作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和文本中。 四、丰富创客社团内涵。以各校兴趣活动课为创客社团起点,在创客社团开设过程中,通过活动小组形式开展,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给予个性的指导。把握创客教育关键点——即如何把创客空间整合到现有的教育项目中。创客社团中拓展制作、交流、共享知识、项目协作的场所和资源空间。教师要学会把课堂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创客空间,鼓励学生创建物品、发明工艺、分享创意点子。把新建构主义分享式学习理念引入课堂教学中,采取让创客“说出”、“写出”和“做出”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分享活动。 五、创客集市促进体验。组织学区内的学校举办“光启杯创客集市”。通过主题论坛、作品展示、创客体验、“小创客”项目路演、“家庭创客创建”、“与院士面对面”等多种活动形式,展示中小学创客空间和创意成果,交流创客教育经验,培养学生的创客精神,培育创客文化。 学区“科技创客中心” 系列活动内容 1、重新定位创客联盟。与时俱进定位校园创客、学区化创客联盟、教育创客空间、创客教育在进校园、创客空间平台网络、创客空间实验室等系列内容。继续利用周边大院大所、天文台、船舶研究所、桥梁设计院、动车调度和驾驶等,在科学家帮助下,尝试开设多项创新项目研究。 2、创客培训。卓有成就开展创客联盟活动,邀请专家培训或参观学习其他区县的创客基地。借用成熟型创客经验,积极开展创客教育师资培训,分片区建立教育创客空间,投入足够的资金给教育创客空间购买设备器材。让创客教师有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有动手实践的机会; 鼓励创客教师在所在单位开展创客教育活动,让创客教育以点带面,为创客教育积累经验。 3、创客集市。每年举办一次创客集市,举行学生创客中心成果展示。集市主要展示各学校师生创造发明的作品,重点展示3D打印、机器人、电子小发明、手工创意、自制教具等创新产品。各个学校利用提供的设备进行作品的展示和演示,评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尝试开展各方面的科普教育系列活动和竞赛,实现学科整合,做到互补互赢 4、创客课程的建设。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专家的引领下,组织创客教师编写区域创客课程,通过走进周边大院大所、天文台、船舶研究所、桥梁设·计院等,务实做好“徐家汇枫林中小学创客课程中心”。在体验式培养的基础上,注意青少年科技兴趣长效机制的建立,通过课程使之连贯起来。继续开展生物医药、天文、汽车、动车调度和驾驶等多项学科创新研究课程,把学区建成中小学创客的摇篮。 5、“汇学杯”创客大赛。举行第二届“汇学杯”创客大赛。学区中小学联盟学校积极参加。通过活动,使同学们了解全球的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具备的意识和责任。徐汇中学正在创建以基于信息技术的工程素养培育特色高中。徐汇中学正投资260万在建设科技图书馆,未来将实现对学区内学校开放,把学区建成中小学创客的摇篮。 6、提升创客教师队伍。实现“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让创客教师多到高校及企业里学习先进的前沿技术,让创客教育先从质上提升。邀请企业高工或者高校老师到学校里交流、上课、加强合作,让学生的创新想法更接近生活,更容易把自己的想法实现。 7、建立创客教室实现资源联动。创客教室应具备该学段开展创客课程所需的教学器材和设备。搭建创客交流平台,让师生对网络创客空间共同实现资源共建,资源共享,在线交流,在线评价,为创客教育实现翻转课堂创造条件。学区科学资源初步联动。同时,借助成立小学自然名师工作室,尝试小学科学教育联动——一起梳理小学科学探究实验,保证小学自然科学探究实效。统一思想,力争后期在教学材料、常规用具统一协调,以减轻自然教师的实际困难,充分保证科学课实验动手探究。 8、探索STEAM教育。继续在学区内联动,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科技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工程教育作为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工程师的启蒙教育,是掌握基本研究方法和创新实验能力的好途径。培养中学生“工程思维、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合作精神”的高品质的工程素养,把学区科创团队建设成为“工程师”的摇篮。 项目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师资联动 项目负责人:毛冉、柯蓉 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认真贯彻国家教委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依托“徐家汇—枫林”学区化工作平台,以 “校际联盟”建设为核心,发挥各学段各校心理教育的优势,共享优质心理教育资源,促进学区内每个师生的心理健康,提升学区内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品质,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 现有基础 1、成立学区化项目工作团队,开展全学段或是分学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交流。 2、各校积极参与市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达标校的创建,为项目推进提供保障。 3、 各校逐步配足配强心理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评比并 取得较好成绩,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能力。 4、 徐汇中学、零陵中学、市四中学、宛平中学、汇师小学校本化的心理教 育方面特色初步显现。 5、作为全市唯一一所建设在学校的市级青春健康俱乐部,上海市零陵中学已逐步将此项工作形成校本化、系列化,并已在社区开放。 二、建设目标 1、依托学区化师资储备的工作机制引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士,尝试启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走校教学模式,充实学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提高专业化水平,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蓄水池。 2、加强跨校际的教师研训交流与学区内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分享,最大限度用好用活各类资源。探索并积累可推广的学区化工作模式。 3、加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提升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与能力,形成家校共建共享的氛围,延学校教育的效果,为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校环境。 4、争取在一所中学设立区级青春健康俱乐部。 三、重点工作 1、形成基于学生生长系列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学区化课程群 2、重点开展入学或转折期提升学生适应能力的探索 3、定期开展学区内各年段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讲座和咨询会解决普遍问题和个性问题。 4、建立危机干预的专业队伍。 5、建立学区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队伍 6、开展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一本学区内可以共享的性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学生版和家长版)。 7、关注中高考学生心理状况,形成考前心理辅导及职业规划辅导学区共享资料。
项目三:“古诗文吟诵唱”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负责人:刘晓艳、林凤慧 项目实施背景: 从2017年9月份开始,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将统一采用全新的“部编本”(由教育部直接编写)。此次教材改版,将换掉约40%的时文,大幅提升文言文比例,占比超过50%。这种变化其实是再一次明示了一个观点,即语文教育是国民教育,是中国文化教育,它承载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使命。那么,语文教学必然也要做出及时的调整,以尽快步入语文教育回归“中国化”的正途,“吟诵唱”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同时其本身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二、项目实施基础: 1、本项目是对本学区上一轮实施项目“古诗词吟诵唱”的继续和拓展,继续上一轮师资培训和目标实现中的未尽事宜,实施内容由“古诗词”拓展为“古诗文”。 2、上师大附中退休特级教师彭世强,作为本项目的指导专家熟悉本学区师资基本情况,计划成体系,攻坚有策略。 3、上一轮项目实施计划基本落实,通过学区范围内的专家讲座(彭世强、孙俞峰)、实战练兵、课堂实践等形式,积累了师资力量,活跃了各校环境氛围。 三、项目实施内容: 1、继续学习吟诵唱的基本理论,学练传统篇目,掌握基本要领,夯实基本功。 2、通过基础课中的渗透、拓展课中的推进、社团活动中的展示等途径,培训师资力量,壮大学生爱好者队伍,营造师生 “自主感悟古诗词”的教学氛围,激发其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实践能力。 3、研究小、初、高“部编教材”中古诗文的分布情况,按体裁及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制订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形成区本教材《吟诵唱蒙学讲义》(暂定名)及相关影像资料。 4、开展基于“激发学生吟诵唱兴趣,提高其古诗文鉴赏能力”目的教育教学研讨,组织交流、展演等活动,任务驱动,提高实效。 四、项目实施进度: 2017年9月-2018年1月: 1、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落实相关事宜,营造活动氛围,做好动员工作。各校确定项目负责人,选择参与的具体项目(要求各校至少在基础课渗透、拓展课推进和社团展示三项中任选一项),提交工作实施细则。 2、专家讲座及个性辅导,各校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并调整、实施各校计划。 3、阶段小结,学员研修成果展示交流。 2018年2月-7月: 1、专题讲座和研讨。 2、外出考察学习及沙龙活动。 3、部编教材古诗文分类研讨,《吟诵蒙学讲义》(暂命名)第一稿交流,“古诗词吟诵唱”课堂教学及学生活动研讨。 2018年9月-2019年1月: 1、中期小结,个人技能展示,课堂教学成果及学生主题活动交流。 2、专家指导,自主研修,完成录制磁带等相关准备工作。 3、《吟诵唱蒙学讲义》(暂命名)第二稿交流。 2019年2月-2019年8月: 1、专家指导,同伴互动,完成终期结题相关工作。 2、提交个人学习成果(课堂教学录像、论文、经典篇目吟诵唱录音及感言)。 3、《吟诵唱蒙学讲义》定稿。 4、师生终期成果汇报展演。
项目四 品牌学科和班主任队伍建设 一、项目构想: 通过第二轮学区化项目推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发挥好区域内各级各类骨干的作用,提升学区内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初中和小学分别成立学区品牌学科名师工作室和班主任工作坊,学科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自然、音乐等,工作室在学区内招收学员,制定工作目标,明确研修任务,提供经费保障。 二、实施策略: 1、统整学区内各校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工作,努力做到优质的讲座和培训课程全学区共享,并得到有效推广。 2、实现学区内跨校带教,统筹各校的强势学科和优秀教师,开展联合教研和研讨(含中、小贯通),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教育质量。 3、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学区教师队伍,在提升整体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努力打造一批学区品牌教师。 三、实施步骤: 1、启动阶段(2017.9-10) ●各校推荐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学区品牌学科名师工作室和班主任工作坊,制订培训工作计划。 ●各工作室招募学员,培训工作启动。 2、实施阶段(2017.11-2019.11) ●各工作室根据项目计划开展实践研修。 ●整合学区内各类教师培训资源,包括讲座、课程等,通知区域内各校,实现资源共享。 ●每学期开展学区内教导层面、教研组层面的交流和论坛,加强德育工作、课堂教学、学段衔接等研究。 ●每学期开展学区内各工作室教学研讨、展示和论坛等活动。 ●每学期开展学区内 3、总结阶段(2020.2-4) ●各工作室终期成果展示。 ●资料整理,并归档。 “班主任工作室”项目工作方案 项目负责人:刘晓艳、曹令先、盛军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真贯彻《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精神,大力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依托“徐家汇—枫林”学区化工作平台,发挥各校德育骨干的优势,共享优质德育资源,研究共同关心的问题,提高班主任的育德水平,特制定此方案。 一、现有基础: 1、 已成立的各校德育骨干队伍。 2、 “徐家汇―枫林”学区化工作平台。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工作室培育更多的优秀班主任,使学区班主任工作室成为学区内各校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骨干班主任的摇篮。 2、搭建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倡导锐于发现善于反思、勇于创新、精于积累、勤与写作,走自主发展的专业化成长道路。 3、以案例研究为抓手,定期开展专题研讨,学情分析、经验交流等活动进行相互学习与探究。 4、通过“工作室”为班主任提供学术交流、交易切磋、智慧分享的互动平台,引领工作室成员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教育智慧,探索并形成班主任育人思想和班级管理特色,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三、研修方式: 工作室研修内容主要涵盖四方面内容:理论研修、校本德育课程、课题研究、班主任反思和成长。主要由以下六种方式展开: 1、自主学习: 在工作室内营造爱读书、读好书、议好书的氛围。学生处为工作室每位成员 购买教育类书籍,要求成员自学读书,吸取各派理论精华。 2、集中辅导: 每个月成员集中培训1-2次,采取专家授课、班主任论坛形式,研究分析班主任工作实践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探讨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的对策和措施,并在实践中予以验证;交流班主任工作的创新经验。不追求传统意义上大而全的庞杂内容和体系化的形式,以专题形式作为教材,抽取在德育理论与实践中人们较为关注的几个问题,构成专题学习的基本内容。力图体现德育理论来自德育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3、同伴互助: 以撰写校本德育课程为突破口,以观摩、交流、研讨为主要方式,把握好德育主题活动的教育功能。 4、案例研究分析: 在学区内各校收集典型的案例,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最后汇编成册,为更多的班主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5、交流展示: 成员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轨迹和工作经验,通过点评他人经验并提出发展建议,每学期开展一次交流展示活动,展示成员的特色和思想,提升成员的水平,也可以提升同伴的认识水平、鉴别能力和指导能力。
项目五:体育项目的推广 项目负责人:曾天玮、陆慧瑾、王宛陵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指针,提升学区建设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让每个学生能够爱好体育锻炼,树立“终身健康、终身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通过组织学区内的品牌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知识和能力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竞技类体育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育人环境,切实发挥体育在立德树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基础: 1、通过该项目的推进,在各校拓展型课程、师生社团活动等途径,培训师资力量,壮大学生爱好者队伍,营造师生“终身锻炼”的氛围,激发其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实践能力。 2、继续依托项目实施校的办学特色,组织师生参与各类体育锻炼,体育竞技活动等。 三、参加对象: 徐枫学区学校全体师生 四、项目内容: 1、“东三杯”小学生女子篮球赛 指导思想: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比赛,体现“健康第一”理念,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为区域小学提供运动、竞争的平台。通过体育活动和比赛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的一代新人。 时间:每年4月初(历时两天) 对象:全区小学(学区内队伍优先) 负责人:姚寅刚、沈泓 2、“东二杯”中小学生桥牌比赛 指导思想: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比赛,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为区域小学提供活动平台。通过体育活动和比赛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的一代新人。 时间:每年6月中旬(历时两天) 对象:全区中学和小学(学区内队伍优先) 负责人:潘子骏、潘敏慧 3、“泳动快乐·健康成长”——“东二”亲子游泳赛(市民运动会项目) 指导思想:“泳动快乐健康成长”亲子游泳赛系我校“真生活求真知做真人”德育实践系列活动之一,是一次以家庭亲子形式举办的成长仪式。“亲子互动、游戏竞赛”旨在激发孩子热爱运动、热爱游泳、热爱学校和家庭的情感,增进家校之间的联系,共同培育“健康、自信、快乐”的东二小学生。 时间:每年6月下旬(历时半天) 对象:全体东二小学四年级学生家庭和学区内部分四年级学生家庭 负责人:潘敏慧、石伟礼 4、教工健身活动——抖空竹、甩花棍 指导思想:关爱教师身体健康,让教师健康生活、认真工作。 指导教师:东三小学姚卫敏(上海空竹运动发起人之一), 固定每月一次,每次一小时左右(可根据报名老师的需求再定具体时间) 5、每月一次教工健身活动——手工制作、游泳、排球、瑜伽、悦读 指导思想:关爱教师身体健康,倡导教师健康生活,凝心聚力开展活动。 指导教师:“东二之新”社团教师 固定每月一次,每次一小时左右(可根据报名老师的需求再定具体时间) 五、实施进度: 第一阶段:2017年9月—2018年1月 1、三校联合成立项目活动工作小组,初步制定活动实施方案,落实相关准备工作,积极动员营造氛围。 2、三校确定子项目负责人,制定相关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内容和实施办法,以供学区内各校选择活动。 3、组建活动小组,聘请指导老师,各校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并调整实施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2018年2月—2019年1月 1、各负责校组织进行“体育项目”的推广,采取“组团学习”、“送教上门”、“师生互动”、“校级联赛”等形式开展活动。 2、组织针对指导老师的项目培训,提升指导者的专业素养和培训技能,形成有规律的指导者培训计划和流程。 3、结合各校实情,开展各项“体育项目”,并充分发动师生、家长积极参与,利用开发社区资源,将体育项目推广到每一所学校,共享资源,共推体育,共建阳光校园。 第三阶段:2019年2月—2019年8月 1、举行体育项目展示交流活动。 2、总结体育项目推广工作经验,完善活动机制,形成系统的、具有普适性的学区共享体育特长项目的互动模式。 3、通过扬长互动,打造具有“徐枫”特色的体育项目活动,形成“健康、快乐”的活动氛围,弘扬“勇敢、拼搏”的体育精神。
项目六 商学特色项目推广 项目负责人:杜育敏 以上海市和徐汇区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徐汇区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为指导,根据《徐汇区第二轮学区化办学工作推进方案》,着力于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成果的推广辐射,特制订本规划。 一、 第一轮学区化项目发展回顾 上海四中承担了学区艺体项目和品牌学科之化学建设项目。在教师交流与发展、设施信息共享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为本学区办学起到了推动作用。 1. 同任评委,为艺术特色教学注入活力 始创于1986年的管乐是上海市第四中学的艺术特色,积累了丰富的辅导和教学经验。自参与学区化特色建设活动的一年来,我们不断挖掘、总结管乐艺术特色教育的经验和成果,面向学区推广共建。2016年12月,我们举办了“徐家汇—枫林学区”学区化办学活动暨“上海四中杯”徐汇区学生艺术单项(木管、铜管)比赛,已成为区域内普及、推广、交流和提高管乐艺术的平台。本次比赛我们邀请了学区学校共14名老师担任了评委和工作人员,大家在一起分享交流,建立友谊,共同提高,推动了区域内艺术特色教学,为学区内艺术文化的多元性注入了新的活力。 2. 广邀选手,扩大体育比赛的区级影响 积极承办每年一次的徐汇区阳光体育大联赛暨“市四杯”徐汇区乒乓球比赛。从组织全区各校的网上报名,到赛事的前期场地设施准备,比赛的裁判工作,以及赛后的成绩统计,得到了学区学校的大力关心支持,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杯赛的成功圆满举办提供保障。 3. 明确目标,激活化学学科的跨校研修 项目组确定了研修目标是“主题教研、资源整合、共享共进”。围绕这一核心,在区化学教研统领下,做到:在内容上保持相同,即从初三化学教学的基础型课程建设做起,与徐汇区初中化学教研的重点内容对接,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三化学教学评价的教学研究内容;在效果上体现实用性,教学资源的即时分享;在形式上以随时网络交流与定时面谈交流相结合,可以利用网络降低时间成本,减轻初三老师过重的体力支出。 4. 聚焦素养,分享专家报告的理念精神 除了上述项目的专项活动外,我们还在7月1日的暑期培训中邀请学区老师一起聆听尹后庆先生的《核心素养与教学方式变革》的专家报告,从理念和理论上提高自身的教师素养。 二、 第二轮学区化项目发展面临的挑战 1. 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有待进一步积聚明晰 上海四中既是百年老校,历史风貌和人文底蕴丰厚;又与时俱进,商学特色建设如火如荼。但在第一轮建设过程中,对于本校的特色梳理、辐射定位尚不够清晰,内涵建设还没凸显成效。 共享特色课程应该是学区化办学内涵发展的着力点与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但我校在第一轮推出的项目的课程建设不太均衡,有的还仅停留在活动的层面。 2. 人力资源和各方参与有待进一步挖掘融合 项目的实施、课程的开发、课题的研究,都需要有较强专业水平和较高管理能力的主持人或负责人。在第一轮中,上述方面的建设存在参差,主要源于主持人或负责人的实力高下。对此的培养需要学校加强,使得好东西不怕巷子深。 如今,信息技术无处不在,无处不用。资源共享除了现有的工作室的形式外,亟需更多的平台,如市区师训网络平台,能使学区所有愿意参与的老师能学,尽量减少因工作室的学员人数、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而造成的遗憾。 三、 第二轮(2017.9—2020.8)商学特色项目学区化推广的构想 本轮除了继续主持好品牌建设之初中化学学科项目、积极参与其他项目外,我校将以商学特色课程作为在学区内推广、辐射的重点项目。 1. 指导思想 以徐汇区第二轮学区办学工作推进实施方案为指导,进一步探索共享课程的建设,进一步融合各方资源,推进徐汇区学区化办学的实践,推动徐汇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2. 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的推进,探索特色课程的推广模式,实现师生共进,资源共享,为学区化办学提供可复制、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和案例。 3. 前期基础 2015年3月上海四中成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校,经过两年半的建设,商学特色课程全面实施,并涌现出一批成熟课程和课题,以及一些能胜任的教师,小有成效。 学校现有近20门商学课程,其中3门已登上市名校慕课平台,还有7本校本教材,2个实践基地,已在高中实施了三届,并部分拓展到初中。学校筹建了致远商学院,课程所需的包括电子沙盘等在内的硬件、场馆已使用。学校成立了商学工作小组,引进、挖掘出几位有商科专业背景或基础的教师,并获得了来自高校、街道、企业等多方面组成的专家团队和提供的资源。 4. 实施措施 从培师、育生两路并行 (1) 第一年(2017.9-2018.8) 推出两门课程:一门是基础型课程与商学(特色)课程的结合,侧重师资培训,以课题为抓手,通过理论学习、课题研究、案例探讨、论坛沙龙等形式,探索基础型课程与商学(特色)课程的结合点;一门是CIS企业身份识别系统设计(时间待定),侧重学生学习,通过每周一次的上课,学生能够懂得CIS的意义、用途和设计要求,学习CIS设计的方法,进行设计练习,提高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课程、课题方案下附) (2)第二年(2018.9-2019.8) 再推出商务口语、商界人物、商务礼仪、电子商务等实用性强、适合多年段学生的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兼顾,开放致远商学院,激发学生的商学兴趣。 带领学区老师更多参与到我校课题中,也鼓励他们独立进行有关商学特色的课程课题开发。 打算举办围绕商学的学区学生比赛、辩论或论坛之类的活动。 (3)第三年(2019.9—2020.8) 继续上述课程和活动,着力在组织、管理等方面做改进,力争使部分课程在区域内形成品牌,使学生比赛、辩论、论坛这一活动稳定,持续。 5. 保障措施 (1) 组织保障 校长总负责;分管副校长负责学区联络,具体落实项目;教导处(科研主任、教学主任)负责校长室和各课程课题负责人的联络,具体落实课程。 (2) 经费保障 学区办学专项经费 上海市第四中学学区化课程科目方案 科目或主题名称 | CIS 企业身份识别系统设计 | 课程类别 | □拓展型课程 □研/探究型课程 | 内容分类 | □身心修养类 □人文艺术类 □工程技术类 □生活实践类 □其他 | 计划总课时 | (以一个学期计)12课时 | 修习年段 | 建议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 | 科目或主题简介 | 学习企业身份识别系统的设计,塑造企业核心内涵。 | 已开次数 | 3 | 教师专业条件 | 美术,企业策划能力,平面设计技能。 | 学生基础要求 | 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绘画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电脑操作技能。 | 是否已跨校共享 | □是(附学校清单) □否 | 有否全套教学设计 | □有(附范例) □无 | 有否讲义或教材 | □有(附篇目及样章)□无 | 有否教师参考资料 | □有(附篇目及样章)□无 | 核心育人价值 |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增强商业开拓意识。 | 课程介绍 | 关注未来和梦想,本课程将从一个企业决策者和设计者的角度出发,带你创设属于自己的企业形象。课程由谈竞毅老师自主开发,共12讲。通过学习,学会创设企业理念,设计企业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吉祥物和形象要素,从而达到企业形象高度识别、传播信息、个性特征的目的。 | 目标 | 知识与技能:懂得CIS的意义、用途、历史背景和设计要求。 过程与方法:学习CIS设计的方法,学会设计软件应用。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和设计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创新思维与审美能力,锻炼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 内容 | 模块、单元等框架体系 一、序论(一课时) 1、 CIS 企业身份识别系统的概念、用途、意义、历史背景。 2、 CIS 企业身份识别系统的构成:企业的理念识别;企业行为识别;企业视觉识别 二、CIS相关社会调查和材料汇总(一课时) 三、视觉基本要素 1、 企业标志(一课时) 2、 企业标准字(一课时) 3、 企业标准色(一课时) 4、 企业造型(吉祥物)(一课时) 四、视觉应用要素设计的准备工作 矢量绘图软件Illustrator CS基础操作(二课时) 五、形象要素项目的应用(三课时) 1、 事务用品类; 2、 包装产品类; 3、 旗帜规划类; 4、 员工制服类; 5、 媒体标志风格类; 6、 广告招牌类; 7、 室内外指示类; 8、 环境风格类; 9、 交通运输类; 六、作品交流与展示(一课时) | 实施要求 | 组织原则 | 以学生个人为单位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 活动建议 | 采用教师辅导与学生社会实践,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模式。 | 配套资源 | 绘画、设计用材料,电脑房。 | 学习 评价 | 评价内容 | 学习能力评价 创作作品评价 | 评价方法 | 指标评价法、个体差异评价法、综合评价法。 |
五、保障机制 (一)建立学区化办学的理事决策机制。学区重大问题要按照理事规则和程序,经过委员会集体讨论后决策,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二)建立学区化办学的项目责任制。每个项目都有专门的负责人,分项实施,集思广益,联合攻关。 (三)学区化办学经费使用的监督机制。用各类监督手段,确保学区化办学专项经费合理使用。 徐家汇-枫林学区学区化办学工作委员会 2017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