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动态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党务公开 | 工会园地 | 文明在线 | 数字化研修 | 学校信息公开 | 健康促进 | 示范校展示 | 文明礼仪 | 网站登录
相关内容列表:
2010学年第二学期体育教研组工作小结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1-06-29

2010学年第二学期体育教研组小结

 

     伴随着紧张而又忙碌的步伐,第二学期即将结束。我们何不再把日历翻回2010年的2月,从制定工作计划的那一刻起,回顾本学期点点滴滴的工作历程:

一、“课题”让我们更加团结

 本学期,为期两年的区重点课题《小学体育课程校本化的实施研究》鉴定、结题了。在这两年的研究之路上,注入了我们组室每位成员的心血。我们将课程中教材内容铺设到每个年级,结合各年龄段学生综合因素,从各年级学生应掌握的体育基本技能考虑,教材的梳理通过取与舍、难与易、点与面,将教材进行系统、合理、有效地安排,体现各项学习内容的循序渐进,同时找准各年级之间的共同点,有效衔接,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具系统性、操作性,更贴切学生实际。具体来说,十个学期的510课时,撰写了1020课次的研究教案。就这点的研究做法,已走在同行们的前列了。

通过这次的课题研究,大大增强了各位组员的研究力和战斗力。使我们更清晰了课程的整体要求,更凸显了学校的体育特色,更能将《国家课程》和学校的体育特色有效的把握与整合,更大程度上增强了我们自身的业务能力。对于我们整个组室来讲,课题研究让我们更加团结,更具凝聚力,大家齐头并进,面对困难与问题,迎刃而上。我们团结一心,没有过不去的“坎儿”。421,我们迎来了市、区级的专家对课题进行鉴定。他们给出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也提出了相对的补充,我们也意识到课题的结题只是暂时性的告一段落,而正真落实到教学的根基还需我们不断的努力与完善。

     二、“教学”让我们更加钻研

     本学期,组室除了按时完成学校教导处的各项工作任务意外,还要参加各类市、区级的比赛。可以说我们的工作负荷是“超饱和”的。但这些从来没有影响和阻挡住我们对教学的钻研。从校的“咬尾巴”课到“新苗奖”我们反思、我们更新。

     校的“咬尾巴”课给我们搭建了教师钻研教学的平台。以往讨论讨论,备备课、开开课,再讨论讨论进行改善。我们是学到、听到许多好的教学方法。可是,要成为一名整正优秀教师,必须要有精湛的业务能力。我们从“新苗奖”评比后的反思中,尝试对这次教学评比的操作方法上的更新。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将“新苗奖”的教学评比方法运用到校“咬尾巴”教学评比中。我们严格遵守校评比课的总要求。首先,根据任教年级,明确同一主题下的各年级的教学目标,而后以“新苗奖”教学评比的方法,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咬尾巴”课的教案撰写,事后由组长将教案封存直到开课之日,不再改动教案。这对教师,平日里的教学积累、业务能力、课程把握等等的教学综合素质的考验。这一举措,让我们更加注重日常的教学,更钻研业务。对于年轻的教师来讲,面对今后各类的教学评比在心理上都有备无患。

通过这次校“咬尾巴”课的一点尝试,我个人的想法(也许不成熟):现在的教学给了教师很大的空间。如果在学校教学评比总要求下,我们能根据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特点,何不尝试各类形式教学评比。这样我们学校的教学评比不单单只是上课,只要能为教学服务,提高业务能力的评比内容都应该吸入。评比内容可以根据各教研组每学期的教学计划重点,由教师共同讨论来进行设定。这样一来,教学评比不只是从表面上面向所有老师,而是真正全面增强教师研究能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