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动态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党务公开 | 工会园地 | 文明在线 | 数字化研修 | 学校信息公开 | 健康促进 | 示范校展示 | 文明礼仪 | 网站登录
相关内容列表:
《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梅涛)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2-06-29

《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

梅涛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认识”是第六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我上的是第一棒。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长的含义;在头脑中能够建立起周长的概念,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以及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在学习周长的知识之前,学生已经有了面积的概念,在第五册教材中,面积概念是通过“哪个图形大”引入的,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容易。周长的概念的引入比面积概念难一些,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围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授课之前,我安排了课前练习,从反馈的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无法描述周长的概念的,从而也无法计算周长。

课的引入部分,先让学生通过蚂蚁爬行树叶一周的长度让学生感知爬行叶子一圈的长度就是这个叶子的周长。通过描理解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图形的周长。在找一找、摸一摸中去体验什么是周长。最后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周长进一步理解概念,并把数学和实际生活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学生在学这部分知识时,对测量活动感兴趣但对于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易混淆。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知道一周是沿图形的边线绕一周这一点掌握的较好。学生对于周长是在封闭图形的范围内去研究并不是很明确。对于求直边平面图形的周长大部分学生知道有几条边就求几条边的和;其中有一半的学生发现等边三角形的三边是相等的可以用2×3去求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全班有一小部分的同学量出了三条边各是多长但没有求和;这部分学生不知道三角形的周长是求三条边的和。于是我考虑书中周长定义中的的图形是指封闭的平面图形,教材中虽然没有涉及封闭和平面,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去体会周长是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因此在摸的时候抓中学生摸的物体,让学生通过摸去想,然后再观察、再去摸从而体会出物体的每个面都有它自己的周长。在测量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周长是一个长度注意它和面积的区分。

整节课的构思是不要把周长放到大的几何空间去:那就是面在体上,一个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去体会、去感悟。因此让学生在“探究”中去体验发现的乐趣例如:教师有意安排了对五角星、三角形、不规则图形操作测量。这里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会想到用尺子去量等边三角形,不规则图形中直边的部分用尺子,曲边用绳子先围再量,第一层次的活动,趋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他们从各自已有的知识背景与生活经验出发,通过量一量,围一围,得出纸片的周长。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可以用乘法或连加求的方法,测量周长除了量、围以外,还可采用滚的方法解决圆形物体的周长,可以根据图形的特点(五角星)用乘或连加较快的求出周长,深刻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特殊问题有特殊的解决办法,让他们充分体验自主解决问题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