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动态 | 德育天地 | 教学科研 | 党务公开 | 工会园地 | 文明在线 | 数字化研修 | 学校信息公开 | 健康促进 | 示范校展示 | 文明礼仪 | 网站登录
相关内容列表:
写字 王盛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2-01-05

《写字》说课

王盛

 

【关于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拼音读准“海、用、浪、纸、铅、笔”6个生字的字音,能在课文和新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认识新部首“竹字头”,能在老师指导下认真描摹”纸、笔、海、浪”这四个字。

2 能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3 能依据课文内容和图画提示,模仿课文句式说比较完整的句子。

说明:

从本课开始,我们进入了“看拼音读课文识字”单元。课文全文注音,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同时在识字、阅读中巩固汉语拼音,建立识字和拼音的双向联系。同时,每篇课文后配有练习。练习有三个内容。第一是“读”。包括朗读课文,读词语和读句子。一篇课文突出一个重点。“朗读课文”要求看拼音读准生字的音,对陌生的字借助拼音复习巩固,在此基础上,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要求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读词语”的安排既是复现生字,又是积累词语,扩大词汇量。“读句子”是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句子,练习中安排的第一个句子是课文原句,第二个句子是为了复现生字而另外编写的,有的是对课文原句的扩展。有的练习还让学生背诵课文或课文的某些小节,帮助学生积累更多文质兼美的语言材料。第二是“说”。这既是语言训练,又是思维训练,既要让学生说比较通顺、比较规范的话,又要求学生展开想像会说自己的话。第三是“写”,让学生从描到写地进行写字练习。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段的学习重点,记住字形,读准字音,大致了解意思,学习运用一些简单的字词。本阶段每课的识字量比前一阶段有所增加,教师要帮助巩固复习已经认识的字,并且整理归纳识字的方法。基于以上认识,我制定了目标一。

重视学生基本功的掌握,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不要唱读,不添字、不漏字是基本要求,注意词语的连读,还可渗透标点停顿的意识。注意课文中的句号和逗号,但又不能过分强调。要求是有“意识”,学生有初步的感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长期的训练。朗读不是靠机械训练,而是要靠语感的培养。要把读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会操作,真正能读,真正自己会读。基于此,我制定了目标二。

一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处于起步训练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在反复读的过程中,不仅记住生字,更是在积累规范的句子。已有一定的基础,才能进一步促进其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基于这一认识,我制定了目标三。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看图练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模仿课文进行说话训练。通过有目的的听说训练,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生字教学,注意分步落实

低年级字词教学应力求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以字形的记忆、词义的理解、词语的积累为核心,融字音、句段、课文内容于一体,使字词教学形成一张纵横交错的立体网。这其中既有扎实的生字记忆,又有文字的粗浅解释,也应该伴有情感的体验。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年级的字词教学要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识字原则,坚持在阅读中识字,各有侧重,分步落实。

本课6个生字的学习主要安排在3个环节中,贯穿于阅读的全过程。

1、教学之初,在出示课题的时候教学——写字,虽然这不是本课的生字,但是这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要运用的字,所以借助揭示课题,渗透书写指导,特别在字形(上下结构)上略作强调,告诉学生要按照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来写。这一阶段在识字上要求学生能逐步运用已经了解的识字方法来自主记忆生字。因此适时渗透记字方法正是为了为学生了解、运用一定的方法自主记字做准备,同时也是在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讲,边听边记的习惯。在本阶段,我们要注意帮助学生巩固复习已经认识的字,还要帮助学生归纳识字的方法。

2、在读句的时候识字——结合生字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口头造句训练,然后出示句子:小学生在白纸上用铅笔写字。这里还可以分散“用、纸、铅、笔”这几个生字的学习。如在指导“笔”的字形时,采用实物会意的方法识记生字。先出示实物“毛笔”让学生明白上面的笔杆是竹子做的,下面是羊毛。再出示多媒体演示青青的竹子演变成“竹字头”。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加深对生字的印象。“纸”是课后要写的字,老师通过板书,引导学生关注它的笔顺。它是左右结构的字,要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来写。左半部分和“乡”字很像,第12笔都是撇折,可是,第3笔改成了提,成了绞丝旁,右边共有三笔,第一笔是短短的,平平的撇。然后让学生在本子上练习描摹“纸”字,教师巡视及时点评学生写的字及执笔姿势。“铅、用”因为是常见字,可以让学生自己交流识字的好方法。他们可以分析字形、熟字迁移等方法来帮助记字。因为让学生学会识字的方法比老师手把手地教生字更重要,有了这个能力,学生便能举一反三更好地识字。

3、在读文的时候识字,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互助,小组学,通过学生间的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正音、识字,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然后再全班交流时,抓住重点反馈,“海、浪”侧重从部首记忆,让学生“交流“海、浪”的字形相似处(左右结构,部首都是三点水),并随机渗透积累带有“三点水“的字,并帮助学生归纳很多带有“三点水”的字往往都和水有关。

总之,生字、新词的教学都努力做到不割裂阅读过程,不割裂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以促进学生的深入阅读,体会主旨为目的。字词教学始终处于动态的言语实践过程中。词语带着音、形、义的印象与意味融进了学生的脑海中,一定会有更多的情趣。

二、拼音教学,强调滚动复习

从本课开始,我们的课文采用全注音方式,学生在读儿歌、读短文的过程中遇上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汉语拼音进行认读,这个认读的过程既认识了相关的汉字,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汉语拼音。

本课是看拼音读课文识字阶段开始的第一课,由读儿歌识字学拼音阶段转入看拼音读课文识字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拼音工具帮助自己认读生字,在不断拼读音节识字的过程中逐步达到熟练拼读音节的目标。在课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通过拼音来认识拼音,使学生能真正利用拼音这个识字工具来认识汉字。

1、在学生预习练拼的基础上,上课时先出示音节让学生拼读,再出示汉字要求学生认读,防止学生根据汉字的提示来拼音节。如揭示课题部分的教学,就先出示音节:xie zi,让学生切切实实用眼睛看着拼音,拼拼读读,感性地了解借助拼音来识字的这个方法。在交流时,老师及时评讲:拼读时是否做到声音响亮,发音准确,并且提醒学生注意“zi”是整体认读音节,平舌音。

2、在课文的学文阶段,先让学生借助拼音来拼读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拼读,使学生在逐步的拼读过程中,熟练掌握拼读的规律,形成能力。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他们相对宽松的环境,使一些一时还不能很好掌握拼音的学生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反复练习,最终能够熟练拼读音节。

3、本课有一个新笔画要学习,在此,我也是先出示拼音,让学生先复习音节的拼读。

三、朗读训练,渗透情感体验

现阶段的朗读要求是——正确朗读,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初步具有按标点停顿的意识。当众朗读意在培养学生落落大方与人交往的态度。真正在读文中要求学生完全做到一字不添,一字不加并非易事,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时,把要求放低,只求学生在朗读重点句、段时能基本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强调朗读时不随意添字、漏字的目的之一是要训练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仔细读文的习惯,不心浮气躁,能静下心来读书;目的之二是引导学生去体会,有些句子多加一个字或少写一个字,会使整句话的意思发生变化。教学时,我们要把重点放在那些添字、漏字后句意发生变化的句子的朗读训练上,通过师生的互动评价,让学生体会朗读时不添字、不漏字的重要性。

这首儿歌内容浅显,想象奇特,句式整齐,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朗读。我在教学设计时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读书时间,以读为主进行阅读教学。这里的读不是机械、重复、盲目地读书,而是让学生明确每次读书的目的,读书应体现一定的层次性,目标要求应逐步推进,比如第一次是要求学生自由地借助音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指名在全班交流,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同时也一定要关注其他同学听读的习惯。第二次是读读记记了解内容,儿歌告诉我们谁在哪里用什么写字?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记住生字,并积累规范的句子。然后再指导读好这些句子的停顿,在这个阶段,我们只要求学生知道标点符号后面应该有个小小的停顿,二句子中的停顿,则由老师直接告诉大家,这样的一停顿,我们就能把句子读好听,把句子的意思读得更清楚了。比如:船儿在海上,用浪花写字。飞机在天上,用云雾写字。我在白纸上,用铅笔写出最美丽的字。在朗读时,还要注意“海上、天上、白纸上”的轻声处理。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上,积累基本句式都是“谁在什么地方用什么干什么。”最后,再要求学生做到朗读全文不添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不唱读、不顿读,并能说出自己读文的一点感受,原来“写字”也是很奇妙的事情,并不只有我们手中的笔可以写字。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要在在阅读中理解、积累词句,了解基础知识,积累基本句式。教学中,应重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背诵、表现等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词句,逐步建立各种句式的基本概念,并在语言环境中初步体会句号、逗号的用法,了解一些语文基础知识。首先,在揭示课题之后,我让学生用“写字”一词,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口头造句训练。这是积累、运用词语的一个最好途径,我的目标定位是把句子讲清楚、将完整就行了。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还可以分散纸、铅、笔这几个生字的学习,同时努力营造一种互相倾听,互相学习的教室。

另外本文还有一个学习难点,要求学生仿造课文进行看图说话练习,先让学生看清楚图上画的是“谁”,它在“什么地方”用“什么”写字,看清楚图意之后练习把这句话讲清楚。能力强的还可以变换词序说一说,让学生知道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当然,除了课后提供的相关图片之外,我们还可以引导能力更强的孩子想象说话。我还特意补充了两句话:鱼儿在水里吐出泡泡,鱼儿用泡泡在水里写诗。小朋友在操场上跑着笑着,小朋友用笑声在每个人的心里写诗。因为这些句子中的字,都是以前学过的熟字,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滚动复习了字词,也给了学生一个表达的示范。总之,在说话训练中,要求学生看图根据图意说出规范的句子,提升了课文的学习内容,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四、写字教学,关注习惯养成

本课把写字和海上的船、天上的飞机联系起来,把写字看成是一件富有诗情画意的事情,特别是最后一句,“我在白纸上,用铅笔写出最美丽的字”,多么自豪啊!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写字练习。在写的训练中,强调写字的姿势,学会自己看笔顺,了解笔顺框的用途。在写字的教学中,对自己不满意的字,再写一遍,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阶段开始,让学生要从描到写地进行写字练习。但是,还是要重视学生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刚开始写字,一定要让学生熟记笔顺,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特别注意关键笔画,落笔时要衡平竖直,尽量减少橡皮的使用次数。教师也要在黑板上进行示范写字,关键笔画可用醒目颜色显示,在学生写字时,要多巡视,多指导,多鼓励。

总之,重视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写字练习中,始终重视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我们的目标是:不但要写好字,提高写字质量,还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