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演示文稿随笔
东二小学 王逸仁
《美化演示文稿》这节课介绍了“幻灯片版式”和“幻灯片设计”的使用方法,同时也教授了“背景设置”的方法。
这节课的内容偏向于操作,从这两节课的教材分析,教材偏向于简单机械化的操作内容,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内容偏向于简单。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一般先给学生做一个示范,发现学生做出的效果缺乏个性,基本上都是照搬教师的版面设计。因此在基于学生能力和能力培养上的考虑我觉得可以从几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
首先,注重个性、强调内容。先不提出“美化”的概念,将制作演示文稿的步骤规范为:先设计计划(概念图),然后输入内容(版式的使用),最后是文字美化(强调字体和字之间的结构变化)和背景设计。通过先写内容后美化的工作步骤地培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效率,学生不再感到手忙脚乱,一会儿整理版面,一会儿又去找资料,而是更容易统一整个“演示文稿”的风格,速度变得比较快。
其次,设计概念的培养。孩子们总是被“漂亮”的事物所“迷惑”,通常出现的演示文稿都是各种图片的堆积,甚至有时和自己没有关系的内容也会放入到作品中去。比如有的同学比较喜欢游戏,就把大量的游戏图片放到“自我介绍”的演示文稿中去,觉得这样就能把“演示文稿”做好看了,单纯的认为插入图片就是好的标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有必要纠正学生这方面的错误看法。另外,我觉得文字设计在演示文稿的制作中也很重要。文字的设计可以从文字色彩、字体、结构、背景点缀着手。特别是对于字体的设置,可以很大程度上改进“演示文稿”的效果。 另外学生还很喜欢使用“幻灯片设计”这个功能,但是我们发现设计母板大多数比较趋向于商业化,不适合学生制作自我介绍,因此我强调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进行背景设计,效果比较好。
再次,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校资源运用对制作好演示文稿也有帮助。学生很喜欢给自我介绍中贴入自己的照片,而这些资源从哪里来呢?我提供给学生两个途径:1.邮箱发送(上个阶段刚学习了邮箱的使用) 2.教师机上的共享文件夹。通过资源的共享,学生能够利用到自己中意的照片,对制作更有兴趣了。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改进,我认为学生制作的演示文稿能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从而具备较高的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