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正方体练习课 (随笔)
梅涛
练习课不能仅仅停留于巩固和梳理,更要为学生的思维创设条件,搭设一个思维深化的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的设计我就是围绕基础知识以及提升知识这两部分展开的。同时,无论任何知识,最终掌握以及运用它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多学生的了解和把握也很重要。通过反思我执教的这节课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我对练习课有了一些思考和认识。
1、练习课的内容设计既要有基本的知识,更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没有挑战性,也就失去了思考的动力和积极性。但挑战是以掌握基础为前提的,两者缺一不可。我通过练习和练习间的提问过渡分别来完成这两个目标。
2、选择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几何知识的教学是“形”与“数”最好的结合点。多途径、多种形式的刺激,能有效地激活记忆中枢的神经联系,有利于信息的持久贮存。我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攻克难关,激起他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创设好的情景,架构起学生“形”与“数”之间的桥梁.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长方体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正方体的体积与它的棱长有关,掌握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自己去猜测、发现、验证、总结规律和算法,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轻松的,知识掌握是牢固的。本节课的练习除了围绕重点设计基本练习巩固新知外,还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及实践能力的练习题,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有利于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足的是:我班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有待提高,有部分同学的计算是在盲目的猜测,没有正确的方法作支撑,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刻意的引导或教给学生方法,注意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互帮互助作用,使我的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