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动态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党务公开 | 工会园地 | 文明在线 | 数字化研修 | 学校信息公开 | 健康促进 | 示范校展示 | 文明礼仪 | 网站登录
相关内容列表:
全面思考 ,多元发展 ,形成优势——体育重点学科建设落实情况介绍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0-10-28

全面思考  多元发展  形成优势

——体育重点学科建设落实情况介绍

我校是一所有50年历史,拥有许多优秀传统教育资源的学校,在“基础+特长 实践+创新”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下,学校特别重视体育学科的建设,重视体育项目的开发,建立起乒乓、桥牌、游泳的校本课程,体育活动带给学校以生机和活力。

下面就从我校体育教研组落实重点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作些说明。

 

一、课内外协同,推进重点学科的建设

重点学科的建设要依靠教研组整体发展。我校体育教研组重视课题的研究,教学中发现问题注重反思与实践,我们还解决了在学校技艺类学科中难以展开有效的教学实践研究的难题,形成有效的演练机制。除此,我们积极开展群众性的体育健身运动。

1、问题引动

作为二期课改实验试点学校,如何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根据学校的特点,落实教学实践。我校采取的是以问题为突破口,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入教学状态,解决问题,分享问题解决的快乐。试验之初,我们体育教研组就一个问题“教师应该怎样教”,不断反思,总结经验。例如,高年级的球类活动“篮球”的教学。如何使五年级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技术和简单的战术呢?我们采用了在“玩中学、玩中教”的方法,即学生凭自己从电视上、学校里看到的有关篮球比赛的经验先玩起来,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自然渗透相关技术、战术和规则,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学习并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和规则。对于那些由于身体条件所限,无法在班级篮球活动中崭露头角、分队比赛时无人挑选的学生,我们在课堂上聘请他们担任裁判,美其名曰“国内裁判”,调动他们学习篮球规则与方法的积极性,给与他们充分的权利,树立他们在班内比赛时的威信。对于裁判工作表现突出的学生,请其担任年级比赛的裁判,美其名曰“国际裁判”。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兴趣与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们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战术水平,课间,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在操场上苦练基本功与简单战术的身影,并不时地看到“国内裁判”、“国际裁判”被本班或两个班级的同学邀请参与活动的场面。这种从学生兴趣出发的教学比教师讲解示范的效果要好。我们的反思实践正是遵循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先生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生学的法子”,即学生怎样学,教师就应怎样教。

在实践反思的同时,我们还解决在学校技艺类学科中难以展开有效的教学研究的难题。三年前,我们创造性地实施以同一课例为载体,用比较教学的方式,我们尝试在“立定跳远”这一项目中,担任不同年级教学任务的六位教师就不同年级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相应的方法开展教学作了大胆地探索。那时,对于立定跳远的要求,大纲只有小学阶段的总要求,而无分年级要求。显然,总要求不适合各年级学生,就拿一年级来说,孩子腿部力量不够,不能达到有力蹬地的要求。因此,充分考虑学生所处年级、能力的不同,经过实践与反思,老师们按年级分阶段将动作化解,采取分步教学:一年级提出“双调双落”,二年级提出“双跳双落—摆臂结合”,三、四年级体出“落地缓冲—屈膝收腹”,五年级则制定了“脚跟着地—小腿前伸”。在课堂教研取得成功后,我们又针对“跳短绳”这项内容提出了我们的不同年级的要求:一年级要求连续并脚跳40次;二年级连续并脚跳60次;三年级要求在1分钟内完成连续并脚跳100次,并向三年级学生介绍左右脚交换跳的方法;四年级要求连续左右脚交换跳100次;五年级则要求在1分钟内完成连续左右脚交换跳100次。我们在实践中,各年龄段的衔接做到科学合理,也使任教不同年级的老师意识到教学不仅要关注本年级的学生,也要从发展的角度兼顾学生已有的和以后所需掌握知识技能。这样做,成功地解决了在学校技艺类学科中难以展开有效的教学实践研究的难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创建弹性化教学与评价机制

二期课改提出以学生为本,贯彻健身育人的理念之后,我们教研组全体成员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经常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互相进行交流,提高对以学生为本,贯彻健身育人的理念的认识,并且根据学校的教师课堂教学智慧生成的校本行动研究课题,我们针对当前的教学对象的现状重新对教学研究做了调整。

我们认为,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前些年的学生相比,差距很大,主要原因是缺少经常性活动,家长又怕孩子在活动中跌伤、碰伤的缘故。当然,还是学生本身自觉锻炼的习惯不够。事实上,学生完全是依赖每周三节体育课及两节活动课在校的这点活动时间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但成绩评价标准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过去的运动水平上。我们觉得,按照“以学生为本”“健身育人”新的理念,必须在教学方法和评价上作调整。由此,我们提出了“尝试弹性化教学与评价”的新的做法,例如:仰卧起坐在教材中规定动作是:双手五指交叉放在脑后,屈膝仰卧在垫子上,起坐时必须双肘关节碰到膝盖。按照要领,在课堂中教学时,甚多的学生感到很难,躺在垫子上坐不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诸多,由于学生平时缺少活动,身体素质差,加上回家后又不自觉锻炼,尤其一些肥胖的学生,更是叫苦不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重新修正教学要。因为体育课本身是教会学生一些活动方法。体育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使他们能健康成长。我们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任务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何况教师的教学智慧生成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要是能做到这一点,我们认为这才是一位称职的教师。

教学思想明确之后,我们在后面几个课时教学中,就向学生提出,仰卧起坐练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采用摆臂借力的动作练习,学生听了兴奋不已,练习劲头令人感动、振奋,练习效果令人惊叹,从表面看上去,动作不一样,但目的是一样,学生的腹肌力量均得到增强。

通过仰卧起坐的教学过程,使我们领悟到弹性化教学的意义,其实体育课堂是动态的,教学中需要依据学习对象,不同的内容,与传授——接受式教学相结合,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是本着科学发展观进行教学的一点尝试,我们将不断探索,努力增强学生的全面身体素质。

多年来,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我们将问题教学进行梳理,逐步上升成为课题,不断研究探索。我们进行了《浅谈增强家校联系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运用简易图解教授一年级新生广播操的研究》等课题研究。在不断地探索研究中,我体育教研组用我们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我们的教育智慧,让学生们理解体育教育的真正意义。我们潜心思考,不断寻找适应大环境需要的教育的真正内涵,给学生一个健康的身体,为整个国家的兴旺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3活动燃情

多年来,我校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始终开展得轰轰烈烈。活动燃烧激情,让我们的学生带着激情走进体育场……每年一次的运动会和体育节已经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传统,“东二杯”桥牌比赛也开展了一届。平时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用“广泛”和“热烈”两词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早上,学生到校后放下书包就到操场上进行早锻炼;中午,我教研组与大队部联手,采用学生“自治自理”的方法,增加学生活动的机会。我校每周“值勤中队”中选派6名同学担任“活动器材管理员”,由他们每天中午进行体育活动器材的出借与回收整理工作。我们与教导处合作,分发“体育活动卡”到每个班级(每班3张)。每天由班主任根据各科老师的评价,发给学习或其他方面有进步的学生。学生凭“活动卡”到“管理员”处借活动器材进行活动。每张卡借一样活动器材,但是可以多人进行活动。“活动卡”在班主任、课任教师、学生中均受到欢迎。下午放学后,篮球队、排球队、乒乓队、田径队等运动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训练。业余训练,坚持不懈。每周保证2-3天,各支运动队参加区级比赛成绩均在前三名。结合民族精神教育,我们利用中午和兴趣课开展民间的体育活动,例如抖空竹、滚铁圈、抽陀螺、丢沙包、跳橡筋、打弹珠、造房子等。每学期,我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篮球比赛、排球比赛、乒乓比赛,吸引了众多的师生参与。

基于以上这些基础,从学生发展着眼,我们提出三爱五会。即爱运动、爱学校、爱生命;通过五年的东二生活,让每一位学生会打桥牌,会打乒乓,会游泳,会打篮球排球,会玩多种民间体育游戏。

二、拓展项目推进,促成校本课程发展

 时代的发展,给了我们机会,学校多年的努力,给了我们信心。以特色促发展,拓展办学空间。在我们的努力下,学校已开发了桥牌、乒乓和游泳三个校本课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欲使之不断发展,得以健全。

现在,学校构建了项目研究制度,由教师根据自身特长、能力和兴趣,认领项目,组成研究团队,学校给与必要的支持。我们将开展新项目击剑的研究。

1、把普及项目——乒乓做实

针对学校雄厚的群众体育基础,我们在教研员谢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开创了体育教学特色。从03年起,我校体育教研组就编写了校本课程《乒乓球课程教材》,还自编了一套乒乓操,为每个学生配备了一块乒乓球拍,在操场地面上画上简易的乒乓台,并且还利用课桌椅及正规的乒乓台等多种设备实施教学,利用体育课教学生打乒乓,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球,激发学生对国球的热爱。现在看来,当初选择的方向是对的,学生越来越喜欢这项运动,对学校提倡的文明活动秩序也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下课时教室里,不少学生在课桌上津津有味地打乒乓。有些学生在走廊的地面上打乒乓球。自从去年学校操场改建以后,原来的简易地面乒乓台没有了。为了让学生有活动的机会,教研组立即采取补救办法,组内安排了一张课表,34个教学班每周轮流进入乒乓房活动一次。

2、把特色项目——游泳做大

为了更好地配合教育局落实体教结合工作,我们学校从2005年开始,接受了区游泳少体校学生,我们积极配合少体校将小运动员文化教学工作落实,目前我们一至五年级均有游泳队的学生。此外,学校的游泳项目也在不断开展。为了克服此项目实施所涉及的设备困扰,我们体育组的全体老师群策群力,将游泳作为课程,渗透于教学中,并希望通过两年的时间,整理成我们学校的拓展型课程,使游泳项目能让所有的学生参与。为此,我教研组的老师们为全校学生编排了游泳操,为三年级设计了“陆地学游泳”课程,“游泳竞赛规程”课程,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从基本技能入手,为实战做好充分准备。

    我们还结合体育节活动,举行游泳知识竞赛;利用德育阵地,宣讲游泳运动员的故事,励志激情,努力营造氛围;配合拓展型课程,完善校本教材的开发;依托争章活动学生表彰,介绍学校优秀运动员拼搏的事迹;更好地利用家长学校,鼓励家长配合学校培养孩子的游泳兴趣。

    我们设计每年7月,我们将开展全校性游泳比赛,四五年级全员参与,举行选拔赛;当年十月,一至三年级游泳运动员进行表演赛,在竞赛中,提升学生的兴趣,选拔后备人才,保障学校游泳项目的持续推进和发展。

3、把强势项目——桥牌做强

在二期课改新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将拓展型学科的尝试点落在桥牌项目上,我们提出“以牌会友”,旨在推广集科学、知识、竞技和趣味于一体的桥牌运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以及紧密协作的团队精神,积极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1)营造氛围凸显特色

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氛围的作用,强化环境育人功能,在校园文化氛围创建中,体现桥牌特色。学校结合体育节活动,举行桥牌知识竞赛;利用德育阵地,宣讲桥牌运动员的故事,励志激情,努力营造氛围;依托争章活动表彰学生,介绍学校优秀运动员拼搏的事迹;更好地利用家长学校,鼓励家长配合学校培养孩子对此项活动的兴趣。尝试开展校园桥牌比赛,由学生自主设计方案,自己落实活动细则,认识此项活动,提高学生能力。

2)课程引领深化普及

加速校本课程建设。二年前,我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就在三年级整个年级开设桥牌课,普及桥牌知识,选拔桥牌新苗。现在,我们在每周三中午1230——1:00开展趣味纸牌活动:低年级进行识牌、理牌、各种纸牌游戏;中高年级进行桥牌活动。我们有专职教师担任教学工作,为使师生共同学习,实现双赢,学校还配备助教协助教学。同时,加大对教师的全员培训,利用全体教师集中学习时间,适时地进行培训,形成共识,真正意义上理解认可学校的特色项目。并在此基础上,选拔出教师桥牌训练团队,更有效的推进学校特色项目。此外,利用“走班制”,在四、五年级分层次地落实桥牌实战课,并利用每周五下午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对在桥牌运动中有造诣的学生,着力培养,备战参赛,使学生在应战的过程中提高技艺水平。六年的桥牌实践之路,使我们在桥牌特色项目的前进道路上从无到有,逐步积累了经验,在上海市桥牌协会,上海市宇振青少年桥牌培训中心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们尝试成功,收获喜悦。学校连续四年获得了上海市小学生桥牌比赛的冠军。

4、把研究项目——击剑做成

     今年的学生运动会击剑这一项目开设了“业余儿童组”,我校毗邻全国击剑传统学校——零陵中学。从6月份开始,我校选送了一批学生到零陵中学学习击剑。经过3个月的努力,我校学生获得了上海市学生运动会击剑比赛“业余儿童组”:“女子佩剑团体冠军”、“男子    剑团体季军”。由此,我们与零陵中学共同产生了在我校开设“击剑”课的设想。我教研组成员有人曾经为零陵中学击剑队的成员,现在正好可以认领这一项目,将与零陵中学的专业击剑教师一起,利用每周五下午的兴趣课时间,在我校新设的击剑房内开设新的校本课程。

 

    集各方资源,走特色之路,使我们看到了教研组的发展变化,我教研组如蹒跚学步的婴儿,未来的路还很漫长,但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深化学校体育工作,创造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