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教学反思
孙美华
《花钟》是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展开,通过牵牛花、午时花、夜来香分别提醒小白兔起床、吃午饭、睡觉,让学生懂得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开花时间。
本课要求学生识记的生字有六个,我大多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并且各有侧重,根据生字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生字。如第一个生字“钟”,它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形声字,在第三单元《识字的小秘密》中学生学会用形声字的办法记住生字,于是在“钟”字的教学中我帮助学生复习了形声字的知识点,提醒学生可以用形声字的办法记住它。又如,第二个生字“盆”,认识了它的部首“皿字底”后,通过查字典的办法记住它。用部首查字法识字是本单元的单元训练目标,鉴于学生刚学会部首查字法,在查生字“盆”时,首先指导学生分步骤练习部首查字法,到查生字“床”时,让学生根据步骤自己实践,从“扶”到“放”,让学生学得扎实,解决教学重点。用“听一听”的方法学习生字“号”,让学生知道号是一种乐器,它的声音是怎样的;用“读一读”的方法记住“升”是后鼻音,学生特别容易读错;用“找朋友”的办法认识“饭”,它的“朋友”比较多,学生也比较容易组词,在交流时我特别关注了一些平时不太举手的学生,让他们也参与到课堂中来。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经过大半年的学习,学生学会了很多识字的好办法:拼一拼、读一读、加一加、减一减、换部首、想一想、编儿歌等等等等,但是不是每一个生字都适合这么多方法呢?老师应根据生字的特点,有意识地教孩子选择合适的识字办法,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在本篇课文中,由于三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提醒的内容不同,用的提示语也不一样:牵牛花“吹响了”起床号;午时花“笑哈哈”地说;夜来香“轻轻地”说。根据提示语,学生能读出三句话的不同语气,但我觉得仅仅这样还不够,如果能让学生理解同样是提醒小白兔时间,三种花的语气为什么不同,因为三种花的开花时间不一样!!!这样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能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读,并且更容易读出感情。如喜欢夜来香的小朋友在交流朗读时我加了一个问题,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吗?学生想了一下说,因为其它动物都睡觉了,夜来香只能轻轻地说,不然就会影响到其他人。我接着他的话说,那让我们当一当夜来香,轻轻地提醒一下小白兔吧!学生便能那么自然地读出效果,从而解决第二个教学重点。
有很多时候我们会疑惑,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就是读不出感情?那是因为学生不理解,不知道老师要的是什么。只有学生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读,才能真正地读出效果。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的感情,那就是朗读教学中的我们苦苦寻找的那把金钥匙。
于是在开展教学时,首先在导入部分我便紧扣课题中的“钟”字,从“钟”的谜语,到各种种类的钟都紧紧围绕着“钟能提醒人们时间”展开。接着,在第一小节的学习告一段落时,我提出疑问,小白兔需要的是“花”,小山羊送给它的却是“钟”,“花”能否解决小白兔的问题吗?让学生将“花”与“钟”联系起来,带着问题学习第二节。然后,通过问题“早上,什么花提醒小白兔时间?”“中午,什么花提醒小白兔时间?”“晚上,什么花提醒小白兔时间? ”将“花”与“钟”真正地联系起来,因为这三盆花的作用与钟一样,都能提醒小白兔时间,所以它们被称为花钟,自然而然解决本课难点。
曾经有个教育专家这样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就是一次快乐的旅途,老师是向导,孩子是游人,而教学目标就是一个一个的景点,在这次行程中,向导会把大家带向哪里,是由教学目标决定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开展课堂教学,让孩子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并且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