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研学 探秘上海
——记东二小学三年级上海历史博物馆研学活动
夏岚岚
作为一名上海小囡你了解上海的历史吗?可知道上海第一人是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饮食生活又与现在社会有何不同呢? 为了开拓小陶子的视野,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12月19日上午,学校组织了三年级小陶子前往上海历史博物馆研学。出发之前,小陶子们便罗列了不少问题,并制定了研学单,大家带着好奇与兴奋,正式开启了半天的研学之旅。 “上海历史博物馆”共分为四个楼层: 一楼是序厅,二楼是古代上海展厅,三楼和四楼是近代上海展厅。一走进场馆就看了序厅中央的两个大铜狮,栩栩如生。序厅还有一件镇馆之宝是“民国百子大礼轿”。 二楼的古代上海展示了很多石器、陶器和瓷器。首先看到的是石器,大部分石器在古代大多用于农作。农作丰收之后,人们需要一些容器去装剩余的农作物。后来古代人民发现泥土加热后可以变硬,所以有了陶器。随着时间推移,又发现了更坚固的瓷器。这些琳琅满目又极具巧思的手工制品很是吸引小陶子们的注意力。“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这是用来耕地的!”小陶子们轻声地讨论着这些制品的用途,大家也不禁感叹过去人们的生活可真不容易,可恰是这样的时代背景又给我们展现了当时上海人民无限的智慧。 三楼和四楼是近代上海展厅,还原了鸦片战争时期的场面。上海因为鸦片战争的失败,所以有了很多其他国家的租借地。洋人也带来了很多洋行,引进了泊来品。城市由水而起,因港而兴。上海以独特的地理位置,促进了贸易、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后面的展厅介绍了革命的成功,新中国的成立,此后的上海发展日新月异。 整个参观过程,小陶子们热情投入,眼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通过今天的研学,小陶子们对上海的历史变迁有了更深的体会。上海是从一个小渔村慢慢变成一个县、一个镇、一座城的。小陶子们表示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为上海的发展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