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动态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党务公开 | 工会园地 | 文明在线 | 数字化研修 | 学校信息公开 | 健康促进 | 示范校展示 | 文明礼仪 | 网站登录
相关内容列表:
3B Module 4 Unit 2 Children’s Day课后随笔:章淑萍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1-07-06

3B Module 4 Unit 2  Children’s Day课后随笔

章淑萍

 

3BM4U2 Children’s Day教学内容为课本的P42-P45, 单词有park, cinema, zoo; 词组有have a class party, go to the park, go to the zoo, go to the cinema; 句型有:Do you…on Children’s Day? What do you do on Children’s Day? 教学目标有:通过listen and read, 让学生基本了解各国不同的儿童节日期; 通过Listen and say,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儿童节的主要活动;通过do a survey以及ask and answer, 让学生互相了解儿童节中孩子们的各种活动。

我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和重组,拓展并形成了再构的文本,由于学生对日期的英语表达没有概念,我把第一课时定为月和日的表达,以及单词park, cinema, zoo的教学,把本课时作为第二课时,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各国不同的儿童节日期、活动及特有的民族风俗,如日本的put on the kimonos, fly carp kites等。

在本课时中,我设置了四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通过他们来介绍该国儿童节的时间以及在儿童节当天能做的活动,他们所介绍的内容则作为呈现的文本让学生进行听说以及阅读的训练,并在文本中学习单词词组have a party, play with…, take photographs, go to the cinema(zoo, park…), put on the kimonos, fly carp kites, 并让学生运用这些词组至少能对一个国家的儿童节活动进行描述; 通过最后一个环节的设置——关心苦难中的孩子们,让孩子们在感受儿童节快乐的时候,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并懂得帮助别人。

这节课上下来比较顺,从文本的呈现到单词、词组的输入和反馈以及文本的再现,看上去量很大,实际上文本有内在规律存在,学生读起来并不难,也容易理解,从课后收上来的练习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基本都能掌握,知道了不同国家有不同日期的儿童节及不同的风俗习惯,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

但是这节课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1、关于UK, Singapore, Japan的儿童节日期,花得笔墨太大,其实这个部分,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简单了解各国的儿童节时间,让孩子知道有些国家的儿童节并不是在June.1,对于大部分的孩子,我只要求他们能知道儿童节日期的不同,但并不要求会用英语表达。但是在我真正的教学过程中,我花了挺大一部分时间在说日期这个环节上,导致最后的情感教育环节没能贯彻下去。

2、板书的呈现:为了便于学生最后能较顺利地反馈,我把不同国家的日期、活动都写在了黑板上,但由于版面较小(一半的黑板被投影遮住),在词组的摆放上有点凌乱,应该用表格的形式,这样能更清晰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有助于更准确地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