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动态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党务公开 | 工会园地 | 文明在线 | 数字化研修 | 学校信息公开 | 健康促进 | 示范校展示 | 文明礼仪 | 网站登录
相关内容列表: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耿虹)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2-06-29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
   
耿虹

    《晏子使楚》这篇历史故事记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的事。楚王想侮辱晏子,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针锋相对,反驳了楚王,维护了国家尊严。由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三个小故事组成,三个小故事的记叙方法基本上一致,都是先写楚王想侮辱晏子,再是写晏子智斗楚王,最后写楚王只

好认输。
回想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得较好的是:

整个教学环节还是不错的,放开让学生自读自悟,给了学生比较多的学习讨

论时间。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阵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就需要教师能创设富有情趣教学活动,枯燥的读背,学生肯定要丧失兴趣,他们喜欢新奇事物,喜欢展示自我。所以我让他们都参与到课文里,担任齐国小记者的身份。表演是孩子喜欢的节目,为了演好角色,学生就必须主动去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这是一个需要多种才能的综合活动,需要学生发挥创造能力。师生的关系完全是平等的,教师只是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本课教学能放开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较多交流讨论,独立

思考,合作学习的时间。朗读表演等形式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多

读书,通过读书,感受到晏子的智慧。当学生真正感受到晏子语言的妙处时,读

起来一定是津津有味,爱不释手,越读越想读。
在此基础上,通过表演又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其中蕴含的情感有了

切身的体会,在动态的思维与活动中,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

合实践能力。

特别是第2个小故事的学习可以很好地进行语言训练,让孩子把文中的句子

转变成四字词语:挥汗成雨,张袂成阴,摩肩接踵等等,学生在表演这个故事时,

还可以变换句子,用上这些词语,课后作业就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四字词语,这样

既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不足之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高,老师的多了点,学

生主动提问,进行质疑,发表见解的机会少了点。教师的提问不够简炼。我们应

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活动的空间、放开学生的手脚,

拓展学生的思维,把活动的舞台交给学生,把活动的时间交给学生,把活动的自

主权交给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竞争意识,以培养学生自

主探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