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动态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党务公开 | 工会园地 | 文明在线 | 数字化研修 | 学校信息公开 | 健康促进 | 示范校展示 | 文明礼仪 | 网站登录
相关内容列表:
2011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英语备课组小结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2-01-12

2011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英语备课组小结

                   

一年到头忙忙碌碌, 好像每一天都有做不完的事, 每天都恨不得有分身术、又或者希望能再长出几只手来帮忙批批作业、改改订正。整天都觉得很忙, 但冷不丁要我具体说说在忙什么, 好像一下又回答不上来(记性不好)。到了年终, 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写小结了。一向很讨厌写小结, 因为要把这一年的事情搜肠刮肚想个遍, 实在是太累了。也很想从网上拷贝点东西,做点剪贴工作, 但似乎又找不到合适的, 又或者剪贴的这点时间自己也能写点东西出来,而且也觉得这样做似乎有点对不起同组的“战友”这一年的辛苦和努力。做个简单的小结吧:

(1)    和谐的研讨氛围

先介绍一下同组的“战友”吧!她们是任教四4和四5班的章淑萍老师、还有任教四6班的、横跨一、四两个年级和两幢大楼的陆晔瑞老师,再加上“一天到晚往外跑”的所谓的备课组长“我”,就组成了本学期的四年级英语备课组。我们的年龄跨度从68年到80年代,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折”,我们的教龄也整整相差了15年,但这些并不妨碍我们的备课、研课和磨课,生活中我们“尊老爱幼、互相关心”,讨论起课来那就只有一条——“以学生为中心,力求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

本学期我们四年级英语备课组,结合区教研室、学校教导处和教研大组对本学年段的要求,积极研究教材、分析教材,由于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比较新,所以可参考的资料并不是很多,教学内容也比三年级时多了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合理的教学计划,结合已有的课题,明确并分解各单元重难点、教学中我们遇到任何问题都会一起讨论,在自己班级中出现的问题,大家一起放到组内来讨论,如单词restaurant的教学,老师在她的班级教学中发现,很多小朋友都会把这个单词分成3段,即rest –au-rant,而且这种现象尤以在课外上英语班的学生居多,所以在我上这节课时,我就特别关注这一现象, 并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强化学生的连读训练;当然有时我们也会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会为了一个题目、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的位置争得面红耳赤,但我们会摆事实、讲道理、引经据典,力求给对方一个完美的解说,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能传达给学生最准确的知识、寻找到一条更适宜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2)严谨的治学态度

备课组的各项常规工作是最繁琐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本学期,结合学校教导处提出的“32341”的备课组常规工作实施细则,我们首先在组内做好常规落实的检查、督促工作,在备课组建设和常规教学中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进度和备课、统一测试时间及内容、统一阅卷及评分标准、统一反馈与小结,严格执行每一次的集体备课制度。做到四定:即定时、定点、定内容、并认真做好活动记录,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点和作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切实探讨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认真备好、上好每节课,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和练习。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分层指导,抓优补差,利用课余时间抓学生背词、背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力求每节课都有课件、每个课件都能有效、扎实、每个课件都能符合自己班学生的特点和情况。也许,在课前我们会讨论很多的东西,大到课堂结构的组织、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课堂用语的过渡、衔接和转换,小到一个单词和句子的操练、甚至是一个语段或单词的出现效果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造成的影响,抑或是个别重点字母的颜色对学生重难点知识的暗示产生的学习效果,看似很简单的一个点,我们可能会讨论半天,但这一切都是朝着怎样让学生学得更好这个目标在努力。当然,每节课后都会多少总会有点遗憾,但这种遗憾对我们来说又是一种动力。

    3)良好的学习心态

有这样一句英语谚语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配合一句中文的谚语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尤其是我们英语学习,作为以英语为非母语的地区的英语教授者,我们的英语语言能力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挑战。有时候学生问的一个问题或是他校外学习的一个单词,可能你就不认识,没关系,那你就虚心向你的学生学习、请教,因为我们大家都是英语的learner,当然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过多,我们也要不断充电。

除了英语语言的本身的学习外, 作为一名教师, 我还要学习一些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本学期, 我们选取了一些教学主题,就各单元之间的任务链的教学进行了学习和尝试。 由于外出的学习机会比较多, 我经常将一些市里、区里的学习内容和组内的老师一起讨论、学习、研究, 看怎样融合到我们自己的课堂中去。

 

啰啰嗦嗦谈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权当做是总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