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动态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党务公开 | 工会园地 | 文明在线 | 数字化研修 | 学校信息公开 | 健康促进 | 示范校展示 | 文明礼仪 | 网站登录
相关内容列表:
2010学年第二学期英语大组工作小结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1-06-29

2010学年第二学期英语教研组小结(大组)

伴随着夏天的脚步,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即将告一段落,回顾近半年来的工作,岂是“忙碌”“辛苦”等字眼能概括的。但英语教研组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团体,我们拥有经验丰富的教师,同时也拥有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和生命力,在工作中拥有一份热情,一股冲劲和韧劲。全体英语组的老师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勤勤恳恳地完成每项教育教学任务。下面就本学期工作做一个小结:

1. 一年级的陆晔瑞和丁蓉老师在整个学期的教学中,根据自己和班级的不同学情,制定了不同的训练内容和检查方式。陆晔瑞老师根据学生粗心的毛病,对学生的口语卷要求人人检查,提高学生对练习的重视。沈怡老师提高要求,让学生将口语卷的内容记忆背出,并依次检查到位。丁蓉老师虽然只有一个班,但她毫不懈怠,经常进班级检查学生朗读。甚至在教学字母的时候,丁老师细心到将26个字母拆开,依次让学生朗读背出,然后再从书写到默写,总分总的教学顺序让学生的字母学习扎实到位。在备课组活动时她们会结合现在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态度对自己的教学反思讨论。两位老师都做到教学,复习,练习等各方面细心到位,并结合奖励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二年级的沈怡老师和须君老师继续总结教研大组提出的“五字教研法”上好家常课。积极开展教学实践,积累总结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探讨英语教学,并用这些理念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她们课前认真做好备课,课后做好教后随笔的工作,对上课心得、体会能及时纪录下来,使自己能在教学上有长足的进步。

3.本学期,我们三年级还接受了区质量监控考,为了能取得好成绩,每一次的校监控使老师和学生的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吴音老师和章淑萍老师从开学初,就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复习计划,并共同拟订了复习方案和复习练习卷,从词汇到句型到语段,层层深入,由浅入深,给学生作了系统而完整的知识梳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大量的练习、订正使每一位老师都象陀螺般转个不停,而且每次校监控结束后都能及时、认真地做好质量分析,寻找与别班之间的差距,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之处,积极地开展教研活动,讨论解决、提高的方法。

4. 四年级的姜丽老师,张焱老师和唐奕隽老师开学后才拿到教材,老师们挤时间赶写教案。这无疑给日常工作增添了忙碌。但是,大家合理分工,在老师们的集思广益下,及时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功课。因为是新教材,所以难以享受前人种树的快乐。每份练习卷和测验卷,老师们都是一字一句,斟酌后打印下来。虽然耗时耗力,但是通过这样的思考,老师对于教材的把握,已胜券在握。教研组长姜丽老师真的是功不可没。

5五年级丁玉花老师,张艳老师和丁蓉老师遵守“高容量、高密度、英语授课、精讲多练”的原则,认真备好每一页教案,制作好每一页课件,上好每一节课,批好每一本作业。五年级老师跟随课时由易到难,由词到篇,把难点分散,给学生分批次消化,并逐渐将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

本学期教学工作重点是配合学校落实好“咬尾巴”课活动:

我们以“洗,嚼,扶,”五字方针为中心,人人积极参与“咬尾巴”课活动。英语教师都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完成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使最后一棒的老师的教学很有效果。老师们感觉每一次交流、都给自己的教学思想及行动带来了新鲜血液,引发自己对英语教学的思考。

1. 陆晔瑞,丁蓉老师在制定研究目标时,经过讨论,感觉一年级学生在经过1A的学习后,已经养成了较好的课堂听说习惯。因此本次“咬尾巴”课除了检查学生听说习惯外,还可以尝试新的课题。于是将内容定为设计一个主题,将学生所学的单词和句型贯穿在整堂课中,研究一堂复习课。这个的内容比较实际可操作。于是她们认真讨论了复习课的内容,活动方式和课堂的组织形式,认真讨论了整堂课的结构,希望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复习,能够主动思考。老师们也通过观察第一堂课的实效,琢磨改进方式,增加活动内容,提高活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上了第二课时。第二堂课中她们设计让活动更紧凑,更灵活,更趣味化。同时注重教学各环节的有效衔接、前后呼应和内在联系,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性,学习主动性和主动参与性,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2. 二年级沈怡老师和须君老师在备课时充分考虑了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用朗朗上口的儿歌来帮助学生复现单词,理解句型,整合知识点。媒体图案精美,音乐动听且配合主题,起到了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作用。

3. 三年级章淑萍老师和吴音老师的“咬尾巴”课选取了不同的题材。课后, 她们对本次课堂研究作了讨论总结:一、不管是由总到分、还是由分到总,教师在课堂设计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对课堂整体语境的设置, 环节和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连接一定要自然、流畅, 同时要为课堂整体教学服务, 不能太过随意;二、“分和总”的设计一定要和教学内容练习起来,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合于不同的文本呈现形式,可以让学生先朗读别人的描述、随后进行模仿描述, 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困难, 同时也很好地达成本节课的语言目标。                                             

4. 四年级第二学期每单元都是较大篇幅的语段与对话。学生正处于英语句子学习向语段学习过渡的关键期,语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学期的咬尾巴课,她们就作文课进行了研究。

Post-task确定为让学生以看图的形式,写一篇关于家庭的作文。张焱老师的第三棒,在前两位老师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在看图问答的环节,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问答更为详细,这样为后期的写作丰富了语言内容。回家作业中张老师要求学生,能画画写写自己的家庭生活片段,然后第二堂课大家再做交流。在学生看来,这真是一份有趣而有意义的作业!

5. 五年级丁玉花老师和张艳老师选择的是故事教学《The beanstalk》。她们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把故事补充完整。在教授时,由词到篇,把难点分散,由易到难给学生分批次消化,并逐渐将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

此外要在英语教学和研究中有紧跟时代步伐的进步,就必须靠不断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因此我们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定期安排教科研文章及个案的学习、探讨,并不断地对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老师们常常利用外出听课、教研活动、实践课等机会学习他人的长处反省自身的不足之处。积极参与听课、说课、评课等实践活动,进行有效总结,反思,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教研组的建设,教研活动的开展,各个项目的实施,我们都会以个别教师为主导,全组教师积极配合为核心开展。我们在组内强调不服输、争一流的竞争性,更强调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营造一个和谐、协作、积极、上进的教研组氛围是提高教研组活动质量的前提,也是提高教研组整体素质的保证。所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营造这种温馨而又积极的教研组氛围,致力于提高整个教研组的凝聚力,致力于创造一个整体,一个新局面。这一学期我们是充实的,这一学期我们是在团结和谐的氛围中度过的,这一学期我们为自己在工作中不断成长而感到高兴。          

 

 

 

                                                               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