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东二小学2009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
二、 工作目标:
总目标 积极培育求真求实,和谐合作的校园文化
具体目标:
常规工作常做常新
重点工作全员全力
亮点工作群策群力
三、 工作重点:
学校管理:启动规划执行;拟定学陶方案;明确岗位职责
队伍建设:聚焦师德建设;关注自我规划;落实校本培训
教育管理:丰富校园生活;共建温馨教室;规范队伍管理
教学管理:关注教研实效;深入课题研究;推进特色建设
后勤服务:增强安全意识;有序推进项目;加强资产管理;
四、 具体工作:
(一) 学校管理
1、启动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明确方向,发动全体教工参与并使之在过程中形成共同愿景。
2、适时调整学校中层干部分工,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在规范有序基础上求上格,追求管理成本与效益。
3、加强支部基础建设,发挥支委委员作用,做好“一牌、两栏、三带”工作。积极探索学校中心组、党员经常性教育、双学小组、教职工学习新方式,提高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实效。
4、进一步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健全学校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三重一大”制度,保障教职员工的民主权利。
5、制定本校《教师师德规范》等,适度调整教职工绩效奖励、班主任绩效奖励等要求,完善《东二小学教职工一日常规》等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学校常规管理。
6、以陶行知先生名言为引,以月为界,统整教育活动、学生行规、教师要求等相关要素,整体思考学校“学陶师陶”工作开展,拟定初步方案。
7、建立年级组长例会制度,推进以年级组为基本单位,以年级组长为管理核心,协调统筹本年级组工作,提升年级组管理效能。
8、明确权限,调整块面,更新内容,营造氛围,积极推进校园信息化工作,努力使之成为教师、学生学习、交流、分享的工具和家校联系的平台。拓宽渠道,提升水平,做好新闻报道工作。
(二) 队伍建设:
1、深入学习讨论市、区、校层面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自觉以《要求》规范个体、群体行为,纯化师德师风。认真完成“为人、为学、为师”专题师德交流。
2、引导全体教师、学生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关注教育小节,发现他人的优点,通过多种渠道、方式宣传学习身边的榜样,进一步净化师风学风。
3、以“人品正、作风实、业务精、责任强”为要求,深入推进学校班子队伍建设;以党员经常性教育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切实发挥党员“三高”作用;以“围绕中心、服务中心”为要求,强化对工会组织的定位要求。以“先锋队”为团支部建设总体要求。
4、完成中层管理工作三年发展规划及全体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修订,努力体现科学性、适切性和可行性,以此增强部门及个人自我规划和自主发展意识。
5、积极搭建发展平台,努力促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网站论坛交流平台,思想争鸣;外出培训学习交流,开阔眼界;教研活动课例研究,优化教学;问题导向课题研究,探寻规律;专题研讨总结经验,与人分享。
6、完成校本培训课程《关注有效教研,提升专业素养》,并启动新一轮课程申报工作,确保完成“十一五”校本培训学分。
(三) 教育管理:
1、聚焦上海世博会,走进上海世博会,积极参与区层面“四大行动”—世博文化行动、世博文明行动、世博志愿者行动、世博创意行动,充分发挥团队及班队作用,营造迎世博氛围,展现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养。
2、完善相关制度,探索工作机制,深入加强三支主要队伍建设:班主任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家委会代表队伍,积极营造和谐合力的育人氛围。关注班主任队伍质量整体提升的同时,挖掘、提炼并宣传个体的工作经验,鼓励冒尖,鼓励创新,努力培养造就有思想、有能力的班主任队伍。
3、以“文明修身迎世博”为主题,以香港姐妹学校的来访为契机,以“学陶师陶”系列教育为内容,以获评“区行为规范示范校”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和评比。深入解读“东二学生十个好习惯”,着力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加强校外礼仪、守纪等教育,向社区、社会树立东二学生良好形象。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认真组织开展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切切实实让不同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尝试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半天社会实践活动。(年级组出方案,有目的,有过程,有评价)
5、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体师生共建共享“温馨教室”,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心理等发展状况,使教室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温馨港湾,形成充满活力的班级文化,合力构建学校良好的育人氛围。
6、注重学校各种仪式教育(升旗仪式、降旗、毕业典礼、值勤工作等),加强阵地课(校会课、午会课等)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对升旗仪式的要求和管理,唱好校歌,唱响国歌,不断提高升旗仪式的整体质量,专课必须专用,认真安排好二分钟预备铃相关内容。
(四) 教学管理:
1、面上加强并完善教学常规管理,“五字”教研扎根教学流程,基础工作常做常新。点上抓实重点项目(“咬尾巴”教研、重点学科建设、一校一品推进、课题研究深入等),努力创新,力求实效,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一定突破。
2、进一步规范并加强教研组建设,基础入手,以点带面,从形式上内容上实效上抓出教研实效。聚焦学校体育、语文优秀教研组,分享经验,总结推广。进一步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和评优制度建设,从制度上保证教研组“四定”的落实,强化教研组的团队意识。开展丰富的学科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展现教研组风采,并提高对教研组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3、增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责任意识,在教导处指导下指导、监督、调控、反馈学科教学情况,对学科教学质量和年段教学质量负责。加强学习和培养,通过外出学习、课题引领、项目研究、专题研讨等途径提升组长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研究能力。
4、围绕“有效教学”校本培训专题,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途径提升教师对有效教学的进一步关注,关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瞄准“五字”流程,鼓励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人根据学科教学特点在点上有所突破,使研究“有效教学”有载体,有反思,有总结,有共享。
5、深化校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建设。调整完善《少儿辨论》、《桥牌》、《儿童诗》等校本拓展课程。积极研究课程教学,结合课题研究,组织一次拓展型课程教学观摩。
6、认真组织开展好学校命名的两次杯赛:第二届“东二杯”小学生实验能力邀请赛,推动学校重点学科自然学科建设;第三届“东二杯”小学生桥牌邀请赛,提升学校特色区域影响力。
7、抓住“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基地校”挂牌契机,主动思考,积极行动借用资源,有计划、有重点推进“4+
8、继续严格落实好“三课两操两活动” 要求,规范进出场及三操(室内、室外、自编操)要求并提高质量。全员关注学生用眼健康,提高眼保健操质量,组织检查评比,加强晨检,做好防疫工作。检查食堂、饮用水卫生状况。
9、继续做好图书馆常规管理工作,提高流通率。完善校级、班级推普员队伍建设,开展好相关活动。加强班级、学校专用电教设备管理,规范使用记录。
(五) 后勤管理:
1、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学校安全防范水平,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规范技防设施使用和管理,协助后勤管理中心规范学校门卫工作,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制度。规范各类安全防范应急预案。
2、配合完成区重点建设项目体育馆新建,有序启动“求真楼”整体加固工作。全力配合确保校安工程实施。
3、规范学校的经费使用,提升预算执行能力,保障学生活动和教师培训。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工作制度,坚守工作底线。加强教育资产管理,落实财务管理和财产管理要求。严格按要求做好相关资产的报废工作,做好贵重物品维护、保养、管理工作。修订赔偿制度。
3、加强学习,每月定期进行工作研究,不断提高各岗位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4、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严把食品质量关,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师生合理要求。组织工会、后勤、食堂三方联合会议,加强沟通和协商。
4、加强学校图书馆管理,继续规范学校档案管理,完成各类资料的管理和归档。
五、 重点工作:
2009学年第二学期主要工作安排表
(初步)
2010、2
时间 |
内容 |
负责人 |
备注 |
2月 |
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讨论完善 |
陈静 |
|
2月 |
明确各教研组活动时间及相关要求 |
程妍、管惟 |
|
2月 |
修正各科作业规范要求 |
教研组长 |
|
3月 |
与上师大基教处签约 |
管惟 |
|
3月 |
完成学校教代会相关议程 |
潘敏惠 |
|
3月 |
接待香港保良局何寿南小学 |
王海燕、程妍 |
|
3月 |
组织“为人、为学、为师”师德演讲 |
潘敏惠 |
|
4月 |
学校运动会 |
体育组 |
|
4月 |
向家长开放活动 |
教导处 |
|
4月 |
期中阶段练习 |
教导处 |
|
4月 |
完成部门、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修订 |
陈静 |
|
4月 |
申报新一轮校本培训课程 |
教导处 |
|
4月 |
启动五年级各项毕业工作 |
管惟 |
|
|
区示范教研组展示 |
教导处、教研组 |
|
5月 |
启动一年级招生工作 |
王海燕 |
|
5月 |
三年级学业水平诊断 |
教导处、年级组 |
|
5月 |
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 |
管惟 |
|
5月 |
第二届“东二杯”小学生动手实验能力邀请赛 |
陈静、管惟、丁勇刚 |
|
5月 |
新教师、带教教师教学汇报 |
程妍 |
|
6月 |
启动“求真楼”加固相关工作 |
陈静、陈建平 |
|
6月 |
承办第三届“东二杯”小学生桥牌邀请赛 |
陈静、管惟、潘子骏 |
|
6月 |
五年级毕业典礼 |
五年级组 |
|
暑期 |
“校安工程”全面启动 |
后勤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