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听与赏中学习音乐
俞赪炜
音乐是视听结合的审美艺术,受众者在剧院中亲身亲历、耳闻目染,全身心地融入在美妙演出中,其体验是最为丰富的,其印象也是最为深刻的。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特别是音乐欣赏课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视、听一体的审美环境,对学生的感官造成一定的良性冲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紫竹调》这一教材涉及面广泛,有戏曲的传承,有民歌的流传,还有乐队的变化演绎。为了让学生能充分领略这首本地曲调的美,我搜集了多种视听资料,让学生在看、听、唱、演等多种形式中获得真实的体验。
我从丝竹乐队的演奏听赏着手。学生通过听觉能初步熟悉丝竹乐队的音色效果,并随着提问联想到演出场所。我马上在屏幕上映射出典型的江南风景,画面与音乐的配合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到柔美婉转的氛围中,倍感亲切。学生们随着音乐好像留连在小桥流水的江南小镇,游走于精巧别致的苏州园林。视屏的影像使音乐的内涵得以具像,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加深了他们的理解。
接着,我又从沪剧演出的片断入手,帮助学生了解乐曲的背景资料。在听赏沪剧唱段时,学生在视屏上了解了唱词内容,对剧情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吸引他们进一步关注沪剧这一艺术形式。然后,我又用电影片断加深他们对角色的理解,学着来模仿角色的演唱。
通过这些综合的视听练习,学生们对《紫竹调》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