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备课组小结
本学期,我们三年级语文备课组在教导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工作中,大家团结互助,兢兢业业,体现了我们三年级组语文教师勤恳、严谨的工作作风。现将这学期所开展的主要工作作以下小结:
一、认真学习,及时更新教育观念
1、我们利用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时间认真研读《教学规范从这里起步——作业》一书,及时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为我们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设计有效的作业指明了方向,有了理论上的依据。
2、集体外出听课后,我们总能把听到的精彩公开课教学设计带回来在组内再研究,再吸收,然后根据各班的特点教学,反思。很好地把外校、外区老师的巧妙设计和成功经验带进自己的课堂,也开拓了每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所以我们组内老师平时在教学中遇到了困惑会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老师们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方法提供给大家参考,然后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
二、重点工作
(一)做好学生从低年级向中年级过度适应的工作
1、作业格式的适应:从二年级刚升上来的孩子只会在方格本上写字,当他们手拿横线本时显得一片茫然,我们组内的老师为了教会所有的孩子如何在横线本上划一厘米线,如何在横线本上写出端正清晰规范的字,如何正确抄写题目,怎样的题型该用怎样的格式……花费了老师们很多的精力,有些孩子听了忘,忘了我们再教,教了又错,我们就让孩子再订正,一遍又一遍,整整用了一个月时间,终于让所有班级孩子的作业格式步入正轨。
2、作业内容的适应:从低年级重拼音、字、词、短句的训练渐渐向中年级重篇章训练,重概括的训练。开学初,我们组内老师就在教研员闵晓立老师的带领下一起重温上一届三年级监控考的考题,让我们所有的老师倍感压力,现在的考题一年比一年难,我们能否让孩子在半年内把认知水平提高到这样的高度呢?于是我们静下心来以课文为载体,精心设计每课的练习题,既要考虑到题型的多样化,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我们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起初学生很难适应,错误率很高,经过几个月坚持不懈的训练,现在学生逐步掌握了做题的方法,错误率越来越低了,这喜人的变化离不开组内老师们辛苦的付出。
(二)结合周二快乐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阅读量的多少直接能影响孩子们的知识面以及写作的水平,所以从本学期起,组内每一位老师都重视孩子的阅读兴趣的培养,不但把一些适合他们的好书推荐给家长,还鼓励孩子丰富班级的图书角,并组织他们互相交流读后的感想,以此来营造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
(三)注重写作兴趣的培养
本学期我们通过小练笔(段式的训练),作文、周记(篇章的训练)初步教会学生有序地描写,有条理的叙述,并能把一件事情写完整。我们鼓励孩子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所以每一次的段落、篇章训练内容的设计我们尽可能地结合学校的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比如:周记《今年的中秋》《酷贝拉之行》《我为父母分担家务》……作文《护蛋行动》《吹泡泡》《看……烧菜》《难忘的十岁生日会》……这些事情都是他们的亲身经历,学生就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三、教研工作
1、我们组内老师严格贯彻执行学校“
2、我们积极参与校“同课异构”课的评比
研究课内容:《智烧敌舰》(包捷、青菁、袁瑛)课堂教学
《神童的秘诀》(朱蓓、宋霞红、王丽)说课
我们认真备课,组内老师互相听课,评课,从中我们取长补短,受益颇多。
3、我们组内的年轻教师袁瑛可是个大忙人,本学期她先是承担了区级公开课《海底世界》的任务,不久市级比赛课《智烧敌舰》的重担又落在了她的肩上,大家看着她在师傅王盛、教研员高老师的带领下,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教案,一遍又一遍的试教,看着她日渐消瘦的身影,组内老师都感到很心疼,但最后她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的课堂教学获得了市、区教研员的认可,我们也为她感到高兴,因为我们知道本学期的她痛并快乐着!
追随着岁月的脚步,我们总会感叹时间的无情。我们三年级语文组在本学期踏踏实实工作的基础上,相信以后的语文教学教育工作还会做得更加细致,更加有成效。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东二小学的语文教学之路开创新的蓝天而不懈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