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整册教材 设计一课教学
——《镜泊湖奇观》教学反思
程妍
自己说了课,又听了组里另两位老师的说课,感觉深受启发。不管是怎么样的设计,大家都是从教材解读、目标设定、教学构思这些方面展开。
我考虑比较多的是作业的设计,这也是本学期区教研工作的一项重点。
这一课系第七单元主题为名山秀水、异国风情中的一篇。遵循着语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表达,学习作者的表达,我着力带着学生读文并学习作者采用“先整体概述后局部描写”、“点面结合”、“变换构词方式”、“列举数字”和“诠释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等表现手法行文。在研读教材时,我深受启发,何不将它作为一篇习作练笔的文章来处理教学呢?于是我结合本册教材第三单元学过的《飞夺泸定桥》(曾指导学生进行了“运用列举数字的方法介绍自己的教室”)、《开国大典》(曾指导学生在“运用列举数字的方法介绍自己的教室”的基础上学习运用方位的词语完善对自己教室的介绍)的学习,制定了教学目标,即通过本科教学,进一步指导学生开展练笔,以《咱班那些事》为题,写写教室的硬件环境,以突出“宽敞明亮、整洁温馨”这类关键词,再选择运用“先整体概述后局部描写”、“点面结合”、“变换构词方式”和“诠释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写写这个可爱的集体中的同学、老师、课堂、课余。
当我一提出这样的练笔要求时,学生的写作兴趣明显比以往高涨,因为之前的两次小练笔已经将班级教室的环境介绍部分完成了,现在只需要接着完成写人记事的部分,且写的是学生最熟悉最喜爱的班集体,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课堂上对于作者表现手法的指导运用,学生通过学文产生了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周记《咱班那些事》已经写了,从习作练笔的情况来看,学生构思巧妙,有以“晨读、自然课、体育馆、放学出校门”等不同时间空间串联的那些事,有以“下课的聊天声、调皮同学的嬉笑声、小干部管理班级纪律的提醒声、课代表叫传本子”等不同的声音串联的那些事,更有将《水浒传》人物与班级同学一一挂钩串联的那些事。在交流习作时,同学们一起回味五年校园生活共同经历的喜怒哀乐,笑声一次次飞出窗外……
至此,本课教学达到了既定的目标,学有所得,写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