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智烧敌舰
徐汇区东二小学 袁瑛
【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正确认读“舰、腊、牺、牲、桅、艘、惶、措、顷”九个生字;运用抓关键字素理解“乘虚而入”、“惊惶失措”的意思词语并积累。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抓住“乘虚而入”和“惊惶失措”概括事情发生的起因。
3、
【课前预习】
1、读课文,为文中下列带点字注上拼音,把课文读正确。
桅杆 乘虚而入 惊惶失措
2、借助工具书,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舰 乘虚而入 惊惶失措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理解“舰”,积累数量词“一艘”
1、齐读课题。
2、反馈预习,理解“舰”,积累数量词“一艘”
(1)反馈预习,理解“舰”,借助图片,认识二千多年前的军舰。
(2)积累数量词“一艘”,随机指导“艘”的书写。
二、反馈预习,借助课题说清课文大致内容
1、反馈预习,借助课题,用一句话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
(逐步引导学生说清:阿基米德指挥希腊的老人、妇女和孩子烧毁了罗马帝国的军舰。)
2、学习第1节,初步了解阿基米德,引导关注其身份。
三、启发质疑,根据2、3小节的内容,概括故事的起因
1、联系课文的大致内容,引发质疑。
预设:一位科学家怎么会去指挥打仗?为什么指挥老人、妇女和孩子去烧敌舰?
2、学习第2小节,了解原因,解决疑问。
(1)轻声读文,用直线画出说明原因的一句话。
(2) 交流出示句子:有一年,罗马帝国乘虚而入,派军舰侵略希腊。
Ø 抓关键词素理解“乘虚而入”。(虚——空虚;入——入侵。)
Ø 围绕“乘虚而入”,联系上文,体会当时的希腊兵力空虚。
师:这“空虚”具体表现在哪里?读读上文,想一想。
Ø 引读具体表现空虚的相关内容。
Ø 小结,释疑。
3、学习第3小节,了解罗马帝国入侵后,希腊人民的表现。
(1) 指名朗读第3节,想一想哪一个词写出人们当时的表现?
(2) 抓关键词素理解“惊惶失措”。(措——安排,处置;惶——恐惧)
(3) 再读第3节,联系“眼睁睁”,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惊惶失措”。
4、用上“乘虚而入、惊惶失措”概括事情的起因。
师:作者就是围绕这句话(“有一年,罗马帝国乘虚而入,派军舰侵略希腊。”),把事情的起因写具体的。现在,谁能用上这两个词,简要概括事情的起因。
5、引读2、3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1)引读课文2、3节。(引读时跳过第2节中描写“军舰”的句子)
(2)读读描写“军舰”的句子,说说从中了解到什么,借助图片理解“桅杆”。
(3)划句,质疑、存疑。
(这两节讲的是故事的起因,却为什么要在这里介绍军舰呢?)
四、默读划出具体描写阿基米德的句子,说清阿基米德是如何指挥大家烧毁罗马军舰的。
1、默读4-6节,画出描写阿基米德的句子。
2、交流,示句。
3、根据要点的提示,说清阿基米德指挥大家烧敌舰的过程,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1)再读句子,引导提炼要点。
句1:让大家不要慌 (随机指导朗读)
句2:快 全 (板书)
(随机引读第5小节,理解“足有上千面”的意思,感受镜子的多。
句3:一字儿排开 集中对准(板书)
(动作演示理解“一字儿排开”,借助媒体理解“集中对准”。)
(2) 根据板书的提示,连起来说说阿基米德先指挥大家做什么,再指挥大家做什
么?
(3)小结:课文就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的。
4、引读第6小节,引导复述,说清第三、四艘军舰被烧的过程,对比文中的写法。
五、围绕“真有本事”,联系相关内容,感受阿基米德的智慧
1、引读7、8小节。
2、引导联系文中描写军舰和太阳的情况的句子,阿基米德的智慧。
师:阿基米德究竟有本事,了不起在哪里呢?
随机点拨:当时,人们只看到……,而阿基米德呢?
(1)抓住描写“军舰”的句子,了解木头和布帆都易于燃烧。
(2)抓住描写“太阳”一句中的“高高地”,体会当时正值中午,阳光非常强烈。
(3)小结。板书:以弱胜强
3、初步感知文章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小结阅读策略。
师:今后,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当读到这些看似与文章内容没有太大关系的句子时要多思考,并学着前后联系着去想想,这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课文。
六、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2、布置作业。结合这堂课板书,把这个发生在二千多年前的故事说给别人听。
【板书】
40 智 烧 敌 舰 (木头)
以 弱 胜 强 (布帆)
快 全拿来
阿基米德 妇女
(指挥) 一字儿排开 集中对准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