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理念不断出现,催我们与时俱进。但太多的新理念也让我们的学校
徐汇区东二小学走过50多年,同时作为一所上海市课改基地实验校,我们更应该思考,我们传承的是什么?教育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一节课上下来,孩子们到底能得到多少?得到的又是些什么?如何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现推荐徐汇区汇师小学在推进有效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
有效教学: 扭住教学五环节
在“有效教学”问题上,我们认为:
一、“让学生喜欢课堂”是落实有效教学的基点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们都有这样的切身感受:任何一位教师,如果不能让学生喜欢他的课堂,那么,他的教学就注定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
因此,让学生喜欢老师、喜欢学科,进而喜欢课堂,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这个“前提”要靠教师。靠教师高尚的师德情操,靠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靠教师的责任心和对学校的归宿感,靠教师对学校教育理念的高度认同。
在我们汇师小学,“教师真心赏识学生”是促进有效教学的“发动机”。
显然,教师热爱学生,让学生喜欢课堂,使有效教学具有了可能性,但还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抓手,才能让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为此,我们扭住了教学的常规——五环节。
二、“教学五环节”是落实有效教学的起点
教学五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对每位教师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然而,越是基础性的,往往越会因为熟视而无睹,而问题往往都发生在最基础的地方。
基,即根基、根本,是不可动摇的,是无可替代的。
所以,我们汇师小学一直倡导: 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执着地认为,一所学校,一位教师,只有把最基础性的事情做好了,才能去求新、求异,创出特色,形成品牌。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在我们汇师小学,获得了“崇高地位”:
老师,将它视作汲取教学养份的“脐带”;作为常态教学研究的“伴侣”;
学校,将它视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孵化器”,作为确保有效教学的“千斤顶”。
因为,五环节,环环紧扣教育生命线;节节关联课堂活力阀。
以“上课”一环为例:
上课是什么?上课,既是知识在一定时空中的演绎,也是文明在你我之间的传递。既然如此,上课,就是上智慧。我们认为,智慧教学,是今天应该大力推崇的有效教学的“底板”,有效教学是依托于智慧教学而产生的。
上课定律=教师“急中生智”+学生“动手动脑”
上课,应当是教师的头脑与学生的头脑共同运作人类文明的旅程,是一种智慧的对话、睿智的交心。教学机智缘何备受青睐,这是因为在教与学之间,由于教者的主动聪明,带来了学者的跟进聪明,产生了深刻的默契。我校提倡在课中要用你的智慧让学生的情感声充满课堂。
案例:数学课:《直线、射线、线段》
师:手电筒、太阳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成是射线。
生:老师,我认为知识是直线。师:为什么?
生:因为直线是无限长的,而知识也是无止境的。师:有道理。
生:不,知识是射线,我们学的知道总是从一个起点开始的。
生:知识是线段,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学习有起点,也有终点。
生:对,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线段,如果人的生命是射线就好了!
(老师归纳道)
师:对于个人而言,知识是有限的,好比是线段;对于整个人类而言,知识是无限的,好比是射线;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老师借此进行了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教育;正当老师要展开新教学环节时,有一只手又高高的举起!)
生:我觉得,知识既不是直线,也不是射线或线段,应该是曲线;因为,学习不是一帆风顺的!
(面对此情此景,如何既保护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又确保数学知识的严密性与科学性呢?)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在有限性、无限性、曲折性上,知识确实与直线、射线、线段甚至曲线有某种相似性,但这只是大家的类推和联想,并不是严格的数学结论。
我们的课堂之所以耐人寻味,是因为课堂不是“一言堂”,只有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才能有各种思维的火花迸发,孩子们正是在惊讶声、争论声中,放飞着他们五彩的梦想。
在语文课上,我们的教师提倡三种声音,让师生“心心相印”。教师首推“欢笑声”,树立欢乐课堂的观念,使课堂有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有学生机敏语言动作引发的笑声……第二种声音是“赞美声”。教学中如果总是出现“批评声”、“叹息声”,学生就会“无声”。我们要允许学生出错,如果学生没有问题,还要老师干什么?师生的彼此赞美,能让孩子们的思维更快进入积极而兴奋状态,催发师生学习进取精神,激活师生的潜力。第三种声音是“惊讶声”。一位教师在上《神秘的恐龙》一课时,现场播放了一段行星撞击地球,末日降临时尘埃蔽日,恐龙遭受灭顶之灾的片段。突如其来的画面,震撼的音效引起了学生的强烈惊叹,更激发了孩子的天性——“好奇”。学生好奇这个庞然大物的“一齐消失”,更好奇它的灭绝原因至今“无人知晓”。
在我们的课堂上,有会心的笑、默契的笑、开怀的笑… 只要教材内容允许,我们就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放声大笑!
知识的学习不一定都要一本正经,有时候,轻松幽默能让学习更有效。
案例: 拓展课:《伞》
这是拓展课《伞》上老师与学生的一番对话:
师:谁来说说你设计的创意伞?
生:我在伞的顶端装上了一支避雷针,以后下雨打雷,我都不怕了。(不少学生都点头,表示赞同。)
师:真是一个大胆却可怕的设计!(学生一脸愕然。于是,老师简单讲述避雷针的工作原理)
师:所以,这样的伞一旦问世,恐怕不是避雷,而是——生异口同声:引雷
师:这样的伞我可不敢拿。(教室里笑声一片)
随着这会心一笑,相信学生对于避雷针的知识终生难忘。
激发学生的惊奇感,引导学生质疑发问,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教师的课堂责任。去年四月我校接受市教委的督导,听了21位教师的课,优良率占95%
之所以我们的课上,“赞美声,欢笑声,争论声”声声入耳,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在备、讲、改、辅、考这五环节上“处处有心”。
再如“备课”一环:
备课,对老师来说,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然而,在我校,对备课的重视程度,决不亚于演员上台前的幕后功夫。因为备课就是备教育。作为教学过程五环节的始端,备课对后继的上课、作业、辅导和评价起着“基轨”的作用。备课,在教学质量上有着“风向标”的影响。
备课,在我校,是一个被放大效应的基础工作。
备课法则=教师“有备而来”+学生“满载而归”
备课时,我们寻求:
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找到“共振点”,让备课具有高度;
在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中找到“启迪点”,让备课具有宽度;
在已知和未知的对接中找到“相通点”,让备课具有深度;
在个体与集体力量中找到“平衡点”,让备课具有力度;
……
我们认为,有效的教学,不仅要“新在理念,巧在设计”,只有“赢在实践,成在后续”,这样的教学才更是有效的。而作业正是“成在后续”的落脚点。
最后再如“作业’一环:
作业,是教师上课教学的“潜影”,也是学生掌握程度的“留影”。作业,既是教转化为学的“媒介”,也是学反馈于教的“中介”,让学生产生“我喜欢做作业”的热情,为此我校教师竭尽全力。
作业效应=教师“巧设迷宫”+学生“妙趣横生”
因为,好的作业设计与批改,既检验着教师教的效果,也一定促进学生知识的达成,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
因此,在“例题、习题、试题”的选择与开发上,我们提倡“三问”:
精选例题三问:所选例题具有典型性吗?能否举一反三?例题能作拓展和变式训练吗?
精讲习题三问:例题的要点点透了吗?各类学生听课的兴趣如何?学生能力得到提高吗?
精编试题三问:试题的效度如何?试题的区分度如何?试题机械重复了吗?
我们认为:“作业”不仅能促进知识的巩固与达成,也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抓手。我们要求学生养成“提笔即练字”的意识与习惯。因此,我们首先要求老师能注意以身作则,上课时的板书、批改的字迹,都是一种示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能让孩子终身受益。
同样,我们认为,作业批改不是一项技术性工作,而是一项精细化常规;我们的作业批改要求具体明确,如作业批改中的“√”不能随心所欲,在我校,一律要求“√”的长度为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的比例。批改的等第、评语不能潦草,日期打在规定处,封面格式要求规范统一。
近两年,对于作业的检查,我校改变了方式。即让任课教师全员参与对各班作业的评价,每学期有两次这样的检查活动。每位教师都能拿到其他年级各个班级的若干作业本,这样,一个班级的作业本被分到十几位老师手中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每位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被学习者,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一些好的做法得以发扬。聚焦、放大作业环节,是让教师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变被动检查为教师的个体自省、资源共享。
在去年四月的市教委的教学督导中,全校1500多名学生的作业,包括与我校合并不到一年的原南丹路小学学生的作业,语文、数学、英语一本都不少,拿出来提供检查。学生整洁的簿面、规范的要求、工整的字迹、基本正确的答案
同样五个环节中的“辅导”与“评价”,在我校也一样受到重视。
在先进教育理念到处可寻觅的时刻,从最基础的教学五环节做起,这是教育的生命所在;在均衡优质教育随处可相视的时空,从最基本的教学五环节垒起,这是教学的伟力所系。
在我校,教学五环节,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来做的;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用来教学的。在这五个环节上,形成了严谨的制度和科学的规范,而且成为全体教师的有效实践。
“有效教学”是现代教育理念落实于课堂教学的永远追求。
“有效教学”也是落实当前呼声最高的“减负增效”的根本途径。
在寻求“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我们的脚步才能更从容,更坚实。
各位老师:
“洗、嚼、扶、解、省”五字教学法是我校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整体思考,“咬尾巴”教研形式更是立足课堂,提升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汇师小学介绍,联系我校教学工作重点,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请就“洗、嚼、扶、解、省”五字中任意一点,既可体谈谈你学习后的体会和感受,也可以介绍自己的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