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小狮子》
罗晓云
《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一只小狮子非常勤奋,每天练习生活的本领;另一只却认为凭着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于是,整天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通过一懒一勤两只小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演”助理解。
“勤劳”这部分是课文理解的重点。在这段话中“滚、扑、撕、咬”、“整天”、“非常刻苦”、“懒洋洋”等词语都较难理解,而理解这些词语对于学生感悟下文“苦头”、“真正的狮子”以及课文的深层内涵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这些词语光靠教师的讲解是很难明白,而且是机械无趣的。在这里,就要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滚、扑、撕、咬”这几个动作和懒洋洋的表情及状态,形成两只狮子形象的鲜明对比。通过评演的方式,引出对话让学生明白演好这几个动作都那么难,而小狮子要从早到晚不停地练习,是多么地辛苦。这其实是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理解了“整天”、“非常刻苦”等含义。
二、倡导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新教材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识字量大,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既能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又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一勤一懒的两只小狮子时, 我是这样引导的:1、引导小朋友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只小狮子,在此基础上出示句子“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展开教学:(1)、读读议议:这句话中哪些地方使你知道这只小狮子非常刻苦呢?(2)、结合回答,教学生字“滚、扑、撕、咬、整”;(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整天练习”吗?(4)、借助课件上狮子练习各种本领的情景图,巩固“滚、扑、撕、咬、”几个生字并加以动作帮助理解意思。2、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不喜欢另一只小狮子呢?(1)、教师结合教学生字新词 “懒洋洋” 。(2)、出示句子“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与第一句进行对比朗读。这样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学生学得轻松,又提高识字教学效果
三、以“演”入情境。
新课标指出:“朗读要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要轻重起伏,力戒唱读和顿读。”小树和懒狮子的对话是课文感情朗读的重点,特别是第二次对话充分展现了一只骄傲的,自以为是的懒狮子,读好这组对话对于学生理解懒狮子为什么这么懒,什么也不干是关键。为了让学生能读出懒狮子的语气,我让学生猜猜它的心里在想什么,再加上适当的提示语,如“骄傲地”,“得意洋洋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读。果然,就有学生表演出了骄傲的表情和动作,这位学生夸张的表演引来了其它学生的纷纷效仿。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在想象说话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话表达规范,清楚。我会继续努力,绝不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