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说课
孙美华
教材分析
《写字》是一年级第一学期“看拼音读课文识字”阶段开始的第一课。这是一首有趣的儿歌。这首儿歌内容浅显,想像奇特,句式齐整,非常适合低年级孩子朗读。儿歌用生动形象拟人化的手法,把船在海面上行驶和飞机在空中飞翔,比拟为它们在写字,由“船儿在海上”和“飞机在天上”,想到“我在白纸上”,都在“写字”,船儿是“用浪花”,飞机是“用云雾”,“我”是“用铅笔”。把写字和海上的船、天上的飞机联系起来,把写字看成是一件富有诗情画意的事,特别是最后一句“我在白纸上,用铅笔写出最美丽的字”,多么自豪。本篇课文是新单元的开始,由“读儿歌识字学拼音”阶段转入“看拼音读课文识字”阶段,这一阶段中,着重要教会学生利用拼音来识字的方法,所以在课堂上要注意复习巩固音节的拼读,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利用汉语拼音能帮助自己学习生字,通过拼音能够大量阅读课文和文章。因此,我就以“读”和“识”为重点进行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代讲,达到读文识字的目的。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前一阶段刚结束了拼音学习,对拼音的拼读和使用并不熟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拼读。在教学中,要寻找拼音与识字的联系点,在识字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汉语拼音,进一步熟练拼读。让两者有机结合,互相渗透,相得益彰。
2、在识记汉字方面,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识记生字字形的方法。应让学生结合已有的识字经验去独立学习,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少数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借助全班交流的机会得到提高。同时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教学。游戏是孩子的最爱。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游戏,来调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如:一字开花,找朋友……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也是进行识字教学的有效手段。
3、在阅读方面,低年级孩子很喜欢朗读儿歌,且有着丰富的想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读为主,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朗读的愉悦,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同时,让学生明确每次读书的目的,目标要求应逐步推进,从读准字音入手,把课文读通顺,最后读出一些自己的感受来。通过有目的的读文,帮助学生了解、把握课文内容,以读促解。
教学目标的制定
1、能借助拼音读准“海、用、浪、纸、铅、笔、”6个生字的字音,能在课文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了解“纸、海、浪、笔”的字形结构。
2、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主要运用集中与分散相识字”的教学方式,并根据生字的音、形、义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识字的过程当中,体会识字的乐趣。
3、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4、学生朗读前,要注意提出明确的朗读要求。
即本阶段阅读教学目标-----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应有一个由易至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师的范读、学生的范读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听完范读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进行练习,针对自己感到困难的地方,集中训练,提高朗读能力。当学生自己训练之后,应要求学生当众朗读,这样,不仅能给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同样也是对朗读的检查。如此学生的朗读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能依据课文内容和图画提示,模仿课文句式说“谁(什么)在哪里用什么写字。”从听说教学来看,不仅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用规范的句子说话。而且提升了课文的学习内容,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广度。这一练习必须在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模仿课文进行说话训练。在说的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积累规范的句子,而且提升了课文的学习内容,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4、能在老师指导下认真描写“纸、笔、海、浪”4个字。
规范写字要从每一个笔画开始。重点可引导学生找出在横、竖中线上明显位置的笔画,再描再写,效果会更好,也让学生养成先观察后落笔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能借助拼音读准“海、用、浪、纸、铅、笔、”6个生字的字音,能在课文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
在课文教学中,安排学生通过拼音来认识拼音,使学生能真正利用拼音这个识字工具来认识汉字。在识字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汉语拼音,进一步熟练拼读。让两者有机结合,互相渗透,相得益彰。如学习“纸”时,既要让学生读准翘舌音,也要提醒学生这是整体认读音节。识字教学又分散在课堂教学的各个角落,贯穿了课文的始终,在引入、课题、课文、游戏中反复出现,加深了学生对这些生字的印象。特别是朗读其间,通过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内容,来使生字不断地在学生脑海中巩固再现,做到文熟字悉。
教学难点
依据课文内容和图画提示,模仿课文句式说比较完整的句子。
这一练习必须在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模仿课文进行说话训练。同时,要引导学生看清图画和提示。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分散识字
二、借助拼音识字读文,在朗读中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三、深入读文,积累基本句式,看图拓展说话训练
四、写字教学,关注习惯养成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
课前预习的设想
1、复习拼音。
Zi zhi pian qian hai hai
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拼读基础,但是由于熟练的掌握拼音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学中,特别是一些形近、音近字母,平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更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复习、纠正。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这样的训练可以放在预习时完成。
2、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圈出生字。
教学设计与策略
一、揭示课题,分散识字
导入新课时,先出示写字的音节,学生练习拼读。在课文的揭示课题阶段,就只出示拼音,目的是让学生切切实实用眼睛看着拼音,拼拼读读,感性地了解借助拼音来识字的这个方法。同时,学生在读zhi这个音节时,要给予评价,如:你知道了这是整体认读音节,让其他学生明确这是个拼读的要求。对于学生拼读的错误要及时给予纠正,并再次给他机会。为学生充分创造机会去复习拼音。
接着板书汉字“写字”。教学开始,就围绕“写字”这两个本课要认读的生字展开教学,不仅适当分散生字教学,而且在揭示课题这一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教学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写字的训练。老师手写课题的两个字恰是课文要求认识的两个生字,但又是学生在生活中的常见的字,所以,老师在书写时边写边在字形(上下结构)上略作强调。渗透书写指导,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来认识这两个汉字,。
然后,引导学生用“写字”进行口头造句。这里结合生字教学,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口头造句训练,通过这个听说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听,用心记的习惯,并初步学会用规范的句子说话。
最后,出示句子:小学生在白纸上用铅笔写字。学习生字“纸、铅、笔”。1、一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拼读基础,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词语。但部分学生对于又是翘舌音又是整体认读音节的字“纸”和 三拼音的字“铅”较容易读错,教学中应及时纠错同时示范拼读,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2、在识记“笔”的字形时,我用了实物会意的方法。出示毛笔,告诉学生毛笔的这一根根挺拔的竹子多么像“竹”这个汉字呀!把“竹”的第三笔竖和第六笔竖钩改成点,就变成了“竹字头”,因为毛笔饿笔杆是用竹子做的,所以“笔”的部首是“竹字头”。从实物,结合字形进行形象地记忆,可以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加深对生字的印象。
3、“纸”是课后要写的字,学习新笔画“竖提”。在指导写“纸”时,首先让学生学会自己看笔顺,了解笔顺框的用途。引导学生关注它是左右结构的字,要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来写。然后老师板书,最后让学生在本子上练习描摹“纸”字,教师巡视及时点评学生写的字及执笔姿势。“铅、用”因为是常见字,可以让学生自己交流识字的好方法。他们可以分析字形、加、减部首,换部首等方法来帮助记字。
在第一部分的教学设计中,我用了分散识字的方法。教学开始,就围绕“写字”这两个本课要认识的生字展开教学,可以适当分散生字教学,而且在揭示课题这一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教学时间内对学生进行说话及写字的训练,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借助拼音识字读文,在朗读中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1、首先揭示单元训练目标:这个单元开始,我们要来看拼音读课文识字了,我们学会了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就可以自己看拼音读课文了,不用再听录音跟着读课文了。单元目标的明确,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本阶段开始拼音是识字的重要工具,让学生学会借助拼音识字,借助拼音正音。
2、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学生先借助拼音自由读文,然后小组交流读文。,读文识字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互助,小组学,通过学生间的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正音、识字,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小组的学习,得到帮助提高
(2)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指名读、分男女读、分小组。在读中,达到了为生字正音的目的,并力争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估计由于第二句句子较长,学生朗读会出现破句,此
(3)通过学习小组让学生用自己的独特的方法来交流识记“用、海、浪”,然后再全班交流时,抓住重点反馈,“海、浪”侧重从部首记忆,让学生“交流“海、浪”的字形相似处(左右结构,部首都是三点水),并随机渗透积累带有“三点水“的字,并帮助学生归纳很多带有“三点水”的字往往都和水有关。“用”和已学过生字“同”就可以通过比较,以熟字引入新字学习。
三、深入读文,积累基本句式,看图拓展说话训练
1、根据老师的提问读课文相关句子。师引读课文:船儿在哪里用什么写字?飞机在哪里用什么写字?我在哪里用什么写出最美丽的字?学生读有关句子。并在熟读的基础上,学生背课文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采用引读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每句话的内容,知道什么或谁在哪里用什么写字;通过引读让学生在读中记住生字,积累规范的句子。
2、改变句式,练习说话
请学生用“什么或谁用什么在哪里写字”说说课文内容
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说说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知道同一个意思还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把握课文内容。同时为下面的看图说话打下基础。
3、看图拓展说话训练。
这一训练中要求学生仿造课文进行看图说话练习,这是本文的一个学习难点。
(1)出示课后相关图片
先让学生看清楚图上画的是“谁”,它在“什么地方”用“什么”写字,看清楚图意之后练习把这句话讲清楚。
(2)学习小组中变换词序说一说图意。让学生知道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3)学生展开想象,模仿课文进行说话练习
句式的积累为的是运用,说话训练就是将语言素材由内化积累转化为外显运用的过程。在看图练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拓展出去,模仿课文进行说话训说话训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反馈、运用刚积累的语言,并在此过程中巩固用不同的表达形式来说话。
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我采用由易到难、由扶到放的方式。在看图说话中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人人参与朗读、讨论不再是口号,学生们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们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体验合作的快乐!通过有目的的听说训练,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四、写字教学,关注习惯养成
这阶段开始,要让学生从描到写地进行写字练习。在整个写字过程中仍要重视学生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在指导学生写字时,(1)让学生熟记笔顺,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特别注意关键笔画。(2)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示范写字,关键笔画可用醒目颜色显示,并提醒学生落笔时要横平竖直,尽量减少橡皮的使用次数。(3)在学生写字时,多予以指导,及时纠正不良的坐姿和执笔姿势。总之,要重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的训练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