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动态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党务公开 | 工会园地 | 文明在线 | 数字化研修 | 学校信息公开 | 健康促进 | 示范校展示 | 文明礼仪 | 网站登录
相关内容列表:
提高研究力 ,提升反思力——“咬尾巴课”实践研究专题总结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0-10-28

提高研究力  提升反思力

——“咬尾巴课”实践研究专题总结

 

历时三个月的“咬尾巴”实践研究课,今天终于落幕。我突然想起丁玉花

说的“有效的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这一轮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广大教师提高研究力,提升反思力。

    一、围绕专题的研究

在制定具体安排之初,各备课组就定下了研究专题,可以这么说,我们制定专题开展研究,使研究有了核心。以下是9门学科17个研究专题:

年级

学科

语文

如何指导学生用部首查字典的方法学习生字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说话的训练

复述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训练复述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复述;

如何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数学

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英语

儿歌教学

单词与简单句型教学

单词和句型的整合

语篇教学

一般过去时的教学

音乐

音乐教学中民族文化的渗透

体育

15年级的投掷

美术

帮助学生解惑使学生好学乐学

自然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信息

如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桥牌

一校一品的校本渗透

我们深知,今天的教研目的不在于最后形成一堂大家满意的课,而在于认识上的提升,经验上的完善。问题暴露得越多,越能提高研究力,提升反思力,我们的认识上往往在更高层次清晰了。

 

    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如果说,语文组、技艺组的实践研究主要依托自身的力量,那么,数学组则与区级课题《以“咬尾巴”教学研究促进教研组建设》相整合,围绕“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开展实践活动,他们在上师大基教中心专家的帮助下进行课题研究;英语组则在资深的教研员老师的引领下,推进本学期的实践研究活动。数、英两组跨备课组的听评课,也为相互间的借鉴提供了保证。

还处于职初期的张焱老师就有这样的感受,她说,咬尾巴课的过程中,老师的问题意识增强了。多么朴素的语言却是发自肺腑的。五年级三位数学老师实践研究“表面积的变化”的教学,周蕾和高玲珍不断地在反思自己课堂提问“所提问题思维跨度是否过大”、“学生经过努力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吴伟华老师通过一系列的连续追问,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表格中的规律,并很好地运用到练习中,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正如詹卫政老师所言“一堂好课,就是要通过多次实践,反复修改,才能嚼出味道,嚼出水平,从而提高我们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

活动过后,杜菊红老师感慨道“作为教师不能死教书,教死书,灵活多样的方法需要自身不断地拓展与创新,更需要集体智慧的碰撞。”四年级吴盈盈老师将位置的表示方法与世博园内各场馆的位置巧妙联系,令大家大开眼界。黄洁倩老师和朱维蓉老师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水平,把学生不易接受和容易错的地方作为难重点放到研究课里来探讨。二年级数学组第一次教学发现学生不会填写表格,反思中毛文静老师和胡卫青老师探讨着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级特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提问来提高教学效果。三年级的四位数学老师围绕统计图的要素教会学生正确观察和制作条形统计图。


英语组以备课组为单位,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研究实践。课后在专家引领下老师们不分年级,集体反思,对每一堂课进行“品头论足”,他们各抒己见,互通有无,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剖析,在比较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形成研究合力,解决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无论是上课的老师,还是参与评课的老师,大家都有了一个再度思考提高的过程。备课组再根据大家达成的建议进行深度的反思,修改教案,尽量使教学的每个环节达到教学效益最大化,从而形成一份较为完善的教案,达到提高课堂实效的最终目的。丁玉花老师在教学环节设计上,注重前后呼应,层层推进,设计的问题都很具针对性,并为下一步教学打好基础,同时注意语言逻辑上的关系,教学练习能分层次,符合学生实际。小张焱老师教学目标清晰,紧紧围绕season为中心。在教学设计时,能够引入情境,做到情景交融,培养学生语言技能。陆晔瑞老师教学定位确切,整堂课教学There be... doing和形容词的表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思维的拓展。课堂中有三处地方让学生猜猜故事发展的进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须君老师单词引出方式多样,引起学生兴趣,单词操练到位,思路清晰,过渡自然。吴音老师基于教材,巧妙再构,新旧结合,注意整合,环节处理合理有序,情感渗透无痕自然。

 

    三、呈现“化繁为简”的教学

教学就是把复杂的事情一块块切割开来,最后组成完整的东西。尤其语文学科,设计教学时,会跳出很多头绪,这也是最难克服的问题。就语文组而言,从每组最后一个执教的老师的课来看,袁瑛、高惠娟、王秋燕、李雪邨、杨奕老师,他们真正做到了“化繁为简”,使条块更清晰,语言实践有抓手,有指导。

例如,五年级邱静、詹卫政、杨奕三位老师研究的《享受心安理得》一课,邱老师教学时,学生一下子就概括出了文中的三个事例,而后来跟进的詹卫政老师意识到这是一部分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应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于是分层次、放慢节奏地进行概括训练。到了最后一位杨奕老师上课时,他们设计了一张表格,帮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同时摘取要点加以填写,最后,将表格中的短语合成句子,从而完成三个事例的概括。这样的改进,顾及到全体学生,即便概括能力较弱的学生也知道答案是怎么来的,也学会了概括。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各学科各组的研究中举不胜举,它往往为同组教师反思教学设计,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推开了一扇窗。

这里,我想借用吴萍老师的认识“一堂新课下来,原先的教学过程总会暴露各种‘灰色’,我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走出课堂中的‘灰色’。”我还想借用杨奕老师说的一句话“通过三棒的交接,课堂教学得以不断完善,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四、发挥“师徒带教”的功效

本学期,仍然沿袭了“师徒带教”的制度,音乐组、一年级语文组在“咬尾巴”课的研究中,依旧体现“传帮带”的传统,庄洁琼、袁瑛刚设计此学科,他们很幸运,因为在俞赪炜、冯红蕾等组内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少走许多弯路。音乐组四位老师对两个教学内容开展教学研究,卓见成效。在《灯碗开花》一课的教学中,老师们深入研究,结合教材特点,自然渗透民族文化元素——山西民歌的介绍,且方法不一,在赏析感受其特有风格的基础上,庄洁琼老师让学生以不同的唱法,领略到了民乐的魅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了古筝这种古老的乐器所焕发出的韵味。从几位老师的教学中可以看到共同研讨,不断推进教学最优化的痕迹。借用俞赪炜老师的话讲,这两个备课组“全面地解读教材,切实分析学生,最恰当地组合了教材”。我想说的是,师傅无私,徒儿勤勉。

 

    五、“咬尾巴”课的辐射

无论是我们东二自己口中的通俗称法“咬尾巴”课,还是专家口中的专业用语“课例的连环跟进式的教研活动”,这样的研究形式源自实践、指导实践。过去,每学期总有这样的课被推向区里成为区域性示范展示课,这学期,依旧如此。吴音老师的英语课走出了东二,走向了区里,假借世外小学向全区教师作展示。三年级语文组的《综合练习课》作为区示范教研组交流展示活动的一部分,同样在区里作汇报交流。

 

    六、关于“有形教研”和“无形教研”

如果说,我们的“咬尾巴课”是一种“有形教研”,那么,蕴藏其中的却是“无形教研”。此话怎讲,我们且来看王逸仁老师的例子——《欢乐演播厅》一课教学时,我教三年级学生利用图示的方法表达头脑中的概念。前几个班试下来,发现学生对这一概念不理解,在制作“自我介绍”的概念图时照搬书上例子。经过课后思考,在正式上时,用近期比较热门的世博会举例,向学生介绍了一个世博场馆概念图,并通过媒体中自定义动画展示了在介绍时思路的发散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动手制作“自我介绍概念图”,效果就好了很多。我所教班级较多,我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为什么举这个例子,我想传达的是,凡有条件教学平行班的老师,一定都如王老师这样,会自觉实践主动反思再自觉实践再主动反思。这也就有了,我们常常看到许多老师在“咬尾巴课”实践前先“自咬自”,有时甚至是借班实践,多么难能可贵!

 

最后,请允许我以我们这些老师的语录作结——

戚静雯: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留下的遗憾,总结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记录教学过程中学生新奇的思维,整理学生的普遍错例。

丁永刚:学生在做实验时,教师到位的示范、细心的观察和及时的帮助,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潘子骏:桥牌教学很枯燥,于是我就提炼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玩牌总是希望能得分,能赢,我就尽量简化教学内容。另外,不做一言堂,帮助学生理解叫牌理论,我让学生自己填叫品,写出叫品条件,学生更易掌握。

陶玉萍:以合作的态度与其他教师分享交流心得与教训,推动备课组建设。

梅涛: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反思,教师才能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使经验得以升华,缺点得以修正。

须君:英语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尽量避免教师与学生过多的一对一的单纯问答,以提高学生的话语量。

沈怡:在备课过程中,我也受吴音老师启发,和同组的须君老师反复商量,设计教案。

唐奕隽:真正达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目的。

袁瑛:教师有备而来,学生才能满载而归。

王秋燕:在“咬尾巴”的过程中,我们相互学习,共同研究,上课时运用集体的智慧,在反复捶打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冯红蕾:将教材、教学方法嚼透、嚼烂,从而利于学生消化。

宋霞红: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和感悟,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期望每一节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曹璐:这个课例也让我体会到备学生、备教材需要严谨的态度。

宋黎萍:“嚼”得烂,“扶”得起。

高惠娟:课结束,趣犹存。

吴衡:五年级上《诺贝尔》的教学时间基本处在12月中旬(1210日是每年诺贝尔奖颁奖日),我个人认为最好在这一天进行这一课的教学,其意义我想大家都能明白,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才能真正体现。

陈雅琴:上课前预设学生的疑问,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周云霞:教在难处,教在疑处

王丽:责任在身,不可懈怠

 

为更有效地开展校本化的教学研究,本次活动后,有以下三个主要的待完善的地方,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课例的选择

十分成熟的课拿来上,不易发现问题,不利于我们开展研究与反思,从而达到改进教学行为。

二、参与的程度

积极参与的老师,一定会有许多收获,无论是尚待改进的,还是较为成熟的,我们都能在组内成员间找到不断进步的支点。但前提是,积极参与。

三、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协调、组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