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歌曲《勤快人与懒人》
音乐 戚静雯
怎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教学节奏,使音乐课堂教学更为有效,从而构成音乐课堂中的一种和谐美呢?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并紧密结合音乐课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引起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是基础。以学生生活为起点,激活课程资源;课堂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生活体验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以学生为本,找准教学起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知道歌唱教学最好的依托就是不断地感受,不断地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连,激发学生的学唱热情,积累内心体验。所以,在歌曲学唱的教学环节中,我带领学生从打铁音效的聆听到厨房劳动音效的模拟,自然地进入了歌曲的学习中。整个教学过程在学生已有经验资源的主线牵引下,变得轻松、自然,学生易于接受且乐于接受。
教学重点的有效性是关键。结合基本节奏训练,进一步挖掘厨房劳动过程中的音效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音乐综合能力,是我的教学重点。由于上节欣赏课中,学生已初步认识到劳动音效在音乐中的作用,因此,本课中我充分利用厨房音效资源,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劳动项目入手(已有生活经验),创编适合的节奏并用打击乐模拟(已有知识经验),最后与歌唱形成一个整体,达到唱、奏、演的完美结合。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在以学生生活为起点有效激活课程资源后,实现了节奏训练趣味化、活动内容主题化、音乐能力综合化,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方式的有效性是根本。新课课程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组织形式的诞生。在本课“快乐的炊事员”这一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劳动项目,然后以小组合作互学、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反馈。练习的过程中大家共同完成创编、创演的目标,增加了信息交流量,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们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总之,为了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更好地感悟与体验音乐文化,增强音乐学习的有效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性,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合理组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