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动态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党务公开 | 工会园地 | 文明在线 | 数字化研修 | 学校信息公开 | 健康促进 | 示范校展示 | 文明礼仪 | 网站登录
相关内容列表:
课后反思:姜文浩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1-12-29

课后反思

姜文浩

 

   在体育教学中,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促进学生最优化发展。要尊重学生寻找快乐的欲望,满足他们活动的要求,鼓励和促进学生学习,并为其提供指引。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反馈和所表现出的言行举止,掌握技术动作的能力和考查讲评后的情绪变化的信息,按照体育教学校本化实施过程中,遵循弹性化目标原则,从而给予学生一个更合理的学习目标。

作为三年纪的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好处于智力发育和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不仅有低年级学生求知的渴望,还有日渐鲜明的独立个性。如何引导和启发刚刚步入10岁的孩子,是课中要把握的重点。要传承陶行之先生的“说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要更加自如的运用语言技巧,振奋学生精神,使学生快乐学习,快乐锻炼,快乐收获。从而提高了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

结合同课异构,本次教学主要内容是跳跃。在一二年级在并脚跳上一定高度的物体基础上,并脚跳过海绵垫。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弹跳能力,对跳过海绵垫有较高的兴趣,但跳跃是有一定危险的运动项目。合理的启发,引导,提高,评价,都要促进学生最优化发展。在课前,先把垫子一字摆开,不仅减少课中调整器材的时间,还可以划分好学生的活动区域。在课的设计中,考虑到器材更换中所要浪费的时间,使用同一器材完成两个内容,是教学实施更有效。因此,在副教材的选择中,我也选择了用垫子来完成的内容——‘巧换海绵垫’。

反思本次教学,由于主教材内容并脚跳过海绵垫是第三课次,在前几次课中学生对起跳方向和动作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主要是针对蹬地有力,和收腹、落地缓冲两个方面来练习。在练习开始前,我先为学生做了收腹和不收腹的两种动作。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区别和利弊。在学生进行回答后,再进行分析,点明动作要领,收腹落地缓冲。

之后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为了不让学生在练习因为过于激动,而产生伤害。前强调学生要互相观察和纠正动作中的错误,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掌握的程度,还能使学生合作完成练习任务,并提高了练习中的安全性。回想本次教学,两人一块垫子不仅运动量大,安全性也较高。在完成十个跳跃后,逐步提高垫子的高度和远度,来增加练习难度。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坚持完成练习的毅力。整个练习中学生都充满了兴趣,对于有困难的学生,不强求他们提高难度,适当降低,给她们信心,并协助她们完成课中的练习任务。因此,落后的孩子们并没有气馁。在低的垫子不停的练习,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完成这组练习后,引导学生跳跃更高的高度。在学生跳过垫子后,及时对刚才的练习进行总结。表扬动作达到要求的学生,鼓励有进步的学生。但时间短造成运动量不高。在今后的课中控制好前后时间上的安排,使运动量达到计划的要求。

在巧换海绵垫的副教材中,通过构思,使学生从简单到困难,再从两人到四人、八人再男女生比赛,最后全班合作完成。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灵敏协调和反应、速度,而且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团结一致完成任务的能力。同学之间勾通的能力。增加了全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碰到困难后如何共同解决。反思在游戏过程中,从两个人互换到四个人互换,会发生有人跑错而撞一起的情况。要让学生自己研究问题出在哪,并想好如何解决。要互相沟通,互相理解共同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