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启科学,绽放创想:徐汇区东二小学科学学科长期作业成果展
![]() |
近期,上海市徐汇区东二小学科学学科组以“激发探究兴趣,培养科学思维”为目标,结合各年级教材内容与学情特点,设计了一系列趣味与挑战并存的长期实践作业。小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实验、制作与改进,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生动作品,在“做中学”“创中思”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为什么降落伞能让物体慢慢落下?”带着对空气的好奇,一年级的小陶子们化身“小小工程师”,利用轻质材料自制降落伞。他们反复调整伞面大小、伞绳长度,甚至在伞面绘制创意图案,通过户外实测比较不同设计的降落效果。在探索中,小陶子们不仅理解了重力与空气阻力的关系,更收获了“科学探究需要耐心与细致”的宝贵经验。 二年级小陶子以小车的运动为主题,动手制作橡筋动力小车。“如何让小车行驶得更远?”“还可以如何改进?”小陶子们从改变车轮轴距到缠绕橡筋圈数,从测试行驶距离到优化传动结构,在“试错—改进—再试”的过程中,直观感受能量转换的奥秘。 如何用简单材料制作温度计?三年级的小陶子们以液体热胀冷缩原理为切入点,利用透明吸管、色素水、橡皮泥等材料,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迷你温度计”。他们通过记录不同温度下液柱的变化,验证科学规律,更在作品设计中融入艺术巧思,让冰冷的科学原理变得“触手可及”。 四年级小陶子以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成像原理为基础,挑战自制望远镜。从组装镜片到调整焦距,从观察校园景物到记录成像特点,小陶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揭开光学仪器的神秘面纱。当他们举起自制的望远镜眺望远方时,眼中闪烁的是对科学探索的无限向往。 五年级小陶子以“绿色能源”为主题,利用太阳能板与小电机,尝试设计并制作太阳能小车。他们研究光能与电能的转换过程,分析光照角度对小车速度的影响,甚至为小车设计“环保车壳”。在户外试车比赛中,一辆辆“追光小车”不仅承载着科学知识,更传递着低碳生活的理念。 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从设计方案到动手实践,东二陶园的科学长期作业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让科学教育真正落地生根。小陶子们在制作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在合作中提升了科学思维,在展示中收获了自信与成就感。未来,东二陶园将继续深耕科学教育实践的育人土壤,让更多小陶子在探索的道路上,绽放创想的光芒!
撰稿:科学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