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水――水的污染与净化》随笔
丁永刚
1、结合活动,引入课题。
本课根据课题可以氛围两大模块。第一是水的污染,第二是水的净化,因此我在出示课题时也相应的把课题按照教学的先后顺序分为两个模块出示。
在引入课题时,我设计了观看《宝贵的水资源》录像,学生通过生动的画面,极具说服力的数据,深刻的认识到地球水资源的匮乏。也期望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产生节水护水的环保意识。
结合课前的参观龙华水质净化厂活动,学生亲眼看到大量又脏又臭的污水,了解到这些污水都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对于水污染的实际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直观认识,有助于他们提高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同时,他们也会对怎么会有这么多污水产生,污水为什么会怎么脏,这么多污水该怎么办等问题的思考,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了扎实铺垫。
2、交流讨论,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我在这个环节设计了从参观龙华水质净化厂活动入手,学生了解到污水都是周围的社区、宾馆排放的,就会对生活中的水污染情况有所了解。
对学生亲自动手收集的资料进行讨论,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讨论的效果。例如同学看到建筑工地上的土方车车在冲洗时浪费大量的自来水,并产生大量脏水,就会引发如何节约洗车用水和循环用水的思考。如果教材中提套的水污染情况在学生收集的资料中都有反应,那么教材中的水污染情况就不必再讨论了。
关于科技的两面性,学生在讨论后会发现科技进步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是工厂越来越多,对环境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人类要不断进步和发展,必须要树立科学的,可持续的的发展观。在本课中通过水污染相关知识的学习来介绍科技的两面性,就是期望从小学生开始培养科学的发展观的萌芽。
在课前准备过程中,我发现用课文中的建议净化水装置净化被墨水污染的水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所以对实验进行了修改。把污染物从墨水换成了粉笔灰和碎纸屑,这样可以使实验效果更加显著。
模拟水污染的行为是为了让学生更直接的观察到人类行为对水环境造成的危害。并为净化水做准备。
3、讨论设计,了解净化水的方法。
问题:我们参观过的污水处理厂中的水,能够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去吗?
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题:(补充板书)《水的污染与净化》
出示净水器剖面图。
请同学们观察净水器的剖面图,并利用现有的材料设计一个简单的净水器。
学生观察后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简单净水器。
请学生交流简单净水器设计图。
请同学根据设计图制作简单净水器并用简单净水器净化刚才受到污染的水。
请学生比较净化后的水。
除了用净水器,还有其它净化水的方法吗?
观看治理苏州河的录像。
问题:我们在治理苏州河时采取了哪些净化方法?
集体讨论交流。
结论:(板书)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净化水。不同的水质可以采取不同的净化方法净化。
说明:让学生先观察净水器的剖面图,可以给学生做一个说明,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设计简单净水器。同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设计简单净水器而不是参照书本上直接实验,是为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是为了观看治理苏州河的录像,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净水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净化水。
4、观察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
观察图片: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流程。
问题: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小组看图讨论交流。
板书:沉淀、过滤、消毒。
问题: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有什么区别?
介绍:污水处理厂是把受污染的水经过净化后使其达到可以排放的程度。
自来水厂是选取比较干净的水源取水,并把这些水净化到提供饮用的程度。
说明: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紧凑,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自来水厂净水的流程。但是要向学生说明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是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自来水是比较珍贵的,不可以随便浪费。此外,因该向学生说明污水处理厂和自来水厂的区别。
5、结合实际生活,制定节水计划,培养环保意识。
思考:既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请同学们在课堂内根据学到的知识和自己家庭的情况制定一份节水护水计划。
学生制定节水护水计划并交流。
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制定的节水护水计划实施护水节水行动。并利用水费账单记录节水效果。
说明:制定节水护水计划,是对课堂学习的一种延伸和拓展,能够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并把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交流节水护水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通过家庭水费账单比较节水效果,更能够学生开展节水行动的兴趣,进一步培养他们节水的习惯,树立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