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情境创设 重探究习得
——《品德与社会》《给外公外婆拜年》教学反思
本课是二期课改《品德与社会》新课程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最后一课,本册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思品与社会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通过亲身体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发现,形成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念,我在本课教学中尝试运用“体验交流、教授习得、探究发现”等模式进行教学。
一. 营造氛围,以学生的亲身体验入手
春节是孩子们喜爱的节日,节日的热闹气氛、景象都给孩子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把这种生活体验有效地进行调用,是本课情感体验的关键。因而,上课伊始在欢快的民乐声中,呈现充满中国特色的饰品,喜庆的氛围使学生更容易、也更自然地进入了角色。
二. 师生互动,探究拜年礼节
品德教育的渗透、社会知识的习得,都不再是师生之间的单纯说教的产物。怎样教会学生在玩中学,玩中体验,培养各方面素质呢?在本课教学中,学习拜年的礼节是教学的重点。我将情感与行为指导贯穿一线,带领学生学习拜年的礼节,回忆自己拜年时的情景,通过师生互动的表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在观察表演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掌握拜年的礼节,并通过表演反馈了学习情况。
三. 人人实践,创设生活情景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丰富了学生的视野,素质教育也要求教师应更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学。因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漆漆相关,加上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所以在课堂中,我更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表演中学,在评说中纠正,以把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最后给老师拜个早年,首尾呼应,同时营造一种祥和热烈的节日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