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日至7月5日,东二小学学习素养研究小组的老师们在王宛陵校长的带领下,有幸参加了在上海小学举办的徐汇区学习基础素养暨新优质学与教项目培训之上海教科院学习素养—以学习为中心“预见真实的学习”专业成长工作坊活动。为期五天的学习,由现任台湾新北市秀朗小学校长、淡江大学课程与教学助理教授林文生博士为老师们开展培训。
本次培训打破了以往演讲者在台上讲,学习者在底下听、记这样传统的模式。林校长将不同学校的老师们进行划分,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而林校长在培训交流过程中,也始终在教室里移动、观察,同老师们开展互动交流。偌大的教室顿时有了一种学习共同体的雏形。
培训始于林校长给予的“悦纳”这一理念,他强调了倾听、记录别人语言的重要性,并告诉在座所有老师: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课堂语言,去稳定孩子们的情绪,让孩子们有思考的机会和良好的同伴关系。在接下去的培训时间里,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身体力行地展示了真正的“悦纳”。老师们回答、交流、讨论时,他总是点头微笑,用动作或言语肯定大家的内容。虽然这些天的培训知识内容量足面广,强度又大,但老师们都觉得这些具有挑战性的理念让大家收获颇丰。
五天的学习时间里,林校长分别开展了“2018课程与教学语言的转向”“以学习方法论为核心的统整课程实作系列”“课程地图实作系列”“协同式学习”以及“幸福课堂实践密码”等培训讲座。新颖的教育理念、丰富的实证素材、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让参与老师时时刻刻在进行头脑风暴。培训时,林校长时而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用精彩的实例和先驱概念解答老师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困惑;时而抛出问题,请老师们开展讨论;时而递出话筒,倾听老师们的理解……他用自己的课堂实例,告诉大家课堂中最大的力量是空间的力量。
东二小学学习素养研究小组的老师们在五天的培训过程中,积极参与,有效合作,形成了一个协同实践小组,共同积累了20多项有关学习理解能力的策略。老师们以学校为单位,就五年级上册自然《生物的进化》单元为主题设计的“晒衣绳”,统整了课程内容,与课程标准进行串联,并深化理解了单元核心问题。大家运用“示例、实例、内推、转译、结论式推论”等学习策略,从学生备课(预习)环节开始,到三节课的环节呈现,展示了一幅精彩的课程地图。小组成员的说明,也得到了林校长的好评,他肯定东二小学的作品充分运用了学习策略,将几天所学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满分呈现。接着,各位老师又分别从自己所执教的学科中挑选了一节课,设计“晒衣绳”,通过思维碰撞,产生各自的课程地图实作。
在林校长的引导下,老师们不断与学习伙伴进行着倾听、记录、思考、对话的环节,不仅体味到了思考的快乐,还收获了许多新的概念。如:黄金圈法则的理解和运用。一段英文视频结合林校长的讲解,让大家明白了首先要确定学生的核心需求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个目的,即“why”,接着老师们需要思考“how”,即怎么做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最后,要思考“what”,即要做些什么。经过讨论后,东二小学的老师们确定了学生核心需求和目标为“会倾听、善记录”。教师可以从言传身教、耐心等待、鼓励强化、建立心灵契约、协同学习和师生共同阅读来帮助孩子养成会倾听、善记录的好习惯。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和老师共同进步、形成稳定的情绪、养成良好的习惯,并能对自己进行约束、静下心来,同时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此“黄金圈”的制作同展示,再一次得到了林校长的肯定。
正如上海市普教所课程室主任夏雪梅博士所说的“学习素养的最终目标在哪里”是值得每一个老师们去思考的。从学生具有安全感、勇于提问的一级课堂到学生间横向联系,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二级课堂,再到我们向往的能跨越学科,开展层级划分的三级课堂。东二小学作为徐汇区“1+8”学习素养研究项目校,老师们在王宛陵校长的带领下,坚持开展以培养学生学习素养为目标的课程实施与思考,也力求创造更多学习与挑战的机会给学生,让每一个东二学生都能成为最会学习、最会合作的“小陶子”,享受每一次解决问题的快乐。相信本次培训定会让“大陶子”们学有所得,在假期中学有所思。在新的学年,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让每个“小陶子”能学有所乐!
供稿:程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