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生活经验 引领自主探究 科学建构知识
吴晞
今天的教育是追求素质化的教育。现代教育推崇的是要尊重人性和个性、要挖掘学习的潜能、能充分释放学习情感、能参与学习中的探究、科学构建新的知识。伟大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在他的教育理念中往往能折射出现代教育的身影,有的更是深入浅出地诠释了素质教育的根本。正如陶行之先生主张的“在生活中教,在生活中学”的教学理念,认为一切教育都应该来源于人们的生活。所以在教育中重视“教学合一,源于生活”是很重要的。透过陶行之先生的“在生活中教,在生活中学”的理念,我们能感受到如同现代教育强调的元素:“人性” 、“情感” 、“探究”、“创造”和“潜能”。试想:如果所教授的数学内容不是来源于生活,是抽象的、脱离实际的,那么学生就无法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也就很难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老师在教授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积累,那么学生就很难形成属于自己的数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所以,要让每一堂数学课里都充满生活气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生活问题中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这一课的内容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介绍一些家中的帐单,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己观察各种帐单,了解帐单上的内容,并提出自己所不能理解的部分。比如“倍率”是什么意思,“如何计算倍率”“为什么会有2类单价和用电量”“为什么供水单价比排水单价贵“等,老师根据学生的问题一一帮助引导解决。课堂上补充一些关于倍率的知识:家庭用电倍率是1倍,商业用电的倍率是2-4倍,重工业的倍率是4-8倍等。让学生了解水费单上排水的计算系数与去年是否超出年内累计基数有关,介绍了分时电表的计算方法和它所带来的好处等。让学生体验生活,融入生活,学生在计算小数加减乘除时也不显的枯燥,再去比较自己家的帐单和小亚家的帐单,可以起到教育、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用电、用天然气的好习惯。
不足之处:
1教学节奏还可以更快些,这样天然气的账单就不用放到下节课去讲。
2 让学生课前预习下,查些资料课会更精彩。
要想牢固地构建起数学知识,不仅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问题,而且要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提供有效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发挥才智,更要选取生活中的其它问题帮助学生运用这些数学知识。总之,在生活中教,在生活中学,能科学地建构起数学知识。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要深刻领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就让每一堂数学课里充满生活气息,让每一个学生在生活问题中讨论和探究,用一个个数学方法来发掘那些隐藏在生活中的数学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