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词品句 感受语言特色
——《扬州茶馆》教学随笔
高惠娟
《扬州茶馆》节选自
⒈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在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同时帮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已经掌握的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找近反义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查找工具书等等,来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本文由于写作年代离现在较远,文中出现了一些让学生不了解的名称,如:“卖零碎的”等。我利用图片,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感观来理解。“滗”是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可以让学生直接动手做一做。而文章中涉及到饮茶的专业词语——“沏”,我采用适时的语言补充和图片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让学生理解“沏”的意思,而且知道“沏”体现了一种饮茶文化。对于“兜揽”这个新词,则让学生先听那个年代卖零碎的人的叫卖声,让他们直观感受,再让他们说听到了什么,到文中找作所运用的词语,用寻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兜揽”。
⒉ 运用形式多样的读,感悟文本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文本,用形式多样的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朗读、默读、引读、范读中感悟文章的内涵。本堂课,我设计多处形式多样的读。整体感知部分,从一开始的引读句子,到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内容。重点研读部分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思考。解决问题后,师生合作读,对教学内容有个整体回顾。第三小节的教学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形式进行教学。我将文本语言变化引读,对其中的重点语句教师范读,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特色,体会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