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动态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党务公开 | 工会园地 | 文明在线 | 数字化研修 | 学校信息公开 | 健康促进 | 示范校展示 | 文明礼仪 | 网站登录
相关内容列表: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学反思(屠晓园)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2-06-29

《第一个发明麻醉的人》教学反思

                                屠晓园

亮点介绍:

1、抓住重点句子、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围绕华佗怎么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这一问题展开教学,抓住华佗前后两次手术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完成课后表格,理解撕心裂肺、呻吟、任人摆布、沉思的意思。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华佗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的思想感情和发明麻醉剂的思想基础

当华佗发现帮折了腿的醉汉接骨,他丝毫没有痛苦时,华佗是怎么想的?我请学生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自己体会一下,再来谈谈自己的感想。对华佗沉思的那句话,刚开始学生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华佗要发明一种药,使病人吃了,做手术没有痛苦。”后来通过朗读,我的启发,才深刻体会到,华佗作为一名医生,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他是“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体现了他崇高的医德,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抓住描写数字的词语,激发学生对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的敬佩。

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这样,华佗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他的发明比外国早了一千多年。”抓住句中的“第一个”和“一千多年”这两个词语,让学生自学、交流、理解、讨论,通过感悟使学生知道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更加值得我们自豪和敬佩。

3、课外扩展,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人类造福。

类似“华佗发明麻沸散”的这种古代名人故事还有很多,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并在午间班会课上交流。目的在了解他们故事的同时,学习他们身上刻苦钻研、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学习他们那种一丝不苟、寻求真理的优秀品质。

改进措施:

在分析华佗在偶尔事件中发现问题的同时,他又是如何做的呢?我原想让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时时”、“处处”、“终于”,进行品读、分析。但由于时间安排上太仓促,学生没有讲清楚“时时”说明华佗抓紧时间、随时都在研究;“处处”说明华佗在任何地方都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从而“华佗在研究麻沸散的过程中刻苦钻研,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最终获得成功。”这一中心领悟的不够深刻。今后,在设计教案时应注意点面结合,有的放矢,增强学生推敲文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