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穷人 (第二课时) 王秋燕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渔夫与桑娜的对话,在语言环境中理解 “沉默”、“熬”等词语的意思。 2. 研读渔夫和桑娜的对话,联系上下文合理想象,重点体会渔夫“沉默”时的心理活动,感受小说中另一个主人公渔夫的淳朴善良的品质。 3. 理解小说的主旨,领悟小说题目《穷人》的深层含义。 4. 学习用首尾呼应的方式给文章续写结尾,并在比较中感受小说在高潮处结尾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 初步感知小说第三部分与第二、第二部分写作上的不同点。 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小说的第一、第二两个部分。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剖析,走进了桑娜,感受到了她的善良。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小说的第三部分,去了解另一个主人公——渔夫。 1. 引读第12节,初步感知渔夫出场时的形象。 (1)身材——魁梧; (2)皮肤——黧黑(“黧”:形、义:面色黑) (3)他拖着撕破了的渔网,一边走进来,还一边说——(庆幸) 2. 比较这部分与之前表现手法的不同。 (1) 伴随着渔夫的出现,小说的表现手法也发生了变化。小说前面两个部分着重于人物的心理描写,这部分作者又采用什么方法来塑造人物的。(人物的对话)。为什么? (2) 小结:选择哪种表现手法,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二、 研读渔夫和桑娜的对话,联系上下文合理想象,重点体会渔夫“沉默”时的心理活动,感受渔夫的善良品质。 (一)三次“沉默”切入 1. 作者没有描写心理活动,并不意味着人物没有心理活动。 这一部分中有三句话,写的是渔夫和桑娜两人说着说着不说话了。 出示: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桑娜沉默了。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齐读:“沉默”就是——一句话不说。 一动不动,也不说话,依然保持着沉默。 板书:沉默 2. 小结:为什么他们突然不说话了呢?此时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呢?读懂了他们的对话,我们就能揣摩出他们的心理活动了。 (二)理解第一次“沉默”中渔夫的内心活动。 1. 快速浏览(12-19节)开始两人说的好好的,怎么就沉默了呢?关注标点符号的特点。 2.出示:渔夫进门后说的三句话。 感叹号常常用来表示人们比较强烈的感情。自己读读渔夫的话,说这些话时,渔夫各是怎样的心情?旁边写一个词语,做做批注 3. 师:集体交流、引导。 ●“瞧,这样的夜晚!真可怕!”(害怕,后怕) (1)师:这样的夜晚到底是怎样可怕的夜晚?还记得吗? 播放视频:听,海浪滚滚,狂风怒号。当时(男生读:)…… 坐在家里的桑娜听着(女生读)……都感到…… 在风浪中打渔的渔夫就更加——(提心吊胆、魂飞魄散、胆战心惊)了。(近义词回忆积累) (2)虽然渔夫已经安全回家,但他回想起刚才的情景依然心惊肉跳,十分后怕。老师给你们一个词——心有余悸。(词卡) (3)指导读出相应的语气。指名读——齐读 l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 (沮丧、失望) (1) 渔夫认为糟糕和倒霉的是什么事?一天打不到鱼渔夫为什么如此沮丧呢?联系第二节的内容说说。(真是太糟糕了…… 今天真倒霉呀……) (2) 不是有黑面包吗?卖不了鱼就没有钱买黑面包,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难怪渔夫如此担心。连声说“糟糕、糟糕”“”“倒霉”、倒霉”,沮丧、失望之情表露得多么强烈。 (3) 指导有感情朗读。个别读,齐读 l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你有什么办法呢!” (1)这“喃喃”声中,更多是渔夫的——(无奈)。 (2)读出喃喃的语气。 4. 关注渔夫讲话始终围绕的“天气情况”,感受渔夫的“忧”,说清楚渔夫沉默时的心理活动。 师:发现了吗,渔夫的讲话中始终围绕着——天气。 齐读:这样的夜晚! 天气可真厉害! 这天气真是活见鬼! 为什么呀?—— 说的是天气,让我们感受到的分明是他心中的“忧”,他在为一家人的生计担忧。 5.完整地说说渔夫沉默时心里在想什么? 出示:渔夫沉默了,心想 (庆幸回家,为天气忧心忡忡,担心打不到鱼……) 6. 了解桑娜的心情,进一步感受他的善良。(非重点) 桑娜沉默时又在想写什么呢? 出示: l “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 l “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哦,鱼打得怎么样?” l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1)配合读句,当渔夫……,桑娜……。 (2)桑娜说话时始终(翻红关键词)——(心不在焉、恍恍惚惚) (3)她在担忧什么? 7.小结:渔夫打不到鱼,为一家人的生计忧心忡忡,桑娜望着九死一生却空手而归的丈夫,不知如何告诉他自己抱回了两个孤儿,也忧心忡忡,男女生分角色朗读12-19节对话,再次体会渔夫和桑娜不同的担忧。 (三)了解桑娜怎么跟丈夫说的,并体会她再次“沉默”时的内心活动。 1.师:思忖再三后,终于,桑娜决定告诉丈夫这件事情。 出示桑娜的话: 她是怎样说的呢?她首先告诉丈夫渔夫——;接着又告诉了渔夫——。(生——两个孩子都在死去的西蒙身边睡着了。)还告诉丈夫——生:他们那么小 2.桑娜为什么要告诉丈夫“孩子那么小”,同时还进一步补充说“……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引起丈夫同情这两个孩子) 桑娜多么希望自己的丈夫也能可怜可怜那两个孩子啊!她沉默了。她是在——(期待丈夫的回答,期待丈夫能同意这两个可怜的孩子。) (四)了解渔夫对待此事的态度,理解桑娜的第三次“沉默”时的心情。 1.这一次的沉默是被渔夫打破的,他说了些什么呢?指名读 出示: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什么是个什么问题?后来还是问题吗? (孩子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养活是个的问题;今后一家的生活是个问题) 师:是啊,这可不是小问题啊! 引读:难怪此时渔夫的神情是——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做出了什么决定。 (把孩子抱回来, “熬”过去。) (2)联系前文的内容,想象他们怎么熬呢? 渔夫……桑娜……自己的五个孩子……今后夫妻俩和七个孩子…… (更加早出晚归;更辛苦操持家务;孩子半饥半饱,再从牙缝里省下来养活西蒙家的两个孩子;有上顿没下顿) (3)这样的选择意味着今后的生活更穷苦,艰辛,可渔夫却催促桑娜——(快去!别等他们醒来。)再读!读出急切、坚定的语气!——(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学到这里,你觉得渔夫是个怎样的人?联系课文内容用一句话评价一下。 2.体会桑娜第三次“沉默”的心情。 师:这也是他的妻子桑娜此时此刻的心声啊! 听了丈夫的话,桑娜却坐着一动不动。因为—— 板书:感动惊喜 三、 感悟文章主旨,理解题目的深层内涵 1.(出示)最后两节 引读:桑娜的内心激动不已,然而却一动不动地坐着,渔夫担忧桑娜不同意收养这两个孩子,连声追问:“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而桑娜轻轻地拉开帐子说…… 2.读到这里,你发现了桑娜和渔夫这两个人有什么共同点?(善良) 3.学完全文我们再看课题,为什么以“穷人”为课题?要赞扬什么? 小结:虽然主人公是穷人,但是他们心地善良,身上折射出的人性的真善美深深震撼了我们。他们生活贫穷,精神却是富足的。让我们充满敬意的再读课题。 四、通过续写课文结尾,体会作者结尾的妙处。 1.(出示结尾)小说高潮部分,作者却戛然而止,小说结束了。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结尾的方法。比如:(首尾呼应、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的、自然结尾……) 2. 学习“首尾呼应”的方法给文章写结尾。 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首尾呼应”的方法给文章写结尾。结尾要呼应开头,首先要读懂文章是怎么开头的。 (1) 出示第一节,分读。这部分先写了……接着写了……(将屋外恶劣的环境描写与屋内的情景形成对比,愈发让我们感受屋内的温馨。) (2) 请你也运用这样的手法(屋外……屋内……),给文章写个结尾。 (3) 生仿写后交流。 (4) 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结尾,与你们稍有不同的是,老师通过没有采用对比的方法,而是运用了环境烘托的方法,让读者感受到一份希望,一份美好。 3.回到本文结尾,感受这种在高潮处戛然而止的结尾的妙处。 出示结尾部分:但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却没有往下写,他在小说的高潮处戛然而止,给我们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让我们回味无穷。(媒体) 五、布置作业 用首尾呼应或自然结尾的方式给文章写个结尾。 板书: 14 穷人 桑娜 (善良) 渔夫
忧 沉思 (宁可……也……) 沉默 (心惊肉跳) (忐忑不安) (感动惊喜) 收 养 : 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