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高效课堂
——《“神童”的秘诀》课后随笔
朱蓓
上课前我细致认真地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和学法,决定将本节课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 导入新课、资料介绍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学生对课题的质疑,引发其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在教学伊始让学生对本文的主人公——陈毅,有较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学完课文之后,能懂得小时候养成的好习惯能成就一个人的一生。
二 初读课文,预习反馈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中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继续学习预习课文的方法。课前学生已经对课文作了初步预习,在课堂中,留出时间,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组内交流预习情况,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并由老师对预习时,理解词语的方法做出总结。
三 学习课文、加深体会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充分朗读,找到文中的关键句,来解答学生在课前提出的问题,了解神童学习的秘诀在于有方法,在于好学好问,在于勤奋。同时在了解了陈毅的学习方法之后,让学生们联系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交流预习方法,相互启迪。
四 课外延伸、开阔眼界
这一环节给学生充分的课外拓展的空间,使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孩子们通过积累激励人勤奋学习的名言,找找历史上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体会学习没有捷径,成功在于勤奋。
《“神童”的秘诀》是一篇内容浅显,含义深刻的文章。文中的主人公——陈毅,是上海市的第一任市长。但是同学们对他却不十分熟悉,因此在开篇之初,就让学生对他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以此来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文本内容。课文中通过一个典型的事例,塑造了一位勤奋好学的“神童”形象,学生们通过寻找关键句,解答了课前质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借助了陈毅的榜样作用,生动地给孩子上了一课。他们不仅了解了陈毅的学习方法,更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了陈毅那刻苦好学的精神。
今天的教育力求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条件,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有效地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经历学习的全过程,感受学习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