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动态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党务公开 | 工会园地 | 文明在线 | 数字化研修 | 学校信息公开 | 健康促进 | 示范校展示 | 文明礼仪 | 网站登录
相关内容列表:
对学校教师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2017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8-01-10

对学校教师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2017

 

徐汇区东二小学    王宛陵 

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品牌,它是一所学校长期历史积淀和文化的产物,也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学校文化是学校历史的积淀,是学校自我发展的主题,是学校管理中最具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部分,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而学校文化中主要是人的文化,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所在,对教师文化的研究是进行学校教师管理的基础,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及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文化又决定着学生文化的形成,是文化中的核心和灵魂。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质量,离开教师文化的支撑,任何教师发展和教育改革都将是形式化的,不彻底的。

 

一、     教师文化的内涵:

一流的学校靠的是文化,一流的学校文化靠优秀的教师文化建设来实现。教师文化依托学校文化来实现,而教师文化建设又起着主导和引领的作用。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校园一定有教师文化蓬勃发展,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所在。

关于教师文化的定义说法不一。我认为“学校教师文化” 是一种组织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情绪及行为反应等。它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组织精神和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学校的组织文化渗透在教师的一切活动之中,是组织的灵魂。它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是学校内涵的反映,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教师文化包含两个层面:教师个体具有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教师群体间普遍形成支持、交流、分享的教研文化。由此可见,教师文化的形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性环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同事关系,使教师之间能够在知识和信息上充分交流分享,在新思想信念方面相互影响和促进,从而使群体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个体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二、     缺失教师文化的原因:

美国学者帕尔默(Max J . Palmer)谈到教师队伍时有这样的表述“我们中的很多人, 是出于心灵的原因, 再加上热衷于某些学科、乐于帮助人们学习等愿望的激励而成为教师的。但年复一年, 随着教学生涯的延续,我们中的很多人失去了这种心灵的力量。”教师淡化了对学校发展的主体责任感, 对规则和标准的信奉使教师失去了创新的精神, 人际关系的疏远,教师在教育中很少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和生命的意义, 普遍处于一种“失意”的精神状态。在表面平静的教学生活下, 教师群体中却潜滋暗长着不平静、不平衡的情绪和职业态度。

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 面对教育失败或学生的问题行为, 一些教师习惯于从自身以外寻找原因;面对变革的教育环境, 教师不屑、不愿甚至抵制外来的影响与学校生活的变革,努力避免与新的观念和行为的正面交锋, 躲在讲台、资历、权力和常规教学的后面寻找安全感;面对日常教学活动,教师为了维护以专业能力为基础的自尊心, 把自己的课堂看作一个相对封闭且自足的领域, 习惯于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孤立的劳作是大多数教师日常工作中的状态, 教师避免将自己教学中的实质性的问题主动地暴露出来以寻求他人的帮助。

这种种状况,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影响了学校课程整体推进的力度和学校的变革和发展。因此,发展学校教师文化是构建学校整体文化的必然,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三、     构建教师文化的策略:

任何文化的建设行程都需要一定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氛围,要经历一定的发展历程,促进教师个体自觉自主的发展及教师群体间自发自愿的互动合作做,构建并形成支持、交流、分享的学校教师文化,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 学校组织层面:关注价值引领

1、 明确办学理念

所谓办学理念就是受一定的教育观念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指导学校发展的理想信念,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人没有理念就等于没有灵魂,没有前进的路标和行为的指南”。因此,办学理念就是学校之魂管理之魂办学理念是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理想的追求。面对一所学校,确立一种先进的办学思想,使学校走上健康持续发展之路,是校长的头等大事。并努力使之成为群体共享的价值观念,努力使之以一种文化氛围的方式陶冶人们的精神, 使人心凝聚、思想统一。

东二校园矗立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半身塑像,学校也是上海市陶研会理事,20多年学陶师陶的经历,一代代东二人对于陶先生“爱满天下”的名言熟记于心。 “爱满校园”更是每一个东二人首要的精神追求和行为表现。爱的背后是深深的责任,真心实意的赏识每一个教师,真心实意的关爱每一个孩子。这个过程,校长要提升价值领导力,努力使“爱与责任”根植于每一位师生的心田,成为本校价值文化的核心要素,并创设载体使之具体化,制度化、行为化。使各个层面的改革立足于理性支撑。在实际的践行过程中, 理念的价值无论在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还是制度的变革中都得到了体现。

2、 提升教师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提升师德素养,潜心学术研究,是教师创造职业幸福的“动力源”,也是回归教育本色的重要路径。

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教师本应在教育实践中得到自身的发展。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后,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将教师的智慧和积极性引向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而学习、奋斗、发展的思路上,让师德在师能的提升中闪光。通过制度的修订,积极的引导,文化的熏陶等关注师德的提高。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师德,学校尽力满足教师学习、研究、成长的基本需要,在现有的条件下,搭建支持的平台,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鼓励教师个体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探索。当教师将职业道德要求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以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方面,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 教师自我层面:引导自我管理

学校中每一个教师最大化的发展是成就学生发展最大化的基础,因此,我们将追求“每一个教师发展”作为学校教师文化的核心价值,并努力用这一价值观引领学校管理的创新,激发教师对职业理想的追求和主动学习的愿望,满足“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需求。

1、规范教育行为,促进专业发展:

教学始终是学校中心工作,教师每一天就是在具体实在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实现个人价值。学校的管理措施和要求带有导向性,并成为教师教学文化的形成基石。

教学常规工作体现着教师的专业素养,体现着教师敬业精神、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体现着学校积极地教师文化。为进一步规范教学要求,学校总结、归纳出了教学流程管理“五字”要求,即“洗、嚼、扶、解、省”。备课中“洗”出重难点,备课中的“洗”:即“沙里淘金”,围绕教材,洗出重难点,深入研讨,合理调整,落实细化,提高教学针对性,提升思考的深度和力度;教学中的“嚼”即以教研组“咬尾巴课”的形式开展教学研究,细细嚼,慢慢咽,嚼出规律、方法、风范、能力、经验及和谐的教研氛围;练习中的“扶”:结合学情,制定精细化、系统化的训练内容,在练习中解决问题,在搀扶中巩固所学;动中的“解”:教师反思教学,换位思考,了解学生差异,帮助学生解惑,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评价中的“省”: 即教师反省教学情况,调适教学与练习,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学生反省学习情况,自我审视,自我调整,积极面对。教学要求的明确,使得每一位教师有章可循,围绕“五字”要求进行教学流程的自我管理。在教学管理上,我们坚持“32341”管理模式:“3”: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检查备课制度;“2”:一学期两次作业检查; “3”:关注研究课、汇报课,更要关注随堂课;“4”教师、教研组、教导处、校长室质量分析;“1”:一学期一次教学质量调研。规范的教学管理,引导教师的有效、有序开展教学工作,提升效能,过程中,教学过程从“要我精细”转向“我要精细”、“我的流程我来管”等教师的教学文化得到彰显。

2、引导自我规划,设计专业成长;

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也必将带动学校的发展。通过有效的愿景设定、合理的学校管理、灵活的机制运作,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教师文化乃至学校文化,使教师产生自主发展内驱力,且用积极的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校建设之中,使追求专业发展成为教师的职业存在方式。这是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所追求的高境界,也是学校应着力打造的教师文化的核心。

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制定的基础上,全体教师中开展了设计“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的活动。活动要求教师结合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自主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从而确定明确的努力目标,包括自己的优势劣势分析、实现目标的措施以及学校提供哪些帮助等。学校在教师制定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帮助教师完善个人发展规划,并在年级组或全教会上进行交流,强化教师的理想信念和个体发展愿望,从而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行高质量的定位。

为了更有效的促进教师成长,学校又鼓励教师制定个人年度发展目标,把长期规划与近期目标结合起来,有效调整教师自主发展轨迹,让教师通过自我分析确定发展的起点,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自己的手中。

教师个人自主发展三年规划的制定,激发了教师自主发展的愿望,教师们自主设计、自主选择、自主调适的自主发展能力逐步提高。在教师个人发展目标确立的同时,引导教师全程关注自己的纵向发展过程,并通过反思、积累、总结,不断完善自我发展体系。老师们不定期的将自己自主发展个人手册进行交流传阅,互相学习借鉴。这种自我发展的参与机制的建立,对培养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动机,增强主体责任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鼓励特长发展,提升专业成就;

运用教育生态的思想,要在同一区域内让很多植物有很好发展,就应该有不同的品种。将这一思想迁移运用到教师管理中,应该让每一个老师找到自己的生态位——最适合自己的生长;更应该让每一位教师尽显特长。

案例1赏“艺”  悦“心”

                                  —— “教师课堂”扎染活动

特色教师课堂的设计打造为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研究提供了新的源头,开拓了新的探究视角。陈晓然老师主持的“品读扎染”已是教师课堂的第三次试水。陈老师借助精美的PPT讲解了扎染的起源、发展历史、艺术成就。老师们认识了白族人家的染缸、欣赏到了出神入化的“疙瘩布”作品、观察了细腻的针脚扎法。随着陈老师一一展示出她与社团学生的作品,纷纷拿起桌上的针线跃跃欲试。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韵味、不同的美丽,却引来同一阵叫好与鼓励的掌声。老师们为自己的蕙质兰心、巧妙心思倍感雀跃。

组织社团,旨帮助特长教师特长发展。实践中,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提高教师生活质量和品位,同时融洽了同伴关系,增进了校园和谐。同时也欣喜的看到,由社团参与者到成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也不在少数。师课堂的运作,拓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提升教师发展的热情,更是对“特色学校、特色教师、特色发展的建设理念有效践行。

 

(三) 教研组建设层面:倡导深度合作

在一所学校,教师文化最直接最具体一定在教研活动中显现。而新课程背景下教研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群体的而不只是个人的教研,是教育教学真是问题的而不只是完成一般任务的教研,是开放和多元声音的而不只是权威至上的“一言堂”,是改造教师学习情境的而不只是制度规定下的教研。因此,教研组建设一定需要团队的合力,集体的智慧。

1、 创新模式,开放教学:

针对传统教研模式的封闭和孤立,我们必须创新我们的教研模式,建立一种基于开放性、交互性,教师间的合作市自发、主动、自愿的,教师为了自身发展而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学校的教学工作不能只是依靠少部分的骨干教师或者个别青年教师,应该要形成良好的教学研讨大环境。即使是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如果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没有了进一步的追求,必定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教学能力就不可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最终也无法很好地服务于学生。

案例二:在实践中成就教师的幸福

                             ——语文教研组的实践

为了让全体教师不断地在事业上有新的追求,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发挥他们内在潜能,唤起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东二小学语文教研组在学习借鉴其他学校教研组建设中的优秀的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思考探索适合于本校实情的语文组建设途径。以“咬尾巴课”的教研形式开展语文组教研文化的建设。

“咬尾巴”教研以教师主体,以“课例”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抓手,“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教研模式,形成以“一个课例”为核心的循环往复的教研过程。通过“备、听、评、改、思”五个环节,“六个阶段”过程性的循环研究,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寻找改进教学的策略。

“咬尾巴”的教学实践以聚焦教学热点、难点,进行主题研究;加强与同伴对话,分享他人经验;引导全员参与,形成和谐的教研氛围。语文教研组通过“咬尾巴”课,让教师在“实践”和“反思”之间,多走几个回合,逐步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并逐渐形成开放、支持、分享的教研文化。组内团结合作、信任支持的教研氛围日渐浓厚,集体智慧得到发挥,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得到成长。这一教研的形式关注过程中的“螺旋式”上升,教师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体验着成长的快乐和职业的幸福。

2、 课题引领,锐意创新:

实践中,我们感受到以课题研究为“任务驱动”的教研培训模式有助于教师教研文化的形成和优化。“给予一个任务,明确一个目标”为达成这个目标,需要教研组长积极协调,有效发动,更需要组内每一个成员主动参与,分享交流,优势互补。

三年年,我校体育教研组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实施弹性化教学评价,改进体育教学》和《小学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的研究。通过调适基础性课程目标,细化了笼统的学习目标,调整了不适应的学习目标,完善了学校特色校本课程,以弹性化教学和弹性化评价作为重点,针对实际制定与实施弹性化评价。体育学科以科研为引领,全员参与通过实践与研究,推动了学校体育课程多元化、校本化的发展,多层次的教育目标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了不同的发展。教师在选择课程、执行课程的过程中提升了教师调适实施课程的能力;增强了教师课程开发的综合能力;提升了师生间的互动能力,增长了实践智慧。并创造了“周周清”、 “月月结”、 “时时论”教研模式。头脑风暴,观点碰撞,解决目前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毫无保留地交流分享。体育教研组内良好的文化日益凸显:“小事”则相互补位、不分你我;“大事”就齐头并进、分工明确; “重事”要加班加点、从不计较,顺利完成这项区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并连续两届被评为区示范教研组。

3、 品牌建设,打造特色:

学校体育教研组深知自己在学生健康成长中所承担的重要责任。他们从学生的发展着眼,从学校的培养目标出发,通过几代东二体育工作者的实践,开发并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拓展课程。其核心内容定名为——“三爱五会”。即:爱运动,爱学校,爱生命,会打桥牌,会打乒乓,会游泳,会打篮球、排球,会玩各种民间游戏。十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形成了东二的体育教学序列,形成了东二体育教学特色,更是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爱五会”拓展型课程的实施,让每位学生都有了自己所爱好的活动项目。教师为每个孩子建立拓展型课程的评价标准“五会成长记录卡”,并通过每年对所学的拓展内容进行评价,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五年小学毕业时找到自己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树立了终身体锻的意识。

在学校五彩缤纷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东二的孩子们快乐和幸福地成长着。孩子们的快乐和幸福,源于老师对教育教学的不懈求索,源于为人师的责任与使命。

 

(四)、年级组建设层面:营造和谐氛围

团队(Team)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在学校除了以教学研究为单位教研组团队外,不可忽视另外一个团队—年级组的建设。学校年级组对促进教师文化的形成,提升校园的和谐文明程度起关键作用。建立优秀的教师团队,提升这个团队的品质是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当然,高品质的师资团队的建设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挂在嘴上说说就能实现的,它必须在和谐的校园中、在各种有针对性的活动中得到真正落实。我们努力通过三个工作策略提升年级组在提升校园和谐,发挥在教师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团结与高效并存:抓言行,塑形象。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所有行政领导包括年级组长都在言行上对教师进行正面引导,在规章制度上带头执行;抓团结,同协作。学校班级多,学生多,教师多,为高效率管理,学校进行扁平式管理,中层干分条、分线进行针对性管理,但分工不分家。

2关爱与严格并举生活上关心爱护。近年来,学校基建项目不停,艰苦的教学环境,简陋的办学条件,工会发动年级组为每位教工送上“清凉四件套”、为老师们配备了小型扩音器,以减轻嗓子负担。制度上刚柔相济。学校管理中只有当制度与情感的结合,才能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学校教师年龄普遍偏大,身体状况不佳,学校考勤支部进行调整,允许教师每月两次的看病。并通过年级组的管理将本项人性化的制度落实不走样。经济上提高幸福指数。教师工作压力大客观存在,为缓解压力和矛盾,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增设“团结协作奖”、 “学习奖”和“勤学奖”,促进教师相互协作、主动学习,有效地激发他们读书学习的热情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年级归属感,让教师在点滴间体验到幸福指数的提升。

3热情和感恩并进活动中尽显风采。近年来,全体教师一年级组为单位积极参与学校各活动, “五十校庆”、“徐汇教工跟党走”、“为人为学为师”,包括学生入团入队,生日派对、毕业典礼等活动中,教师都以百倍的热情融入其中,锤炼了是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展示了是团队出众的才华和爱校的情怀!工作中主动承担,细节上显现真情,通过发挥年级组的主体作用,团队的品质得到提升,良好的教师文化得以形成。

除此之外,学校还积极发挥党支部、工会、共青团等群体的作用,共同为打造良好教师文化形成合力。

 

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群体的文化软件,即教师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态度,因此良好的教师文化是一种力量,一种资源,更是一种境界,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文化的打造决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需要学校始终关注教师的成长,激励教师的成就感,努力营造适合教师发展和成长的氛围,使学校成为教师共同的精神家园,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切实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