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二小学教导处教学管理实施细则
一、教学思想:
1、教学指导思想端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严格执行课程设置,运用教材,力求创新。
3、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
4、按规定订购学生用书。
5、定期组织学习教育方针政策和现代教学科学理论。
二、教学计划:
1、有教导处、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每月有工作重点。
2、各教研组有教研组活动计划,每周有工作重点。
三、制度:
1、严格按照教学流程管理条理落实各项具体工作。
2、由教务专项负责教学档案、教学资料。
3、教师对本班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后小练习,备课组对学生进行单元练习,教导处与教研组长对语数英学科进行每学期至少2次的质量监控。
四、教研活动:
1、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有记录(无特殊情况,不可将此段时间挪作他用)。
2、行政深入教研组活动。
3、各年级组按教研活动计划开展教研,并于期末做好总结。
4、各教研组每学期有1节研究课。
五、听课: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采取随堂或跟班听课等形式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并加以记录与反馈。同时,为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学校鼓励广大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展听课活动,以浓厚的教研氛围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听课时在《听课笔记》上认真、详细地作好记录和适切地评析。
1、校长、教导每学期听课40节以上,有记录有评析。
2、大组长听课不少于18节,且参与听随堂课并做反馈;各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15节,其余老师听课不少于10节,认真做好记录与评析。
六、备课上课:
1、寒假有2周以上备课余量,暑假有1月以上备课余量,开学前由教研组长检查并反馈。
2、强调每节课课前熟悉教材、修正教案(即“二次备课”);为将更多的精力投入课前对教案的修改工作,一本教案可连续使用两次。
3、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后随笔工作,一学期随笔篇目达40%,学期结束时呈交一篇最佳随笔档案室留存。
4、每学期检查备课两次,查备课量、二次备课、课后随笔;教导处抽查,有评议记分值,并做好各级的反馈。
七、作业:
1、教师精选练习题,严格控制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回家作业,三至五年级回家作业总量控制在1.5小时内。
2、学生作业书写规范,教师批改格式统一。
3、每学期检查作业两次,教导处抽查,有评议记分值,并做好各级的反馈。
八、复习、考查考试与质量分析:
1、开学初由备课组长负责做好各班学习情况的摸底练习,以便新老任课教师、教导处及时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部署安排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2、语、数、英学科教师复习时定计划有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备课组拟定一份自命题试卷,考试后做好质量分析,每学期质量分析不少于2次;
3、校级各科质量分析每学期2次。
九、辅导:
1、对于随班就读的特教对象有计划有小结,并及时做好个别教育、分层教学的记录。
2、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开展及时的不缺不少工作,以调动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工作的重点,有补差记录。
十、科研:
1、学校有研究课题,设科研负责人。
2、行政领导有自己研究的课题。
3、教师有专题研究和专题小结。
4、课题研究争获市、区等第奖获,并争取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在市、区做经验介绍。
十一、队伍建设:
1、有长期自培规划和近期计划。
2、切实做好青年教师带教工作。
3、搭建平台,帮助青年教师争获各类教学评比奖项。
十二、教学手段:
1、充分使用电教设备,有记录。
2、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增强教学实效。
3、专用教室使用率达80%。
十三、资料:
1、《学校教学管理实施细则》一份。
2、各级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
3、教研组活动资料(成员情况、公约、进度、计划、组内听评课、学科活动、学科竞赛、小结)。
4、备课检查、作业检查抽查、教师业务考核反馈情况记录。
5、家长调查问卷、学生调查问卷、学生座谈会资料。
6、队伍建设资料。
7、专用教室使用资料。
8、 研究课、公开课、评课资料。
9、行政听课评课资料。
10、各类试卷资料;质量分析资料。
11、对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教育、分层教学记录;学生个别辅导资料,并及时记录。
东二小学教导处
2010.9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