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一)、《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校本行动研究》之课例反思
针对我校的区级课题,我们将研究的落脚点放在课堂教学之上,从教学的实践中,来归纳、提炼出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基本方法和途径,达到促进个体和群体共同发展之目的。为此,第一步我们想从整理课例入手,由教师回顾一堂研究课的一个教学片段,进行反思,反思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多次反复中,所体现出的教学的闪光点或个人的体会。
填表
内容 (最精彩环节) |
第一轮 (教案研究) |
第二轮 (实践、反思) |
第三轮 (再实践) |
《小小的船》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怎样才能将老课文上出新意来,成了我们备课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感情。根据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拓展的环节。 |
这个环节分两个部分:其一,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引入古诗——《古朗月行》让学生诵读;其二,出示“神舟六号”和宇航员的图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研究课上完后,有幸得到了区教研员 |
我们重新设计了这一教学环节。首先,保留拓展的第一部分(诵读《古朗月行》)。其次,出示一张从太空拍到的地球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接着,让学生用“我坐在弯弯的月亮上,还看见了 。”的句式说话。 |
教学实效 |
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有的说“还看到了蓝蓝的大海”,有的说“还看到了黄色的山脉”,有的说“还看到了地球妈妈”……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巩固了本课所学的知识,而且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学生的观察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均得到了锻炼。 | ||
教学精彩环节解读 (个人、集体) |
由以上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课堂拓展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上有了拓展这个环节,知识体系就在拓展中得到构建,课本知识得到迁移和应用,知识在拓展训练中转化为运用能力,文化的知识就会内化为学生的文化素质。但是拓展必须立足课本,合理拓展,既要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又要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
备注: 1、研究课的实践、反思轮数视研究的实际情况而定。
2、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剖析即可。
3、教学实效指在最后一轮课堂教学实践之后所取得的效应。
4、教学闪光点包含了个人执教本课(环节)的新感悟以及教研组老师之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