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动态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党务公开 | 工会园地 | 文明在线 | 数字化研修 | 学校信息公开 | 健康促进 | 示范校展示 | 文明礼仪 | 网站登录
相关内容列表:
《晏子使楚》(第3稿)耿虹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2-06-28

13、晏子使楚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意思写出并积累成语“挥汗如雨”、“摩肩接踵”,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侮辱”、“欺君之罪”、“安居乐业”的意思,了解“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典故。

2、学习双重否定的句式,理解句子的意思。

3、继续培养在默读中边读边思的好习惯,学习提问的方法。

4、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不同性格。

5、了解历史故事内容,感受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挫败楚国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理解课题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来学一个历史故事——晏子使楚(指名读课题)。

2介绍晏子:晏子原名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据说他身高不到五尺,其貌不扬,却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人们尊称他为晏子。“子”在这念第三声,古代表示对有学识的男子的尊称,就像我们称孔丘为孔子一样。再来读读课题。

3、理解课题:课文中有一句话对课题作出了解释,找到没有?“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到楚国去。”课题中的“使”意思是出使(出示),出使就是接受外交使命(出示)到外国去。晏子身份是使臣(出示),相当于现在的外交官。现在谁能能用上这些词说说课题的意思吗?(晏子作为齐国的使臣,带着使命,出使到楚国。)

4、根据课题质疑:看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预计学生的问题:晏子带着什么外交使命去楚国的呢?也就是晏子为什么要使楚。晏子在楚国遭遇到了什么?晏子完成任务了吗?)请读读这段话(出示),说说晏子去楚国的使命是什么?(联楚抗晋)(解决第一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晏子(板书:晏子)在完成使命的过程中遭遇了什么,即楚王(板书:楚王)是怎么对待他的,结果又是怎样?打开课本,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答案。

2、预习反馈

1交流之前,老师先要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读词语(及时纠正读音),注意刚才纠正的字音,齐读。

2这些词中有一组反义词,谁找到了?(板书:侮辱 尊重)在文中找出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出示)

晏子代表齐国出使楚国,是有求于楚国,所以楚王(生读: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有了这样的想法,楚王几次侮辱晏子?(三次),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不敢不(泛红)是双重否定,等于肯定,所以这句话意思是(楚王很尊重晏子。)楚王前后态度变化如此之大是因为什么?(交流出示:三次交锋  晏子用智慧取得了胜利)。(板书:反驳)现在,你能否借助板书和投影,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晏子出使楚国,楚国国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用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给予了有力地反驳,使楚王不敢不尊重他。)

三、品读课文,感受晏子的智慧

师:接着,让我们细细品读晏子与楚王的三次交锋,感受晏子的智慧究竟在哪。默读课文35小节,想想,(出示要求:三次交锋中,楚王怎么侮辱晏子的,用直线画出,晏子如何应对的,用浪线画出,每次交锋的结果用()标出。而后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交流:

1、第一次交锋:

1)交流: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钻进去。

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体会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让他钻狗洞,言下之意——晏子如狗一样低贱)

2)晏子如何应对的呢?引读句子。(出示)

我把这“看了看”换成想了想,现在假设你就是晏子,站在这五尺来高的洞前你是怎么想的?

同学们想了这么多,再思考一下,课文中为什么写晏子是“看了看说”,而不是“想了想说”?(更突出晏子的智慧,一看就知道这是楚王侮辱他的诡计,一看就想出了应对的计策。)

所以他让接待的人去问清楚,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言下之意就是在说(如果你们让我钻洞进城,那么你们楚国就是个狗国。)

面对侮辱,晏子为什么不直接驳斥“楚国是个狗国!”而是要让楚王自己体会言下之意呢?(生:晏子说的话变成侮辱楚国的话了,就没有一个使臣的风度了。这样,会激怒楚王,楚王如果生气了,就直接把晏子关在门外,不让他进城了。没法完成任务。)所以,晏子这样说——(你们先去……)这话说得多高明啊,既保持了使臣应有的风度和礼貌,又反击了楚王的侮辱,看出了晏子的计策了吗?楚王设下一计想侮辱晏子,而晏子将计(就计),很有风度地把这侮辱还给楚王,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这就是晏子的智慧。

师:晏子的这番话你觉得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

3)结果,楚王只好(生读:吩咐打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2、第二次交锋:

1 交流出示: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吗?”

              “既然有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交流中体会到楚王想表达的意思是晏子是下等人,不配出使楚国)

师:从哪些地方能够明显地感觉到楚王对晏子的瞧不起?

交流(理解瞅、冷笑、打发的意思,理解反问句所表达的情感。)

师:从这些词语中,我们更可以感受到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啊?(自大傲慢)

朗读指导:读出楚王傲慢的语气,并试着表演一下当时的表情。

2)晏子又是如何应对的?

出示: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师:晏子的这番话分别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出示:举袖成云挥汗如雨  摩肩接踵)一起读,晏子用如此生动地描述告诉楚王,——齐国的人(很多),说明(齐国很强盛)。晏子是很严肃地说这番话的,一起读好这段话。

出示: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君之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再三强调自己说的是实话,装着很为难的样子,其实是要让楚王感到为难

出示: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师:楚王瞧不起晏子,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顺着楚王说自己不中用,如此贬低自己,目的就是要说(楚国是个下等国)这就叫做(贬己攻彼)又为什么要拱拱手呢?(古代向人拱手,表示礼貌,晏子虽然讽刺了楚王,但不失礼节。)

l        说完这番话,晏子还笑了笑。(师:这是一种怎样的笑?)

——师:这笑中显现的是他的智慧。结果楚王只好(陪着笑),而楚王的笑则是——苦恼的、尴尬的。

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师:楚王。生:晏子。(可加上动作和神态)

通过晏子的言行,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晏子的智慧,他巧妙地反驳了楚王,回敬了楚王的侮辱。

3、第三次交锋:

1)出示: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这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他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

(交流体会楚王故意设计齐国囚犯从堂下经过,想乘机侮辱楚国人没出息)

师:明明是想嘲笑晏子,为什么不像第二次那样一脸的不屑,而是笑嘻嘻地说呢?

(朗读指导)

2)大组交流第三次争锋重点句的体会

l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面不改色充分表现出他的冷静、镇定

l        这段话中有两个水土不同,各是什么意思?

(晏子先举例说橘树种在淮南和淮北会结出不一样的果子那是因为两国的水土不同,这里的水土不同指的是?随后再说齐国人在齐国和楚国会有不一样的表现,这也是水土不同,晏子这番话通过举例推理出齐国人在楚国会犯盗窃罪是因为(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  )。“举例推理”恰恰又是他另一种智慧的体现。你能读出晏子这种镇定自若、侃侃而谈的气度来吗?

结果,楚王只好(生读: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而自讨没趣了。”从这以后——(生读)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就是抓住了晏子的言行,由表及里体会了晏子的智慧善辩,在面对盛气凌人、咄咄逼人的楚王时,他以“将计就计,贬己攻彼,举例推理” 予以反击维护了个人和国家的尊严(板书)。

晏子的故事大都收集在《晏子春秋》这本书中,这本书记叙了晏婴的生平轶事及各种传说、趣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一读。

 

板书设计:

13、晏子使楚

 

反驳

晏子                   楚王

 

 侮辱

 尊重

 维护了个人和国家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