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之一,目前还不属于法定报告传染病。该病多发于夏秋季,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在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丘疹或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在国外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导,我国在1981年始见于上海。 一、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特点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组4、5、7、9、10、16型和B组2、5、13型,肠道病毒71型。肠病毒对紫外线、干燥、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等敏感,50 ℃以上迅速灭活。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被污染的食物、食具、玩具、日常用品、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也可通过空气飞沫造成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 二、手足口病的多发人群及地区分布 人群对手足口病普遍易感,受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本病常易在幼托机构中发生,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手足口病地区分布极为广泛,遍及欧美及亚洲等地,没有严格的地区性。我国多数地区都有发生。 三、手足口病的多发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发病较为少见。 四、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 手足口病的症状除主要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少数患者引发心肌炎、脑炎、脑膜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并发症。个别并发症危重病人可导致死亡。伴发无菌性脑膜炎时,可表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燥、睡眠不安稳等。 手足口病与口蹄疫、疱疹性咽颊炎、风疹等传染病的病原体完全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需注意鉴别诊断。 五、防治原则 本病至今尚无特殊防治方法,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患者一般可完全康复。对患儿要加强护理,做好口腔卫生,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为宜,出现心肌炎、脑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疫情控制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一般不需对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措施。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做好晨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被污染的食物、日常用品、食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应及时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在手足口病流行时,要勤洗手,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时间过长,防止过度疲劳引发机体抵抗力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