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动态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党务公开 | 工会园地 | 文明在线 | 数字化研修 | 学校信息公开 | 健康促进 | 示范校展示 | 文明礼仪 | 网站登录
相关内容列表:
传承“生活教育” 推进二期课改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8-12-16

传承“生活教育” 推进二期课改

徐汇区东二小学课改工作自评报告

3101040410-402000-2008-006 

一、学校基本概况

上海市徐汇区东二小学建校于1958年,是一所五年制公办小学。学校从1988年起,开展了学陶师陶教育,至今已整整20年了。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体和精华就是生活教育理论,其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和学陶活动中,学校明确了“基础+特长,实践+创新”的办学理念,制定了“爱满校园,活学活教,求真求实,自治自理,动手动脑,培育真人”的办学指南,确立了“让孩子们在五年的东二小学学习生活中所习得的知识和养成的品德,为其将来的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勤勉务实,懂事明理的社会型少年”的培养目标,逐渐形成了“求真、求实、友爱、守纪”的校风,“勤奋、刻苦、好学、多思”的学风。

学校作为上海市首批课改实验校,从20019月起启动新课程改革实践。参与这次新课改实践的师资队伍共79人,学历结构为:大本学历34人(其中硕士在读1人),大专学历39人。教师职称结构:小学高级教师55人,小学一级教师24人。年龄结构上看,教师平均年龄37.61岁,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38.75%,初步形成了以2名区骨干教师为主的师资力量。

 

二、课程思路及框架

如何在保持我校传统的教育特色基础上,主动推进二期课改,实现课程目标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更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在课改中特别是在课改之初思考的重大问题,我们在传统与改革中寻找到了融合的契机。我们一直关注和实践的陶行知思想中的生活教育的基本精神与二期课改“关注学生生活,走近学生生活”的理念是一致的,于是我们把弘扬生活教育与贯彻课改理念有机结合,既适应课改大势,又体现本校的个性与特色。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根据本校实际,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合起来,进一步有效开发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使之建立一个既符合国家和地方课程的要求,又彰显学校特色的个性化学校课程体系框架。结合我校的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具体而言我们在课程设置与实施上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要基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二要有利于学校特色张扬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三要适合教育的校本化与实践性的需求。

在探索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我校实施课程思路主要表现为四点:

1、深刻领会“两纲”精髓,将其贯穿于所有课程与学科教学

2、完整构建三类课程体系,分阶段分重点逐层推进课程发展

3、实行校本管理和赋权增能,发挥教师开展课程改革积极性

4、以发展性评价机制为导向,促进课程品质和学生质量提高

我校构建的三类课程体系框架如下:

课程类型

课程分类

课程说明

负责部门

基础型

课程

(81%)

严格按照《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标准》规定的10个科目

全体学生必修课程,严格按照上海市课程标准和实施要求落实实施,确保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教导处

各教研组

拓展型

课程

(16%)

限定拓展课程

玩科学的把戏

全体学生限定选修课程,主要由综合实践学习领域的学校文化活动与班团队活动、自我服务与公益劳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国家规定的各类专题教育四模块构成。

教导处

拥抱大自然

东二小能手

自主拓展课程

(列举)

儿童诗创作

学生自主选修课程。主要由基础型课程延伸的学科课程内容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其他学习活动组成。重在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教导处

少儿辩论

桥牌

探究型

课程

(3%)

14年级使用《小学生探究学习包》来实施探究型课程。

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的课程。

教导处

 

三、课程管理与实施

完善课程管理体制以适应并促进新课程的实施,这是新课程方案顺利实施并达成预期目标的基本保障。我们学校依据课程实施的思路,落实课程的实施与管理。集三类课程于一体的课程结构,为全校学生提供了多元的课程选择机会,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课程管理水平以达成我们的办学目标。

(一)突显生活教育特色,全面实施“两纲”精神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应打破隔绝教育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森严壁垒,使两个世界互相沟通,同步运行。随着二期课改和“两纲”的整体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也承载着新理念步入了校园与课堂、回归到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来。在实践中,我们注重凭借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精心构筑生活化、有童趣、多形式、开放性的活动平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获取富有个性的真切体验,提取蕴涵多重价值的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明白做人的道理,从而发展陶行知先生的“培养学生生活力”的教育思想。

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落实“两纲”要求,使课堂教学与“两纲”教育有机整合。在课改过程中,学校制定了《东二小学民族精神教育实施计划》、《东二小学生命教育实施计划》,我们按照计划进行探索。首先是组织教师学习计划,了解显性和隐性的学科德育的资源分布;其次是由各备课组组织讨论,挖掘与认识存在于学科课程中的德育资源与德育素材;接着发动全体教师将教学中涉及的“两纲”教育的内容以叙事的方式进行记录,并就教学过程写出自己的教学体会。通过这样的操作,来提升教师在教学中自觉实现德育的意识与能力。

二是设计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引领学生自主发展,使学生在大量的活动中提升能力。我们以现实的生活为背景,通过创设鲜活的载体来引导学生真情地走进并“点击”生活的精彩、享受生活的情趣、激发内在的真情、获取所学的知识。 我们设计并形成了“以诗育人,且歌且行”儿童诗创作系列活动;“玩科学的把戏”科技系列活动;“走进昆虫世界”科普乐园系列活动;“小交警在行动”志愿者活动。东二“融入生活”的系列活动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创意:我们以年级为单位,每个年级有培训和操练的主题,一年级“学理书包”、二年级“着衣整装”、三年级“学会洗叠”、四年级“学用针线”、五年级“学会理财”。生活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和特色文化。

三是凝聚家庭、社会合力,使学生不断地接触社会,逐步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追求。

此外,“两纲”教育的学习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教师认可学生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教师用珍爱生命的行为来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深化“两纲”教育的内涵。通过学习和提升,学校基本形成了民主、合作、共享的和谐氛围,教师能在和谐的环境中勤勉工作,形成了平实的教学风格。教师能将生活与工作融合在一起,与学生一起体验生活,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二)夯实基础型课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课改理念最终需要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有切实变革课堂师生关系和教学方式,才能确保35分钟课堂教学的高质量,才能根本上走向“减负增效”的轨道。

1、细化流程管理的五个环节,推进精细化的教学管理

l        制定备课新要求(二次备课)、作业设计的开放性要求、实现测验练习的系列化、辅导的个别化;

我们根据教学参考及已有教案,以备课组为单位按照教学进度,以周为单位进行集体说课,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将一周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按照备课组说课后的情况,结合自己班级实际情况,对现存的教学设计进行二次备课,消化教学内容,为实施有效教学进行充分的准备。

作业常规:各年级作业要做到“三统一”:“统一用本,统一格式,基本统一作业形式和作业量,科学布置学生作业,加强书面练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明确学习流程(预习、上课、复习、做作业、知识整理、检测)。

作业设计:精心设计和选择作业。要严格控制作业量,以精选提高实效,减轻学生负担。在基础性作业的基础上,可实行分层选择性作业。作业形式要多样性,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相结合,学生独立作业与教师指导作业、团队合作作业相结合。加强写作训练,三年级以上班级除按要求完成教材规定的课内作文训练以外,要鼓励学生写小作文。

作业批改:认真批改、及时反馈。作业要切实做到堂堂清、日日清。教师要注重作业反馈功能,及时批改作业,从中获得教学信息,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问题,并及时向学生反馈,改善教学行为。

作业检查:实施教研组-教导处-校长室三级检查。

每个年级的每门学科作业要求基本统一。年级组长协调三门学科的作业量,做到有效控制。学生作业采用“开放式作业”方式,学生当堂巩固的生字就不用再进行重复抄写,这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每个学年段的测验、校际监控等都形成系列,并作为学校教学资料进行传承。

l        深化互动探究性教学方式,强化课堂教学生活化

基于学校教师平实的教学,改变以往沉闷的教学氛围,营造活化的气氛,在各科教学中,我校以“问题意识的培养,互动探究性教学方式的探索”为基调,重树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致力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切实让课堂教学从“教师、课本、课堂”三中心向“学生、体验、生活”三中心转移,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在教学中我们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把生活带进课堂:美术老师在指导学生制作贺卡前,为学生发送贺卡,上面有老师精心设计的祝福的话语,当学生收到贺卡后,老师又引导学生也用贺卡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老师结合 “三八”妇女节,提议每个学生制作一张贺卡赠送给自己的妈妈。这样的美术课,就不是单纯的传授技艺,而是渗透着对亲人的感恩,对父母的关爱,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把活动植入课堂: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教师以“街上行”为主题,开展了“五个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社会公德。老师们带领学生从学校出发,过一次马路,乘一次车,购一次物,用一次餐,纠正一个不文明行为。然后写一篇《我心中的发现》。一位学生写道:“在活动中,我感悟到了社会公德,寻找到了闪光美德,发现了我做好小公民的准则。”这比传统的课堂说教深刻而生动。

把体验融入课堂:我校和香港何寿南小学结为姊妹校后,在圣诞节来临之际,香港何寿南小学的老师带着24位学生来到学校,与学校的24位五年级的学生组成五个研究小组,分别对上海和香港两地在衣、食、住、行、玩这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两地的学生先将事先收集的一些照片、图片、文字说明进行交流,并通过亲口尝一尝、亲身玩一玩,遇到问题再上网查一查的方法取得第一手资料,最后以朗诵、演讲、ppt制作、游戏等形式向大家进行汇报研究成果。

课堂教学就是努力营造一种源于真实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在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我们尝试通过生活教育给学生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使每个孩子在生活中生成,在学习中成功,在体验中感动,引领学生走近缤纷的生活天地,真正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

2研制分学段的养成教育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认为小学阶段的教育很大程度上一种养成教育,要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而学习习惯的培养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于是我们学校制定了《东二手册》,将学生进入学校的行为要求一一罗列,新生一年级入学仪式上,我们将手册亲自交给家长,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了解学校的常规要求和作业要求,便于共同落实行为规范。在学习习惯养成方面,我们也用心思考。我们先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计划,从“主体性德育”的理念出发,注重学生主体参与性,学校分层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和年级组讨论:先有各班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每个同学寻找身边的学习好习惯,制定出班级中的“十个学习好习惯”,然后在年级组中进行交流,汇总出年级的“十个学习好习惯”,再根据各年级汇总的材料,归纳整理各年段目标。通过让学生参与学习好习惯的寻找、讨论、交流的过程, 形成学生对学习好习惯习得的心理需求,从而增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驱力;注重教师全体的参与性,将教书育人变为教育行为,引导教师落实二期课改基本要求。最终,我们以学校为本并体现低、中、高年段的分层要求,制定出了符合东二学生的“十个学习习惯”。

(三)革新领导方式,赋权增能,推进校本课程管理与实施

1、建立课程的管理网络

在课程管理上,我校革新了领导范式,实行分布式领导,提高管理层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我们成立了课程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与管理。我们制定了《东二小学拓展型课程方案》和《东二小学探究型课程方案》。校长作为组长,教导处的每位教导分别是三类课程的领导,教学教导主要进行基础型课程的实施;德育教导主要分管拓展型课程,落实学校系列德育活动的设计、拓展型学科的开发、学生对拓展型科目的选择、对课程的管理及评价;科研教导分管探究型课程,制定课程实施方案,根据学校教师实际,开展探究型学科的试验。他们各负其责,营建领导共同体,提高课程领导力。另外校长还深入课堂,分析课程动态,抓住主要矛盾,提供课程实施中的专业支持。

2、开发拓展型课程,促进学生个性的多元发展

我校拓展型课程建设以“基于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为宗旨,重在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具体做法上,重点突出三点:

开发思路:结合我校生活教育理念,开放教室小课堂,融入生活大课堂,做好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途径的开发,把教学从教室延伸到社区乃至社会,延伸到学生生活。开启孩子一双慧眼,促使他们去观察、去体验、去感悟,获得心灵的震撼和生命的成长。

开发程序:学校的自主拓展课程一般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选定开设的科目,向教导处提出申请,教师自主申报包括科目及内容、课时大致安排。学校校长室及德育教导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择科目,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但作为学校一校一品特色的桥牌课程,则是由校长室依据学校的持续发展的要求,依靠社会力量,凭借有实力的教师,在全体三年级学生中设置桥牌课程,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接触这项竞技体育活动。

运做流程:发布课程菜单(根据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向不同年级的学生发布不同层次的课程菜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自主选择。课程菜单发布要求一般需写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计划、课程评价方式和上课教师名单等。)→学生选择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然后通过辅导员汇总到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由于目前开发的课程无论从数量上和质量上还没有办法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所以在课程的选择上要求学生尽量多选择几门,并按需要的顺序排列。)→组织编班(学生选择结束后,由课程组编班,安排教师进行授课活动。)

我校拓展型课程名称及课程目标(列举)如下表。

拓展型课程名称

课程特色

限定拓展课程

 

“玩科学的把戏”科技系列活动

走进昆虫馆探寻昆虫世界、走进科技馆-探寻未知领域、走进佘山天文馆-寻梦星空、我玩我快乐-寻梦田园、放飞心情-自然我的乐园

“拥抱大自然”考察系列活动

动物一日谈、亲亲小白鲸、人生第一个十年、我是祖国的后备兵、我最难忘的童年

东二小能手系列活动

“在生活中发展,在自信中超越”。以年级为单位,每个年级有培训和操练的主题,一年级“学理书包”、二年级“着衣整装”、三年级“学会洗叠”、四年级“学用针线”、五年级“学会理财”。经过一年的学习操练,最后用比赛的方式进行呈现。

自主拓展课程

儿童诗创作

孩子们用儿童诗尽显自己的游戏、梦想、思绪、全部生活,展现的都是描写生命、展现生命、赞美生命的诗篇。写诗的背后是阅读、是思考、是语言基础和文化积淀;同时写诗还是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思想情感等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培养、训练这些能力的极佳途径。通过写诗,首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创作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感。其二,学写诗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其三,写诗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充满爱心。

少儿辩论

通过学科拓展,将语文学科学习中的难点问题,用辩论的方式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认识,四、五年级的学生,通过教师的悉心传授,学习寻找、甄别和筛选资料,学习辩论的技巧,提高思辩能力,学会辩证地看待周围事物的各种问题。辩论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大检阅”,更是学生研究性学力得以培养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关注社会。在参与活动时,学生用更多的目光主动观察社会,留心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这必然会开拓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的自觉性。

桥牌

我校作为上海市唯一的桥牌基地学校,把桥牌这一集科学性、知识性、竞技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运动普及到所有学生,在以脑力为主的运动中,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及紧密协作、团结一致的团队精神。2007年起,我们在三年级整个年级开设桥牌课,普及桥牌知识,选拔桥牌好苗子,使全体学生对此项运动有所了解,我们请专职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并配备助教协助落实,此举能使师生共同学习,实现双赢。

3、探索探究型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我们制定了《东二小学探究型课程方案》,使用《小学生学习探究包》实施教学,目前正在具体实践探索中。最典型的就是开展“葫芦丝探究型课程”。我校与街道社区学校联手,由社区学校提供葫芦丝,解决我校不能收取费用但必须进行项目推行的问题,由街道购买葫芦丝,并聘请专职教师执教,由我校支付教师讲课费,最终教学结果的呈现是由我校学生和街道的老年葫芦丝队同台献艺,使探究型课程获得了双赢,从中也增强了学生问题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扎实推进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完善校本教研制度,落实教研活动流程

我们的校本研修,让每位教师都能吸收营养,发展成长,一种民主、开放、互动、和谐的氛围,促进了教师、学生、学校的发展。大力加强教研组制度建设,关注教研组文化建设,增强教研组活力,着力培养一支强有力的新课程实施领军人物。实行骨干教师培养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等,激发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选拔优秀的中青年教师、校级骨干教师在中层干部、组长岗位上锻炼,压担子,引逼出成绩,全校上下形成了“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的浓厚教研氛围。

全新的教学理念只有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才能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学校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运用二期课改理念,通过“说”,即说课、评课,对课堂实例的分析,“做”行动研究,“写”叙事、案例的写作,“学”专业引导,以及个人反思等形式开展研讨活动,教研活动不仅在两周一次固定的时间内进行,更是延伸到了教师的“空课”时段和课间,教研组内充满了浓厚的研讨氛围。如:每学期开展捆绑式研究课(咬尾巴课):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我们采用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集体选课,由一位老师自己备课后,先行上课,后集体讨论,进行修改,再由同年级的第二位教师上课,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位老师上课结束。后整理资料,记录整个过程的资料进行整理,将最后的课例存档,以备后续教学参考。

我们进行“同课异构”教学研究课,结合区“骏马奖、耕耘奖”教学大比武落实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自行备课,实施教学,大家共同听课评课,最后汇总。邀请专家参与点评。

在综合学科教学研究中,我们采用以同一教学内容为要求,不同年级教师在不同年级进行教学,以制定出同一内容分年段的达成要求。

2、建立校本培训制度, 丰富校本培训内容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的校本培训制度。建立了教师集中学习制(每月一次利用全教会议时间,集中培训,共同关注一个话题,当堂写出自己的感受)、暑假培训制度、研究课制度、专家引领制度(语文学科请退休的教研员定期的说课、听课、讲座、指导)。依据徐汇区“十一五”教师校本培训的要求,我们制定了“十一五”教师培训计划,主要是以五十周年校庆为契机,整理归纳生活教育理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内涵,归纳形成我们学校的生活教育在教育、教学、课外活动、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实施策略。全体教师在学习提高的过程中,不断挖掘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用生活教育的理论实施教学的情况,用理论指导实践,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总结撰写论文水平,修炼自己,实现自我超越。

此外,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我们还由工会协同校长室安排了教师的技能培训,我们力争每学期推出一个培训内容,不断提升教师的内涵。

 

20069-20081月)校本培训内容:

主题

内容

方法

 

1、“两纲”学习

1、  通过网络进行自学

2、  结合学科将学科中如何渗透“两纲”的内容进行梳理

2、生活教育理论的学习

(学校“十一五”教师校本培训主题,最终以论文集形式呈现)

1、  结合校庆五十周年,梳理学校学陶20年的成果,进一步学习生活教育理论

2、  将教学中有关生活教育的教学用课后反思的方式进行整理,完成课后反思

3、  人人撰写有关生活教育理论在生活中实践的文章,汇编成《在生活中教与学》

1、《德育是平的》

2、于丹谈论语

3、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4、教师礼仪

自学后结合自己的工作写心得体会

5、法规知识讲座

6、环保知识讲座

7、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讲座(上海师范大学宋蔚雯老师)

讲座(青少年活动中心叶红老师)

讲座(龙华医院博士)

8、观看《时空之旅》开拓视野

 

1、《课程标准》解读

1、  请中国中学孙占林校长做报告

2、  完成《课程标准》自测题(考试)

2、以教研组为单位学习《改进小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

结合学习,寻找课堂教学的问题

3、全员学习《东二手册》

了解教育教学常规,向家长、学生宣传,并参照执行。

1、  桥牌    2007.2-2007.6

2、  太极拳  2007.9-2008.2

3、  动漫制作(2006.9-2007.9

全体行政与团员

自愿报名(请气功协会专家来指导)
与董恒辅职校合作完成培训任务

(五)以教育科研为手段,深化和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

我校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思想,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鼓励组组参与课题,人人参与课题,浓郁学校参与课题研究的氛围。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科研教导、教研组组长为成员的校级科研领导小组。积极发挥教科研室职能,建立科研课题的项目申报、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流程管理、成果鉴定、成果推广与奖励制度;提供最新科研动态与情报检索;提高教师参与科研的意识和能力;做好教师教科研的考核工作等等。

特别是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问题,没有可借鉴的现成经验,我们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推动课程改革。多年来,我们根据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应用的实践研究》,《小学三年级学生写作困难的成因与对策》、《缩小一年级学生学习准备期语文学习差异的研究》等多个课题研究,成功的解决了很多难题,有效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研究素养。2005年,就学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高但智慧缺乏的情况,学校确定了《教师课堂教学智慧生成的校本行动研究》课题,并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之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近年来,我校完成了区级课题有4项,目前实施的区级课题有《教师课堂教学智慧生成的校本行动研究》、《缩小一年级学生学习准备期语文学习差异的研究》2项,近几年还产生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如《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三年级学生写作困难的成因与对策》等。

(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探索“发展性”评价保障体系

1、完善质量监控机制

课程与教学评价是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关键。然而,如何开展课程与教学评价?恰恰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难点问题。我们建立了教导处调控和校长室监控的质量监控机制。教导处对学生进行常规的单项或综合的质量监控,并进行全面分析,以对话的形式将结果与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沟通,制定改进措施。校长每学期期中和期末考试结束后,会同教导处召集召开质量分析会议,详细听取教研组长的质量分析报告,形成下阶段改进的意见,并部署实施。每学期的日常监控中,教导处和校长室从问题着手,进行针对性的监控。如:我们加强草稿本的检查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检查每个学生的作文本,来提高教师作文批改的质量,以推动写作、指导、批阅质量的提高;   

2、细化“成长手册”操作

为了使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反映学生的成长轨迹,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并促进师生、家校的互动与交流,我校对《上海市小学生成长手册》进行了操作上的细化,使之简便易行。各教研组设计了相应的评价语言。教导处安排了不同学科的填写时间结点与工作流程。供教师选用。学校建立了“三级检查”——分管教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检查制度,落实操作细则的制订,不仅提高了“成长手册”的可操作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如,我校体育课程评价中试行“五会”标准:一年级会乒乓、二年级会民间体育游戏、三年级会打桥牌、四年级会游泳、五年级会打篮球或排球。我们设计了“东二小学‘五会’成长记录卡”,在学生毕业时与毕业手册一起作为礼物送给学生。

 

3、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实施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仅可以鉴别教师工作质量的优劣高低,更重要的是能够准确、科学地对每个教师的工作质量进行价值判断,为改进教学工作、加强和改进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资料,从而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我校制定了适切的《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评价。另外校长室坚持听随堂课制度;教导处严格每学期定期检查教案与学生作业,以考察教师课前与课后工作情况;学校每学期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问卷,倾听学生与家长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纠正。

4、进行“随班就读学生”档案袋评价

对于随班就读的学生,我们建立了“随班就读学生”档案。针对每位随班就读学生指定个别化教学,有一学期的计划,有每个单元的单元计划,还有特别教案的课时计划。除了在学业上的辅导外,还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超越自我的勇气,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

(七)发挥基地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

在“二期课改”的实践探索中,我们身先士卒尝试教学,在教研员的组织和指导下,认真学习,尝试使用新的教材,用新的教学方式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与教研员沟通,为形成新的教学方案做出积极的应对。我们与其他课改实验校结成联盟,分别展示教学研究成果,促进了校际间的互助互动与共同发展。如我校体育教研组一直是学校的“王牌”,教研水准也一直处于区内领先地位,教研组是徐汇区示范教研组,学校被评为上海市体育示范学校。2008410日,学校召开了区级示范教研组展示会,全面展示了我校体育学科教改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实践、传承、拓展”的教研组成长历程。此外,学校其他学科也有许多优秀教师将成熟有效经验向区域内的兄弟学校辐射。

我校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综合学科的成功实践,给全市一年级学生的全面推广实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校有7位教师参与新课程教材和教参的编写工作。2006年—2007年,有11篇教育教学论文在教育杂志上刊登。2006年,开展了“陶花香满园 陶子创新篇”的拓展型课程展示活动,受到各界普遍关注。近几年来,他们多次举行教学展示、多名教师在市区进行专题交流发言,带动了其他学校的骨干教师一起集体备课、制作课件,扩大了课改基地校的示范、辐射和引领的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与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尽管有一些科研骨干和教学骨干脱颖而出,但从总体上说,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他们属于勤勉型,但智慧性不够,眼界不够宽,这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目标的实施。

2、探究型课程的探索有待进一步深化

探究型课程在我校实际开设中存在不少困难,由于教师编制等问题,无法安排专职教师进行探究型课程教学,兼职教师兼顾几头的教学,无法确保探究型课程有效实施。

3、学校成功做法和课程特色仍需进一步锤炼

我校作为普通学校,缺少专家的引导,使课程的实施平实,缺乏高度,许多问题无法想深想透,使整体提升的速度较慢。所以,在日后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中,如何借助高校力量、借助“外脑”,进一步打造课程特色和学科亮点,深化我校学校文化建设,推广我校成功经验,诸如此类的问题,仍需要我们不懈地探索。

 

 

 

                                                徐汇区东二小学

                                               2008年3月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