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起死回生 包 捷 教学目标: 1、正确识记本课9个生字,2个多音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 “死而复生”“起死回生”“切脉”“凝神”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 —9节,转述扁鹊从行人和侍卫官处了解到的情况。 3、能正确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关键动作,尝试复述扁鹊为太子医治的经过。 4、通过学习,了解扁鹊是我国古代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医学家,从而产生敬佩之情。 5、 通过抓矛盾质疑、释疑,感受扁鹊高尚的医德。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课题 师: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它在当今世界医学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的医学史上曾经出现了许许多多有名的医学家,关于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其中的一个小故事—— 师板书课题:11、起死回生(可事先写好),生齐读。 1、 抓关键词素理解词语“起死回生” 师:“起”在这里的意思是“让、使”,谁能说说“起死回生”这个词语的意思。(让看上去已经死的人又活过来,原来这个词是用来形容医术高明。) 2、 借助注解,初步了解“扁鹊”。 (1) 文中谁有起死回生的本领呢?板书:扁鹊。 (2) 出示课后注释,初步了解扁鹊。 3、 辨析 “起死回生”、“死而复生”,简要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 (1) 文中有个词的意思与“起死回生”相近,预习过课文了,谁能说说?(板书:死而复生) (2) 文中写了谁死而复生?(出示词卡:虢国,正音。板书:虢国太子)、 (3) 试着用上这两个人名和这组近义词,用一、两句话简要说说课文的大概内容。 (4) 师总结:这两个词虽然意思相近,但在用法上却是有差异的。 二、 学习课文1—9小节。 1、学习第一小节,了解事情的起因 (1) (出示课文第一小节)引读:一次,扁鹊来到虢国都城,听见街上的行人议论纷纷。原来——(生:虢国太子不知什么原因,一向好好的,突然间就死了。)对于太子的死你感到怎么样? (2) 指导读出句子的语气。 2、学习“问诊”过程。 (1) 理解“纳闷”。 (2) 自读对话,想想扁鹊问了哪些问题?交流出示。 (3) 齐读,读出问的语气。 (4) 侍卫官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同桌读读他们的对话,边读边思考:扁鹊从侍卫官的回答中知道了什么?(板书:胸口闷、“死”了不久、未入馆) (5) 谁能将扁鹊了解到的情况连起来说一说?扁鹊从侍卫官那了解到什么? 3、说话练习 (1) 同桌俩再来读读这段对话,体会一下扁鹊问这些问题时,语气是怎么样的? (2) 从老师的询问中,你体会出扁鹊的语气是怎么样的了吗? (3)(着急)为谁急啊?(太子)对啊,他在为病人着急呀! (4) 文章没有直接写扁鹊很着急,你怎么感受到的呀?来,看看作者写的这段对话,你发现了什么?(语言简短;连续的对话,没有加任何的提示语。) (5) 小结,指导朗读。 4、联系上下文,想象扁鹊当时的心理活动 (1)(出示句子)引读。 (2)出示填空,说说扁鹊从侍卫口中了解到了什么?随机了解“厥症”,(板书:“厥”)借助注释了解“厥症”。 (3)借助填空继续揣摩扁鹊的心理活动,练习说话。 (二)学习课文10—14小节。 1、读10—14小节,找到扁鹊为太子诊治的句子。 (1)默读课文,用括号括出扁鹊为太子诊治的句子。(板书:诊 治) (2)生交流,出示句子,多音字正音,并随机解释“切脉、扎针”。 2、抓住关键动作,复述扁鹊为太子治病的经过 (1)再读句子,圈出扁鹊为太子诊治时的动作。 (2)生交流,师板书: 按 切 贴 听 取扎 拣 (3)自己先把句子读读熟,可以边读边做做动作。 随机指导“凝神”听。(近义词“聚精会神”) (4)引导辨析“拣、捡”。 (5) 请你边做做动作,边读读这些句子,完整地回顾一下扁鹊为太子诊治的过程。 (6) 借助动词,将扁鹊为太子诊治的过程介绍一下。 3、引读描写治疗结果的句子,进一步体会扁鹊医术的高明。 (1) 出示句子,师引读: (2) 你认为扁鹊的治疗效果如何?从哪里可以看出? 出示:不多一会儿、没多久 (3) 引读国王的称赞。 4、学习14小节,体会扁鹊的医德高尚 (1)引读扁鹊说的话。 (2) 出示“世上哪有死而复生的道理?”和“烦你通报一声,就说我是秦越人,能使太子死而复生。” (3)讨论原因,交流。 (4)小结:高尚医德 板书:医德高尚 三、总结全文 板书: 11、起死回生 (死而复生) 扁鹊 虢国太子 (秦越人) 医术高明 医德高尚 胸口闷、“死”了不久、未入棺 诊 按 切 贴听 治 取 扎 拣(捡) 恢复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