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小结——营造温馨教室
青菁
营造“温馨教室”,我认为其实质就是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体现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创建“温馨教室”应当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同时能使每一个学生能够感到学习生活的快乐,每一个人都能在班集体的建设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成为这个班级真正的主人;在环境的布置上,既体现人文关怀,又能体现学生成长的印迹。同时每一个教师为为学生解疑释惑,受学生的喜爱,使学生感到这样的班集体有归属感有向心力。
基于这样的认识,开学初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努力营造温馨的教室:
一.尝试温馨的环境,
教室,可以说是学生们的另一个家园,学生一天中的很多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试想一下:“家”中窗明几净,桌椅整洁,老师亲切和善,同学相处甚欢……这该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学习乐园!
六一儿童节开始布置教室时,孩子们都在我的带领下积极投入、献计献策,他们有的拿来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用来装饰教室,有的拿出了自己喜欢的书籍布置书橱,有的带来了绿色植物供大家欣赏,有的在墙壁上美丽的墙贴……,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具有浓厚的氛围,使他们每天能在温馨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大家感到无比快乐。
温馨教室的创建,教室的布置固然是重要的,但真正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建设。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微笑行动”做起,每天的师生问候,生生问候,与家人的问候,养成微笑的习惯,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生以学为主,营造学习氛围是要在紧张、竞争的同时倡导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主要是坚持学习小组制度,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只有大家都进步了,才会大家都快乐,才能真正体现温馨。
二.小先生轮流制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提供陶冶品德、启迪智慧、锻炼能力的种种条件,让他们能动地利用条件,在德、智、体各方面逐步发展成长。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应当时活动中的主人,要充分相信他们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只有把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激发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当家做主的作用。经过仔细斟酌,学校开展了“小先生”行动。孩子每天轮流当一天“小先生”,授予实权,负责一天的班务工作,早读维持秩序、检查作业、对班级中发生的事情,自己想法妥善处理,还要认真做好小先生的记录工作。“小先生”上任了,个个精神抖擞,办事认真负责,像模像样的走上讲台,领读、讲解、检查、处理问题,那种神情决不亚于我这个大班主任。
学生干部当上了小先生后,它们的地位和我平等了,不再满足于遵命办事了,他们动脑子,想办法,想出不少搞好班级工作的好点子,干部的工作能力一下子得到了提高,他们再也不是“算盘珠子”。他们手脑并用,能言能行,既能治学,更能治事,为师生们所称道。
三.书香致远话阅读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小学生正是学文化、长知识的黄金时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不仅有利于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而且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自从我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来,班级书香飘飘,校园洋溢着书香。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我们便建立起班级图书角,每名同学从家带来两本图书供同学借阅。学生交来的大多是图画类故事书和拼音读物。学生正是学拼音的时候,那些故事也能读下来,大家积极性很高。由于教室的搬迁,我们来到了“退租还教楼”虽然条件艰苦,但幸运的是我们多了一件空余的教室。我把它当成了一件小小阅览室。把各个班级提供出来的图书,整齐地放在书架上供学生借阅。当学生借到一本本新书后,都像一只只勤劳的蜜蜂扑到花朵上,汲取着知识的营养。在班里几个小书迷的影响下,班级读书氛围越来越浓厚,好多学生都手不释卷。
在犹太人的家庭中,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孩子去吻《圣经》上的 蜂蜜,这种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知识是甜的,读书是甜的。让我们积极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天地,丰富学生的阅读人生,让读书的激情在每一位学生的心里飞扬。如今的东二小学,到处充满浓郁的书香气息。书香润心,滋润每一名学生。书香,已经成为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温馨的班集体”是我追求的理想境界,“学习紧张、活动愉悦、生活轻松”是我期望的良性氛围,我愿在温馨教室的营建过程中,与学生们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