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学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蹈》
实践者:戚静雯
教材分析: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蹈》是一首2\4拍、大调式、有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波兰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舒畅的旋律,活泼跳跃的节奏,生动的表现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的憨厚、可爱的神情。歌曲四个乐句运用了旋律重复变化的手法,歌曲结构方整,其中XX XXX节奏贯穿全曲。在歌唱时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教学反思:
一、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
本节课里,通过多次的不同层次要求的聆听,让学生正确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音高感、节奏感、旋律感。如: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旋律的平稳、起伏;节奏的紧凑、宽松。
二、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
本歌曲中XX XXX节奏型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在学习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自由发挥,学生自主发现歌曲旋律和节奏的特点,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式解决歌曲学习中的一些问题。
歌曲四个乐句运用了旋律重复变化的手法,区别在于乐句最后一小节旋律——135与131。我采用了柯达伊手势法进行教学,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认识化难为易,也体验到旋律的走向。
三、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把握住以情动人的原则
要准确把握音乐的感情取向,要充分挖掘音乐中感情的力量,在教唱歌曲过程中老师必须投入真挚的感情,通过演唱、演奏、神态,感染学生,并唤起学生感情的介入;在巩固歌曲中,我采用分角色唱——女生模仿洋娃娃的声音唱第一段,男生模仿小熊的声音唱第二段,激发学生将情感自然渗透。最后,用小乐器(三角铁、串铃、响板、沙球)为歌曲伴奏,将歌曲的情绪进一步升华。
总之,这节课通过旋律模唱、旋律对比、节奏训练、歌唱指导、乐器配奏,学生能准确、生动地演唱歌曲,掌握跳音的演唱技巧,从而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生动的音乐活动中巩固歌曲、体验歌曲风格,符合儿童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体现了音乐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