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动态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党务公开 | 工会园地 | 文明在线 | 数字化研修 | 学校信息公开 | 健康促进 | 示范校展示 | 文明礼仪 | 网站登录
相关内容列表:
九月防病提示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8-09-20

九月防病提示

9月夏秋换季之间,早晚温差较大,时值学校、幼儿园开学之际,又到中秋佳节及国庆前夕,应注意防范手足口病、食源性疾病、流行性感冒。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健康提示

  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及时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2.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家庭常备“84”消毒液,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应经常清洗消毒。

  3.托幼机构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4.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食源性疾病

  是借助食物传播的一组疾病,包括细菌性、动植物、毒素、化学性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以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为主,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健康提示

  1、应注意饮水卫生和饮食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不喝生水,不吃不卫生、腐败变质的食品;食物要生熟分开。

  2、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及时洗手。

3、餐饮业或集体单位食堂要把好食品质量、食具消毒关,规范食品操作规程,防范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流感的传染性很强,容易引起暴发流行,有明显的季节发病特点。普通感冒是一种以鼻咽部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局部感染,往往是在人们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而引起发病。与流感相比,普通感冒传染性较弱,全年均可发病,多为散发病例。

  健康提示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去人群聚集场所。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尽量居家休息。

  2、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掩盖,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3、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4、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