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谁是冠军 王逸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利用计算机系统自带的“计算器”对表格和数据进行计算。 2.能给表格增加行列。 3.了解制定合理公正的评定标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交流,确定评定标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应用“计算器”算出成绩,完成“成绩表”,最终确定“谁才是冠军”。 3. 结合“田忌赛马”的故事,学会自己设计表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项目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初步具备根据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能用“计算器”对表格数据进行统计,得出跳绳比赛成绩。 教学难点: 通过设计田忌赛马的表格这一项目活动,学会根据内容设计表格。 教学用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输入三次比赛成绩的表格,成绩未统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出课题。 同学们,跳绳项目的比赛,经过选手们激烈的竞争后,小明、小华、小丽这三位运动员的成绩表已经制作完成了,到底,谁是冠军呢?小裁判要请我们同学来帮忙。 2.板书课题:谁是冠军。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引入,激发学生对帮助小裁判评定冠军产生兴趣。】 二、新授:用“计算器”计算成绩。 1.出示成绩表,提出探究任务。 这是小明、小华、小丽的比赛成绩表,现在就让我们帮助小裁判算算每个人的成绩吧!请打开课本26页,尝试打开“计算器”进行计算。 2.学生自主探究,输入成绩并用计算器计算成绩。 3.请个别学生交流,“计算器”的使用。 教师板书: 打开计算器:单击开始——单击程序——单击附件——单击计算器 清屏 C 删除 Backspace 4.将计算好的成绩填入相应的单元格内。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成绩的方法】 三、思考:你能计算平均数吗? 1.提出任务。 在我们已经制作的表格中,没有罗列出个人的平均成绩。你能添加上这个项目吗? 2.请学生演示。 3.学生操作添加平均数栏目。 4. 学生尝试探究。 如何用计算器计算三次跳绳的平均个数吗? 5.请学生交流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教师板书: 除号 / 6.学生计算平均数。 四、确定评分标准。 1.三位选手的成绩已经统计完成了,小裁判很高兴。小明、小华、小丽这三位同学到底谁赢得了比赛呢?小裁判要请同学们来动脑筋,你们说说小明、小华、小丽谁能成为冠军呢? 2.学生讨论,得出不同的评分标准。 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 方法一:如果按累加评分方法评分,小华可以赢得冠军。 方法二:以单次最高成绩评分,小明可以赢得冠军。 方法三:以第二次的跳绳个数评分,小丽可以赢得冠军。 方法四:如果按每一次比赛获胜的次数计算,小丽可以赢得冠军。 …… 3.教师整理并罗列学生得出的方法。 4.提出评分标准。 有这么多评定冠军的方法,小裁判说,评定冠军需要统一评判标准,你们选择用什么方法评定冠军? 5.学生讨论。 6.教师总结并确定评分标准。三个人都有可能是冠军,是因为不同的评判标准就会有不同的冠军产生。所以在做类似的事情之前,我们要先制订一个评判标准,才有助于我们把事情做好,使比赛的结果更加公平公正。 五、拓展:设计表格。 1.比赛结束了,我们也懂得了通过使用不同的评判标准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这使老师想到了我国古代有一个《田忌赛马》的故事,你们知道吗? 2.请知道的同学说一说。(如果没人知道,就打开学生机上的资料,读一读) 3. 田忌在第二次比赛中,如何让自己处于劣势的马队战胜了齐王强大的马队?怎样修改评判标准,能保证齐威王的胜利? 4.学生回答。 5.教师提出任务:设计表格。 老师这里有一张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比赛过程和结果的表格,请你参照这张表格试着设计一张表格来表示田忌与齐威王第二次比赛的过程和结果。 6. 学生设计表格。 7.展示个别学生设计的表格。 七、评价与小结。 1.请同学们说说:你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2.使用评价单,进行自评与互评。 3.教师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非常棒。我们不但学会了使用计算器软件,还懂得了一个道理,不同的评判标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方法,只有这样,得到的结果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结果。希望同学们将今天学到的本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争做信息科技的小能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