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的认识
朱维蓉
一、教学内容:课本第59—61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景,认识周长;
(2)能说出“围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3)能测量并计算一些多边形的周长,能根据图形的特征,选择较优化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描绘、测量、计算等操作活动在头脑中建
立“周长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交流合作的过程,体验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知道围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
四、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景知道周长是长度的概念
五、教学准备:课件、幻灯片、橡筋和绳子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多媒体演示:蚕宝宝爬桑叶
观察:蚕宝宝在干什么?指名回答
生:围绕桑叶的边爬行一周
2、蚕宝宝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出示: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桑叶的周长
3、描画树叶边沿,加深对一周的理解(就是绕边线一圈,从什么地方开始就回到什么地方)
①我这儿有一张用吹塑纸剪成的树叶,(贴树叶)你能用粉笔描出它的一周吗?(抽生描,其余伸出手指跟着比划,然后说说是从哪儿开始的?又是在哪儿结束的?再评价)
②有没有同学从别的地方开始也能描出树叶的一周?(抽生说,师描,其余手指跟着比划)
③小结:(取下树叶)看来我们可以把树叶边上的任意一点作为起点,只要绕着边线描一圈,回到起点,就能描出树叶的一周。
4、迁移类推,感知其它具体物体表面的一周。(语言表述,手指比划)
除了树叶的面有一周,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的表面也有一周,请找一找,你能指出它的一周吗?
5、揭示课题,初步感知什么是周长。
①找出比课桌表面一周更长(短)的物体表面一周。感受到物体表面一周有长有短,各自的一周都有一定的长度, 板书:的长度
(二)探索新知、建立模型
1、象蚕宝宝爬桑叶那样 描一描书中桑叶、荷叶、菜园等图形的边线,描完后学蚕宝宝的话说一说
指名学生反馈,师根据生反馈媒体演示各图形周长
2.说说什么是周长?绕平面图形周的长度叫周长
3.练习
下面这些红线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吗?是的打 “ ”,不是的打“×”
下面三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三、巩固应用,优化策略
1 (1)完成练习,量一量,再算一算图形的周长(练习纸第一题)
生反馈、汇报计算过程
(2)师:将这些图形按边的长度的特点分分类?师根据生反馈板演图形分三类(正多边形、长方形、一般多边形)
(3)师:我们求这些图形周长的共同方法是什么?不同的地方在哪里?(讨论)
完成练习,量一量,再算一算周长
周长:—————— 周长:——————
周长:—————— 周长:——————
小结:计算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是求图形周长的基本方法,当图形边长相等时,就可以用它的边长乘以这样的边数。
【通过学生按图形边长特点来分类,既体会了计算的图形的基本方法也发现
对于特殊图形则可选择更优化的方法,同时为后面图形周长计算的教学奠定
了认知基础】
2、求周长
7dm 4dm 4dm 3dm 3dm 5dm
汇报交流计算结果
四、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周长,也知道在生活中需要测量周长,但其实周长的小秘密还有很多,我们以后还要继续去发现去学习周长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