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动态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党务公开 | 工会园地 | 文明在线 | 数字化研修 | 学校信息公开 | 健康促进 | 示范校展示 | 文明礼仪 | 网站登录
相关内容列表:
《晏子使楚》(第1稿)宋黎萍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2-06-28

13、《晏子使楚》

宋黎萍

一、教学目标

 1、能根据意思写出并积累成语,并能用“不敢不”造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侮辱”、“欺君之罪”、“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历史故事内容,学习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挫败楚国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精神。

3、训练、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养成学生边读边思边品的良好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三、教学难点

读懂晏子反驳楚王的几句话含义,及句子间严密的逻辑关系,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四、教学准备

做好以下课件材料:

1、把课文中晏子的画像图片制作成课件,让学生发现晏子长得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为楚王叫他钻狗洞作铺垫。

2、三个重点句(钻狗洞、最不中用、水土不同)

3、晏子说得十分形象三个分句的学习和欣赏(举袖成云、挥汗如雨、摩肩接踵) 

教学设计

一、人物介绍,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历史题材的课文,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故事主要人物和历史背景。请同学读一读,说说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出示两段话:

人物介绍

晏子 :原名晏婴,身高不到五尺,(1.4左右)。他是齐国的大夫。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人们尊称他为晏子。(晏子个子不高,但在齐国的地位很高,他又智慧,能言善辩,齐国人对他很尊敬。)

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有一年,另一个大国——晋国派兵攻打齐国,齐国觉得单凭自己的力量无法与强晋抗衡,想联合楚国共同对抗。于是,齐王便派晏子作为使臣,出使楚国。(春秋时期是个战争年代,齐国遭到晋国的进攻,齐王想联合楚国,共同抗晋,是齐国有求于楚国)

2出示课题:《晏子使楚》

 谁能根据刚才的信息,用一句话解释课题

     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他的使命是联楚抗晋。

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之一是读通,熟悉课文,下面

开火车读(1)检查词语

临淄 敝国 大夫 大臣 柑橘

乘机 侮辱 尊重 规矩 淮南

2)这些词语中有两个反义词,你能找到吗?侮辱尊重

3.默读课文找出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画下来。

出示: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这两句话是整个故事的起因和结果。两个截然不同的起因和结果,源自于中间晏子和楚王的三次次交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一个要侮辱晏子显显威风,一个要挫败楚王,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两人之间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较量,我们来看看晏子是怎样与楚王斗智,维护国家尊严的。课文的那部分是写这一内容的?(3——5自然段)

2、接着,老师检查同学们预习课文的第二个任务,完成下列用表格

1)楚王用那些方法侮辱晏子?

2)晏子是怎样对待的?

3)结果怎样?

(出示表格)

 

楚王怎么做

晏子怎样对付

结果怎样

第一次交锋

 

 

 

第二次交锋

 

 

 

第三次交锋

 

 

 

3、交流

 

楚王怎么做

晏子怎样对付

结果怎样

第一次交锋

让晏子钻洞

访问狗国才钻狗洞

只好开门迎接

第二次交锋

笑齐国没人才

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下等人访问下等国

只好陪笑

第三次交锋

笑齐人没出息

水土不同,齐人到楚国便成盗贼

只好赔不是

师问:找到这些答案困难吗?

从字面上看,很简单,但是,如果我们细细品味,就会在这些词句的后面,看到春秋战国时期,为了使自己的国家立于不败之地,除了用血肉之躯保卫国门的将士,更有象晏子这样的忠臣用睿智果敢的外交策略拯救国家。这也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抓重点句,感悟人物

楚王处心积虑地要使晏子难堪,要显示强国的霸主威风,而晏子争锋相对,不辱使命,体现了一个爱国使者的风范?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表现晏子睿智,善辩言行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三个重点句)

(一)语段一: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得钻狗洞。

问: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后,得出:

﹡一国之门是城门的,狗洞里边当然是狗国,如果晏子钻的是狗洞,那楚国就是狗国。

﹡狗国上有双引号,狗洞上没有双引号,说明晏子识破了楚王侮辱他的用心,于是用其人之道还其袭人之身

师:以此类推,那么楚王就是狗王了,楚王当然不干!于是只好……。

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个别读,大家读旁白,个别读晏子的话。

(二)语段二

1师: 晏子和楚王的第二次斗智,请同学们照刚才的方法来读一读,品一品

读句子,

2第二回合,楚王和晏子有三组对话,人物的神态,也随着交谈的进行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桌互读,一组一组交流。

3同桌互读,(分一)

出示楚王的句子: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师引读:楚王不屑一顾地看了一眼。轻蔑地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从晏子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聪明的晏子用夸张的手法,举了三个例子回答了楚王的问题:一人读句子,大家说出相关的词语举袖成云,挥汗如雨,摩肩接踵这三个词的意思都一样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我国临淄住满了人,是总起句,后面用了两个分号,它表示并列的三个方面,说明齐国人多势众。

4个别读句子(2——3人)

 5这样看来,齐国的力量不可轻视,明着是回答了楚王的问题,晏子在为自己的国家造势。不愧是位外交家,这样的忠臣,实在难得,也难怪齐王委以重任。男女同学分读,读出齐国的气势。

6同桌互读分二

你认为要用怎样的语气读?(是真的为难?假装?先抑后扬?暂且让楚王高兴一阵,最后再给他重敲一击。)个别读出假模假样的语气

7先抑后扬,麻痹敌人,也是晏子行之有效的外交策略。个别分读句子

8其实,晏子真正要说的话是下面一句

读句子,说说其实晏子真正想说的是什么?(你们是下等国。)

教师引读第四节

(三)语段三

师:好,第三次交锋,谁来分析一下晏子卓越的外交策略?读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生读句子:水土不服是什么意思?语段中两处出现:水土不服“是相同的意思吗?

(前)水土不服:淮南的橘子不适合淮北的气候,不长橘,只长枳。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到淮北就又小又苦,

(后)水土不服: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可见楚国环境(社会风气

,晏子想说的是楚国的不良风气导致了齐国人犯罪。由橘子说到社会风气,晏子的这个例子太精妙了。把楚王刚踢过来的皮球又踢在了楚王的脑门上。

师生配合读第五节

7身材矮小的晏子出使楚国,以他的睿智,一次次化解了楚王的刁难,侮辱,刚才我们学的晏子的言行的句子是从正面描写了晏子的能言善辩,忠贞保国,其实,还有三句写楚王的句子从侧面体现了晏子的人物性格。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出示三句句子

1读句子。那个词写出了楚王的失败?

“只好“

其实在每一回合中,只好的意思还是略有不同的,联系上下文,把”只好“换一个词,1)无奈 沮丧  面红耳赤 尴尬  由衷,

学到此,相信我们都已经忽略了晏子的身高,而是被他智慧的高度所折服。

4、练习:

 你可以用老师给你的句子夸一夸晏子,也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所感来说。

  晏子以自己(   )和(   ),挫败了楚王的三次侮辱,不但(  ),而且(  )。他不愧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外交家。

5、交流:(过人智慧、善辩的口才、维护了齐国的尊严、赢得了楚王的尊敬)。

《晏子使楚》最初是篇古文,言简意骇。和现代文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则另有一番韵味。老师给大家来比较一段:

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后人从中概括了三个成语,结合课文,看看是哪三个。

“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四、根据板书,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