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境激趣,以读悟情
——《五彩池》教学反思
耿 虹
《五彩池》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课文叙述了“我”到四川旅游时,在黄龙寺——九寨沟风景区看到了奇异、迷人的五彩池,从而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
为了深入理解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两点教法:
一、创设情境,感知激趣。
俗话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这一环节我通过让学生欣赏五彩池的美景图,加上声情并茂的导语把学生带到五彩池,让学生感受五彩池的美景,从而自然地引入课文内容。
接着,反馈预习,梳理文章的脉络。学习新课前,我提出预习要求:①读通课文,读准字音;②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③ 查有关资料,了解石笋的形成及光的折射等知识;④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五彩池的。(预习中遇到问题做上记号,课堂上与大家讨论。)对于预习,与另一老师比较,我提得较为详细,学生经过自身探究,了解课文大意,在课堂上的交流学习,学生的思维就有了基础,兴趣也更浓厚,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养成了。
二、以读代讲,以读悟情。
对《五彩池》这样描写细致、语句优美、句法整齐的佳作,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新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与另一老师相比,我觉得他更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在词句的理解上讲得教细致。
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了解第二节围绕哪句话写的,而后引导抓住句中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通过朗读指导体会情感。最后以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老师的指导朗读,使学生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朗读中体会水池形状多,美的特点。品读时,通过老师示范朗读,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边读边看图片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第三节的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特点,在整个过程中,突出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说结合,个性化的阅读,让课堂书声琅琅。同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赏析,在阅读中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